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育种】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五年聚焦生物育种,有何深意?

种植2025-04-16

[ 导读 ]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五年聚焦生物育种,有何深意?

2025年2月23日,备受瞩目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这份文件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生物育种产业化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一环,再次被重点提及,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

文件明确指出,要″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这一政策导向为生物育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政策沿革: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化提速

生物育种技术最早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是2010年,文件要求切实把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建设。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要求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要在生物育种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从技术攻关到产业化推进,生物育种已成为我国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引擎。这一战略部署不仅体现了国家对种业科技的高度重视,更揭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深层逻辑。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五年聚焦生物育种

生物育种在中央一号文件中的演进轨迹清晰可见: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强化精准鉴定评价。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快培育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盐碱作物等新品种。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有序扩大试点范围,规范种植管理。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开展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瞄准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农业科研资源力量统筹,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挥″南繁硅谷″等重大农业科研平台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    

战略意义: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支柱

连续五年的政策加码,标志着生物育种已从技术概念升华为国家战略,正从“实验室潜力”转化为“田间地头的生产力”,为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持久动能。

来源:世界农化网、种业知识局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