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中预园创新发展工程中心主任张科:预制菜不是一道菜,而是一个产业
农产品
  
2024-03-13 20:30:29
[ 导读 ] 预制菜不是一道菜,而是一个产业~

【原文标题:不要再试图定义预制菜了!这省的做法值得借鉴】

近期,《中国新闻周刊》的标题为“国标来了!家长还用担心预制菜吗”的报道,再次掀起业内对预制菜的一波讨论热潮。文章指出“中国新闻周刊独家获悉,预制菜国标报送稿已经出炉,最快的话半年内便会有结果”。

其中最大的亮点是:禁止添加防腐剂,同时必须冷链运输。同时,预制菜国标中或将重新定义预制菜,缩小现有预制菜的范围。尽管预制菜国标仍“犹抱琵琶半遮面”,但目前已经透露出的两条显然切中了近年来大众对预制菜的关注点。

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及时雨,正能量。同时,关于“国标”以及“预制菜标准和定义”等问题,不少业内人士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今天和大家分享中国预制菜产业园创新发展工程中心主任张科的观点,也欢迎大家积极讨论交流。

(张科)

1、是行业标准而非国家标准。张科表示,“报道说法也许不够严谨,预制菜国标制定道路还很长,文中所说的标准应该是行标,就是行业标准。目前制定国家标准似乎还不成熟。”

2、根本没有必要去定义预制菜。像我们从来没有定义食品,定义餐饮,定义农产品一样,行业名词是不需要定义的。

3、预制菜不是一道菜,而是一个产业。一个更高级别的通用标准对于行业和市场都是迫切需要的,这个标准规范了专有名词和边界,并不是定义了“预制菜”。预制菜不是老酒装新瓶!因为产品是早就存在的,但产业是新的!这是不同维度,维度不同,定义自然也不同。

4、建议用“预制菜+”的方法做定义和标准。用“预制菜+品类”去做定义,用“预制菜+场景”去制定标准比如定义通用肉类,水产及蔬菜预包装食品定义为“预制菜肴”,主食,面点类定义为“预制主食”或“预制面点”,肉类半成品叫“预制半成品”等等,这样就不会有歧义,也不会争议。又比如目前大家争论较多的学生餐,应该属于一个典型应用场景,需要单独制定标准。那么预制菜+航空餐,预制菜+婚宴,预制菜+露营,预制菜+外卖,预制菜+家庭等等就格外清晰。



5、预制菜的本质是食品与餐饮结合的新物种。它是一种食物选择,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让它退到后台,作为产业代名词似乎更合适。食品和餐饮都是舶来品,来自于英文的Food和Restaurant翻译。其实随着社会发展,这两个词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分类的需要。更不要说中餐影响力日渐壮大,中餐工业化和国际化趋势不可逆转。未来,张科认为预制菜作为通用名词和行业代表词可能性很大,也是必然趋势。它是中国人造的词,我们应该有文化自信。将来,是我们来告诉外国人“预制菜”怎么翻译 --比如:Prepared Chinese Food。

此外,张科以广东省的“年鱼经济”和“年菜经济”举例,并表示,它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联农带农价值都可圈可点。

他认为,年菜推广过程,很少提到预制菜,但产品却全是预制菜。在这一点上,广东又再一次诠释了“敢为人先”的特点,先干起来再说。他们从来都没有纠结“预制菜”这三个字到底代表了哪个菜?到底该如何定义?谁又是定义预制菜的权威?市场不等人,用消费者听得懂的话,习惯的方式把最好的产品给他们就行了。这就是预制菜+年夜饭场景的“年菜”。

目前看来,年菜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如果是这样,真的有必要去定义预制菜吗?并且非要说明哪种产品是或不是预制菜?有没有意义?

从方法的角度,从年鱼到年菜,张科也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年鱼到年菜是从产品到品类,从生产到消费,从战术到战略的快速跃进。

第二,由于春节是预制菜目前最有效场景,这次年菜实践可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第三,年菜就是过年吃的菜,预制菜会走向后台,以年菜为代表“场景菜”会走向前台。

预制菜+场景=消费,是前台。预制菜+产品=供应链,是后台。后台的预制菜代表一个新兴的产业,还有很多未知,界限也是模糊的,但又需要很包容。不能动不动就说这也不是预制菜,那也不是预制菜。应该用逆向思维,就是我们界定什么不是预制菜,比如休闲食品,剩下的都是预制菜。然后再实践中去粗取精,让结果说话。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