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20次提到农业,有哪些新提法?
种植
  
2025-11-14 06:25:42
[ 导读 ] “十五五”规划三农方面。

“十五五”规划,两万多字,有20次提到了“农业”,12次提到了“农村”,各有10次提到了“乡村”跟“城乡”,这也体现了“十五五”规划建议把“三农”工作摆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十五五”规划三农方面

三个重点:乡村振兴、农业强国、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个角度提出来的,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农业强国是从强国建设的角度提出来的,建设农业强国,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根基不牢,大厦肯定不稳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从现代化建设的角度提出来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现在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短板,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只有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其中第八条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了明确的表述:

农业农村现代化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和成色。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

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加力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严守耕地红线,严格占补平衡管理,统筹农用地布局优化。

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利用,提升耕地质量。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高端智能、丘陵山区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应用,促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集成增效。

坚持农林牧渔并举,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发展林下经济,壮大林草产业。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稳步推进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完善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完善乡村建设实施机制,分类有序、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逐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统筹优化村镇布局,推动县域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管护。

协同推进县域国土空间治理,稳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以钉钉子精神解决好农村改厕、垃圾围村等问题,加快补齐农村现代生活条件短板,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

健全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乡村振兴投入力度不断增强。保护和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强化价格、补贴、保险等政策支持和协同。

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力度,实施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

加强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

推进农产品进口多元化,促进贸易和生产相协调。

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激励各类人才下乡服务和创业就业。

节约集约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依法盘活用好闲置土地和房屋,分类保障乡村发展用地。

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统筹建立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坚持精准帮扶,完善兜底式保障,强化开发式帮扶,增强内生动力,分层分类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政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另外,要重点说说“十五五”里有两个关键提法:

1.“统筹农用地布局优化”尤其未来在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方面会做一系列优化。

2.“分类有序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一个乡村毕竟很小,一个乡村发展起来,会联动周边村域一起发展,片区化推进组团式发展是未来乡村振兴的一个重点尝试,能够有效的整合乡村资源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