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在前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部署了今年要抓好的8项重点任务,其中“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引人注目。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这么高级别的经济工作会议层面提到解决种子问题,还是首次。
在这场为中国经济把脉定调的重要会议上,为何要突出强调解决好种子问题?一粒种子,有那么重要吗?
种业发展凉热不均
“当然重要。”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回答得斩钉截铁,“因为这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
粮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也被称为农业的“最先一公里”。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而种子和耕地就是“两藏”战略的两个要害。抓住种子和耕地,就抓住了粮食安全的根本。我国种业自主创新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亟须加大育种核心技术创新。
基辛格有句话为人所熟知,“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然而这句话的后半句更重要,“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中国的粮食安全,已经从解决口粮问题,演变为经济安全、生态可持续、源头技术、劳动就业等更复杂的链条。
再进一步说,在“一粒种子”上下更大功夫、做更大文章,不只是要把饭碗端得更牢,也是为了让14亿人吃得更好,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说。解决好种子问题,瞄准的是14亿中国人的超大内需市场,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大国,我国种业市场规模接近千亿元。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种业大省,然而种业发展的链条并不均衡,呈现出冷热不均的局面。具体来说,我省在农作物资源创新和新品种培育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小麦、花生和水稻等作物品种培育全部为国内自控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西蓝花、胡萝卜等部分蔬菜作物品种,尤其是高端品种,进口超过40%,一旦进口渠道受制,很可能陷入没有种源可用的境地。“国外的种子论粒卖,国产种子论斤卖”,是不少高端蔬菜品种种植户心中的隐痛。孟山都、拜耳、杜邦先锋等掌握洋种子专利权的国际巨头,已经取得了很多品种的“中国第一”。
种子的“卡脖子”问题不言而喻,打一场种业翻身仗迫在眉睫。
“卡脖子”问题怎么破
首先,每一粒种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各类农作物种类繁多,优势千差万别,“卡点”也不尽相同。要破解“卡脖子”问题,就要从它的实际情况出发,摸清从种质资源保护、研发培育新品种,到推广、市场反馈、再改进研发等完整的种业发展产业链,排查出哪个环节卡,再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
找准“痛点”,才能打通“卡点”。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说,要打赢种业“翻身仗”,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就要强优势、补短板、破卡点。
打个比方,我省的花生育种处于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但是由于受品类自身影响,繁育系数低、用种量大、价格高,导致传统农户更倾向于使用自留种,购买种子的仅占不到6%,这就给高产、高油酸等新品种推广造成不小的阻力。花生在育种环节没有“卡点”,而是“卡”在了推广环节。省农科院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副院长郑峥建议,可以让农业科技走出实验室并商品化,让科研机构与有实力、有规模的种子公司形成有效连接,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真正打通产、学、研通道。“河南正在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孟山都’一定能在河南诞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说。
猪种“卡脖子”的点与花生完全不同。资料显示,从1994年到2007年,我国本土猪种市场占有率从90%暴跌到只有2%,来自国外的猪种几乎完全占领了中国老百姓的餐桌,大量本土猪种已经灭绝或者濒临灭绝。曾经被誉为“四川回锅肉标配”的成华猪,2013年的存栏量仅仅只有100头左右。因此,猪种首要的问题是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重视并加强种质资源库建设,才能为农作物育种提供基础保障。 其次,要培育主体,重点是要抓好龙头企业和营商环境。通过遴选一批创新强、潜力大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使之尽快成为种业创新战略力量。
最后,农业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产业,一个优良品种的种子从发现、到改良、再到推广,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因此,我们希望有关方面能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全方位扶持力度,并保持下去,久久为功。”张新友说。
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让我们共同期待,这粒种子在高质量发展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内容来源:河南日报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深度研究!“三位一体”:从单一合作到综合合作..
【畜牧行业】数字化赋能养殖,开启“智慧畜牧”..
【预制菜】2025年预制菜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预测..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浅析!智慧农业9大赚钱模式,哪一个更牛..
普通人搞乡村振兴:不需要当大老板,可以尝试做..
【农村电商】深度拆解!农村电商的困境、原因与..
【政策解读】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
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马有祥: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推..
农场运营:小农场持续盈利的5个技巧..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