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2024-12-30
[ 导读 ]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农业产业提质升级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陵水该如何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高效,续写农业强县故事呢?
早在2023年12月,陵水整合县域资源禀赋及区域文化,正式推出区域公共品牌“陵水珍鲜”
随着市场对农产品品质要求的逐步提高,推广科学、标准化种植才是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作为陵水的支柱产业,成为带动当地产业升级、农民增收的又一活力源泉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描绘了一幅生机无限、丰收景象的图景。走进陵水黎族自治县,诗句蕴含的意境得到了生动展现。
陵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热作种植宝地、南繁育种和海水养殖基地,拥有着冬季瓜菜、热带林果业、海洋渔业三个十亿元级农业产业集群。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农业产业提质升级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陵水该如何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高效,续写农业强县故事呢?
品牌升级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各地愈发重视讲好“土特产”文章,特色产业成为了助力农业产业升级的有力抓手。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培育乡村特色产业专业村镇 4068个,实现总产值9000多亿元。
海南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培塑一批品质过硬、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知名度广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创建一批省级农业品牌示范基地。2023年12月,陵水整合县域资源禀赋及区域文化,正式推出以“陵水珍鲜”为核心,陵水荔枝、芒果、圣女果、黄灯笼辣椒、哈密瓜、百香果六大主导产业为发展重点,带动多家涉农主体,提升产业质量体系、完善产品的监管与溯源等多举措的品牌融合发展体系。
2024年12月5日,陵水展馆亮相2024年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 陵水黎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陵水珍鲜’整合了陵水独特资源与文化,通过构建赋能县域农产品的发展平台,探索农业现代化模式,推动陵水农业形成品种丰、品质优、品牌强的新农业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陵水黎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叶天帅向《中国名牌》记者介绍道。
陵水农产品逐渐走向品牌化提升的发展道路。2023年,陵水水果产量达到12.6万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芒果产量达到6.7万吨,比上年增长7.9%。陵水每年热带瓜果种植面积达30万亩,产值约30亿元;2023年,渔业总产量达8.5万吨,产值27亿元;提蒙乡提稻品牌被认定为第二届海南“一镇一品”特色品牌。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不仅在于产品本身,更是整个农业产业链升级和再造的过程。
如何将陵水的农产品带向更多地方,走进更多领域?
2022年,陵水计划建设实现农产品跨境贸易、集散批发、精深加工、工业旅游等产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延长陵水陆地种植、海水养殖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产业园区靠近三亚,交通十分便利,便于我们的物流配送。此外,陵水当地农产品资源丰富,便于工厂就地取材,降低采购成本。”海南年百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中国名牌》记者介绍,未来,公司计划继续扩大在陵水的业务规模,除采用当地农产品、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之外,还将进一步拓展加工和配送能力。
酸粉是陵水的特色美食,拥有百年历史的酸粉不仅融汇了陵水特产与文化,如今更是在走向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成为陵水农业多元化发展中的生动代表。
“制作一碗陵水酸粉需要用到牛肉干、沙虫干、空心菜、黄灯笼辣椒、大米等食材,这些都是陵水本地生产的农产品,十分具备陵水特色。”陵水酸粉传承人万学育介绍道。
今年10月,《陵水黎族自治县酸粉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试行)》“出炉”,扶持陵水酸粉产业化。该措施提出对酸粉生产线建设、中央厨房建设、市场开拓、电商及连锁运营、研学基地与业务培训、品牌宣传及文化传承等环节进行奖励帮扶,旨在全方位推动陵水酸粉产业发展,提升品牌竞争力。
“我们做陵水酸粉不仅是做产品,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除建设种植园,实现自产自销以外,我们还计划在海南省开设1000家门店,由我们工厂的中央厨房统一配送。在本地打响知名度之后,再逐步布局全国市场。”
海南陵水堆吻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琳介绍,未来园区还将成为观光工厂,打造成研学基地,进一步拓宽产业链。
海南陵水堆吻食品有限公司是文罗产业园入驻的第一批企业,未来园区还将汇聚多家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企业,逐步推动陵水农业向现代精细化、品牌化转变,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全国售卖圣女果的都知道陵水,陵水人都知道圣女果种植在光坡。”光坡康盛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时发向《中国名牌》记者介绍道。
光坡镇的果农们正在采摘成熟的圣女果 陵水黎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走进光坡镇,一幢幢三四层的小楼房错落有致地散布在田野小径旁,每幢楼房旁大都配套建设了小型冷库、停放着小型客车。“2009年以前,村民大多都住瓦房,因为种植圣女果,镇上的村民基本上都盖起了小楼房,买了汽车。不仅让种植户脱贫致富,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王时发说。
陵水种植圣女果的历史已有20多年,从最初小规模农户零散种植,到种植规模达到顶峰的2015至2016年度,陵水全县圣女果种植规模达7万亩,产值15亿元。以其优异品质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发展道路。
但在2017年以后,陵水圣女果的市场竞争力逐渐被削弱。王时发称:“主要是受病虫害频发、土壤有害物质较多、单亩产量下降、果品良莠不齐、产品销路不畅等问题的影响。”
农民长期不当施肥导致的土壤酸化问题严峻,降低了陵水圣女果的产量与果品质量。同时,种植品种多样化带来的品质良莠不齐,以及外地圣女果的假冒行为,对陵水圣女果品牌造成冲击。市场低迷导致传统销售渠道受阻,销量锐减,制约着陵水圣女果产业的发展。如今,陵水圣女果种植面积仅2万亩左右。
农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2022年,陵水黎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加大对圣女果的质量管控力度,促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推广绿色种植模式。
据介绍,为发挥陵水南繁育种资源优势,2023年,陵水南繁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陵水农投集团面向全国约55家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征集488个圣女果品种,采用防虫网覆盖栽培方式,通过引种试验筛选适应陵水种植的优良圣女果品种、新技术在陵水推广应用,不断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进一步打造陵水圣女果品牌。
南繁产业发展研究院成立了相关项目组,致力于更新陵水圣女果品种并提升种植技术。南繁产业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德军向《中国名牌》记者介绍:“项目组利用前沿技术创新利用圣女果种质资源,培育出高抗病、高品质的新品种,并引进国内新特优品种进行示范种植。同时,探索新品种的栽培技术,采用新型纱网栽培等技术防止病害传播。通过‘高校+公司+农户’模式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探索产业化新模式,重塑陵水圣女果品牌。”
现在,王时发与合作农户在光坡镇有100多亩土地用来种植圣女果。在陵水圣女果市场萎靡的几年内,他一共尝试种植了20多个新品种。在他的种植大棚里充满着五颜六色、形式各样的圣女果果实。
去年,他终于找到了让他满意的新品种。提起新品种的口感,他打开手机十分兴奋地向记者展示着一条条聊天对话框。“你看这些果农都是向我要新品种的苗回去种的,去年这个新品种下来,大家都觉得比原来的圣女果还好吃,但由于产量太少,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除了我,还有很多人都在尝试新品种的种植,我相信经过大量的尝试与摸索,陵水圣女果产业一定会重新壮大起来。”
小串联实现大生产
依托特色产品发展乡村产业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还将带动产业聚集与转型升级。
海南是国内最大的芒果主产区之一,产量约占全国的30%。陵水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种植芒果,较其他地区相比具有上市早、品质优的特点。截至2023年底,陵水全县芒果种植面积为7.4万亩,产值近3亿元,已成为陵水农业特色支柱产业之一。
海南雷丰芒果农民专业合作社果园内种植的芒果 陵水黎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在短视频平台上,海南雷丰芒果账号上几乎每天都在更新着关于芒果种植技术问题的视频。
“我们每去到一个果园,就会针对果园出现的问题做一个技术视频,每个视频差不多都在两分钟以内。比如果园内为什么会发生这类虫害?其他果园该怎样预防。”海南雷丰芒果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总监傅衍毅向《中国名牌》记者介绍,目前该账号是芒果种植领域粉丝量最多的账号,拍摄短视频不仅可以做到技术传播、实践留痕,还能将种植技术推广到全国,解决他们的种植难题,这也是合作社成立时的初衷。
海南雷丰芒果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目前合作社社员累计110余名。陵水的光温优势,可以让反季节种植成为当地农民主要的增收手段。随着市场对农产品质要求的逐步提高,推广科学、标准化种植才是实现芒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我国农业主要以分散型的小农户为主,很难统一产品的品质。我们通过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用标准化管理把小农户串联起来进行大生产,实现农产品品质的统一。”傅衍毅说,合作社每年都要检测上千份树体、土壤样本,以精准化干预支撑芒果生产经营的标准化。
2017年起,海南雷丰芒果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建设国家芒果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将生产经营标准体系辐射推广到海南省4个市县的芒果种植户,把小农户串联起来进行现代化生产,统一标准、品质与品牌,有效提升了海南芒果产品质量和价值。
2019年,陵水县英州镇7个村委会70户农户的1003亩开始接受雷丰合作社服务,当年总产量173万斤,同比增长27.4%,销售收入469.6万元,同比增长11.2%,技术服务标准化有效推动了海南芒果的现代化生产。
目前,英州镇种植芒果超5万亩,种植户共5780户,占全镇农业人员总户数的67%,已形成“一乡一品”特色产业,为周边的群众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有效带动群众增收、创收。
讲好热带特色故事
哈密瓜只种植在新疆吗?距离新疆4000多公里的海南已成为国内产业链集中的哈密瓜产区之一,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热带高效特色农业产业。
挖掘哈密瓜在海南种植的历史,要提到一粒漂洋过海的种子。
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种植的“晓蜜”哈密瓜 陵水黎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随着南繁事业在全国兴起,197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农业科学院育种专家吴明珠院士及其团队开始在海南进行瓜类冬季育种工作,带动并提升了海南南部地区西甜瓜产业的发展。现今,海南省年种植哈密瓜面积达20多万亩,产值在50亿元以上。
热带气候是海南农业发展的独特底色。发挥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禀赋,品种是关键。
11月,在陵水县新村镇,哈密瓜已经陆续开始采摘,当地种植的哈密瓜品种叫作“晓蜜”,瓜如其名,吃起来又脆又甜。目前这一品种在陵水推广超过2000亩,采摘会持续到明年5月。即使进入冬季,全国的消费者依然可以吃到自然成熟的哈密瓜。
“2008年,我们带着西州密25号品种来到海南进行种植。当时种植哈密瓜的人并不多,由于西州密25号品种的成功推广,带动了许多农户开始种植哈密瓜。”海南胜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葵杰说。
2013年,该公司将西州密25号哈密瓜注册为龙头商标,取名“晓蜜”,相继收获了“海南省名牌产品”、中国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海南省省级哈密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等称号。
在陵水,种植“晓蜜”哈密瓜的农户已有几十家,种植面积约为6000至7000亩。
“现在的哈密瓜都是标准化种植的,比如一亩地要浇灌多少水,都有胜杰农业的技术人员在指导。”当地种植户介绍说。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业管理模式,让田间的瓜果更甜,也让农民的笑脸越来越多。
提到“晓蜜”品牌未来的发展,张葵杰说一定要走高端化发展道路。“打造品牌要保证数量和质量,种好水果是关键一步,要改良土壤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果品的质量。让消费者感觉到好吃、还想再吃,品牌才能逐步打响。”
促进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品牌建设是核心要素。
盘活富余劳动力和闲置土地、发展特色农业、成立村办公司、创立大米品牌、实现村集体收入连年增长……近年来,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远景村以“热带特色农业综合农事产业发展项目”为产业基础,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机服务与水稻种植生产一体化。
“我们村是革命老区,也是‘十二五’国定贫困村。2020年以前,我们村的集体收入从没超过6万元。2021年,随着村办公司的成立,我们开始通过农机服务与水稻种植生产一体化发展,到2023年提蒙远景农事服务产业项目收入达536万元,净利润达201万元。”
远景村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以稻米三产融合打好“一村一品”建设的组合拳,有效带动当地产业升级、农民致富。
提起村庄的人口情况、耕地面积、人均收入和农产品价格,远景村党支部书记王连武早已烂熟于心,他对《中国名牌》记者说:“现在我们还培养了一支区域专业农事服务队伍,为农户提供打田、育种、加工等一系列人工和机械化服务,目前我们还走出了陵水,在文昌、三亚、万宁等地都承接了业务。整个团队的人均工资已经达到了3000元以上,技术岗位达到5000多元。”
同时,远景村加大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借助南繁育种的优势,培育的水稻品种“野香优海丝”荣获海南省第四届“海南好米”评选金奖。“我们这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都非常适合种植水稻。用吊罗山的泉水灌溉稻田是我们大米品质优良的一个重要原因。”2023年,远景村推出自主品牌“老党洋山泉米”,推动当地大米走上品牌化发展的道路。王连武说,现在远景村还设计了“提米”形象IP,打造了“知稻学堂”研学基地。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作为陵水的支柱产业,成为带动当地产业升级、农民增收的又一活力源泉。(张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