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北京休闲农业七大模式大揭秘,你get了吗?

休闲农业2024-06-05

[ 导读 ] 北京休闲农业七大模式大揭秘~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无疑是振兴乡村的重要途径。休闲农业的兴起,不仅推动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增收就业机会,同时也通过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活动,提升了乡村的人气,刺激了乡村消费,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都北京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上,积累了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概括为七大模式,每一种都具备独特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紫海香堤”时尚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注重将农业与时尚元素相结合,打造出现代、时尚的农业景观,吸引年轻消费者。

“植物迷宫”景观农业模式,通过精心设计的植物迷宫,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体验,增加农业旅游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波龙堡酒庄”产业融合模式,将葡萄酒产业与旅游观光相结合,实现了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高了农业附加值。

“平谷桃”全产业链开发模式,通过深度挖掘桃产业的各个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收益。

“百里山水画廊”空间集群发展模式,通过整合区域内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集群,提升了乡村的整体竞争力。

“大兴农业”区域品牌开发模式,则是通过打造区域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民的收入增长。

“农业主题公园”模式,这种模式将农业与休闲娱乐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丰富的农业体验项目,满足了现代人对休闲生活的需求。

这些模式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丰富图景,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紫海香堤”时尚农业模式

“紫海香堤”时尚农业模式以北京密云县的香草园为核心,其独具匠心的创意为休闲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该模式突破了传统农业的经营范畴,将香草种植与浪漫爱情主题相结合,打造了一个集养生、度假、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1·主题创意:香草园选择了与众不同的香草为主营项目,并通过营造普罗旺斯式的浪漫氛围,创造了全新的休闲农业主题。这一差异化战略使得香草园在市场上脱颖而出,为休闲农业带来了浪漫与时尚的气息。

2·经营创意:香草园精准定位中高端消费群体,并策划了自助式旅游体验活动,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扩大消费收益。园区内划分了不同功能区,开发了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使游客能够亲身参与制作、体验香草文化。此外,香草园还通过移动式自宿营地解决住宿问题,既新颖实惠又解决了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同时,开发了多种香草时尚产品,增加了农产品的经济和文化附加值。

3·营销创意:香草园利用普罗旺斯香草与长城的独特融合,创造出具有极大吸引力的唯一性旅游资源。通过与专业婚纱影楼公司合作,既保障了基本收益,又为园区做了宣传推介。这种联合经营的方式,不仅挖掘了潜在客群,还进一步提升了香草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紫海香堤”时尚农业模式通过独特的主题创意、经营创意和营销创意,成功打造了一个集浪漫、时尚、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植物迷宫”景观农业模式

景观农业以多彩农作物为素材,经过精心设计与搭配,在大地上绘制出美丽的画卷。它不仅融合了农业的生产性与可持续性,更赋予了审美性,使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和谐共生。这种创新的农业形式,凸显了农作物的观赏价值及其特征结构,让人们在欣赏农作物丰收喜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农耕与田园的宁静、乡村生活的韵味以及现代高科技农业的魅力。

植物迷宫作为景观农业的一种独特模式,它依托特色种植和主题游乐,以休闲体验式的田园旅游为市场卖点。通过高度情境化、休闲化、体验式的游憩方式,巧妙地将农业特性与旅游业及拓展训练结合,使游客在享受自然风光和农业风情的同时,了解农业科普知识,进行娱乐、休闲和健身活动。这充分体现了农业的多功能性和产业融合性,为农业的功能开发和产业融合提供了富有创意的思路和典范。

昌平区的四季观光主题园便是一个生动的实例。该园利用四个温室精心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景观园和一个蔬菜迷宫。春意盎然踏青园以奥运和祖国为主题,通过巧妙的栽培技术和艺术设计,展现了立体而富有动感的景观;姹紫嫣红瓜果园则展示了现代蔬菜栽培技术的魅力,形成了多样化的设施蔬菜景观;金秋十月赏菊园则通过色彩搭配和艺术造型,呈现出金秋时节的菊花盛景;寒冬保健菜园则选用了多种药用保健蔬菜品种,通过艺术化栽培,营造出独特的保健蔬菜景观。

蔬菜迷宫作为该园的一大亮点,占地约2亩,以竹竿为主体材料,种植了30多种作物。迷宫设计巧妙,以四方位、五味、六型、七色为主体部分,游客在探索迷宫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各种作物的独特魅力。

这些精心设计的景观农业模式不仅丰富了农业的内涵和外延,也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它们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自然、了解农业、体验乡村生活的机会,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宁静与放松。

“爱斐堡”产业融合模式

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产业融合已成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显著趋势。北京波龙堡葡萄酒庄、北京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通州桑瑞生态园等典型案例,均展现了集一产种植(或养殖)、二产加工、三产旅游(或餐饮)于一体的产业融合模式。这种融合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更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带来了更为丰厚的综合收益。

波龙堡酒庄,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由中法合资建立,是中国首个同时获得欧盟和美国有机认证的葡萄酒企业。酒庄借鉴了法国知名酒堡的建筑风格,并创新性地采用“四位一体”经营模式。这一模式在原有的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至葡萄酒主题旅游、专业品鉴以及休闲度假三大功能,从而实现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波龙堡酒庄的产业融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产业——葡萄种植。酒庄拥有超过1000亩的葡萄种植园,全部采用法国优质酒用葡萄品种,并严格遵循有机生产方式和法国葡萄种植管理标准,确保了葡萄酒原料的高品质。

2·第二产业——葡萄酒加工。酒庄配备先进的有机葡萄酒加工设备,年产量达到250吨高档红酒,主要面向高端消费人群,并成功出口至法国,实现了中国葡萄酒在国际市场的突破。此外,波龙堡酒庄还自主研发了有机干红葡萄酒,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对推动中国葡萄酒行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3·第三产业——红酒文化主题旅游。波龙堡酒庄以红酒文化为核心,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法国浪漫风情的旅游项目。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法式风格的酒庄建筑,还能深入了解葡萄种植、红酒酿造以及酒窖存储等全过程。酒庄还提供品酒服务,让游客在品味美酒的同时,感受葡萄酒文化的魅力。酒庄还与婚纱摄影公司合作,提供红酒主题婚纱摄影服务,为新人留下难忘的美好回忆。

值得一提的是,波龙堡酒庄还推出了个性化服务——“私人酒窖”。这一服务为个人客户提供了专有酒柜,用于储存指定的红酒。客户只需一个电话,酒庄即可提供送酒上门服务;同时,客户还可以在酒窖中举办小型品酒会或聚会,享受私密的品酒体验。

波龙堡酒庄的成功经验,不仅为其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更为乡村振兴和产业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平谷桃产业全链开发”模式

平谷区,坐落于北京市的东部山区,以其独特的桃种植产业而闻名。这里的桃种植面积稳定在22万亩,年产量高达2.8亿公斤,已然成为了桃的优势种植区域。平谷区不仅仅满足于桃的种植,更是将桃的产业链延伸到了桃加工与桃文化,形成了一条从桃花盛开到果实成熟,再到桃树废弃物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打造出了独特的“平谷鲜桃”区域农业品牌。

品牌的构建,离不开平谷区的两大节庆活动——春季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和秋季采摘节。每到四月,满山遍野的桃花盛开,为平谷区赢得了“桃花之乡”的美誉。桃花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带动了当地的文化、旅游和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而秋季采摘节,则让游客们亲身感受到了采摘大桃的乐趣,进一步提升了平谷桃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节庆活动,平谷区还开发出了独具特色的“两品”——文化桃和桃木艺术品。文化桃通过刻模、贴字等技术手段,赋予了桃子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特色产品。而桃木艺术品则以桃木为原料,经过手工雕刻,制作出了各种生活用品、文化用品和旅游纪念品,为平谷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养生方面,平谷区更是独具匠心,推出了“三养生”系列产品——桃花宴、桃食品和桃保健。桃花宴以鲜桃花为主要原料,推出了众多美味佳肴;桃食品则通过科技手段对大桃进行精深加工,开发出了多种休闲食品;桃保健则根据桃的药用价值,开发出了多种保健品,满足了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平谷区通过打造“两节两品三养生”的系列产品,成功地将桃产业与文化、旅游、养生等多个领域相结合,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产业的融合发展。这不仅提升了平谷桃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百里山水画廊”空间集群发展模式

延庆千家店的百里山水画廊、怀柔的凤山百果园区和雁栖不夜谷等休闲农业集群,是以沟域或交通廊道为单元,巧妙融合自然景观、文化历史遗迹和产业资源,形成特色鲜明的创意产业集群。这种模式有效将小规模创意农业项目集聚,形成统一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千家店镇作为延庆生态涵养区核心,注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自2006年起,该镇坚持“生态环境立镇、生态旅游富镇、生态文化强镇”方针,特别是在2008年,以“百里画廊,山水人家”为理念,对黑河、白河两岸农业与民俗旅游项目进行了统一规划与建设。其关键举措包括:

1·调整种植结构,打造多彩大地景观。在山水画廊环线种植兼具观赏与经济价值的农作物,形成色彩斑斓的大地景观,为游客带来视觉盛宴。

2·优化环境,构建园林式景区。全民参与环境治理,打造整洁通透的环境,并种植大量玫瑰与培育花苗,形成开放式大公园,提升游客体验。

3·开发农旅结合项目,丰富旅游内容。建设有机食用菌采摘园、山地鸡蛋采拾园等,结合民俗体验与户外休闲活动,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百里山水画廊的实施效果显著:它确保了水源安全,构建了绿色生态屏障,为首都水源保护做出了贡献。推动了旅游发展,大幅提升了地区旅游品牌知名度,增加了民俗接待户数量,显著提高了旅游收入与农民人均收入,促进了农民就业与地区经济发展。提升了地区文化品味,通过引导民间文化、挖掘河流与地质文化,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这种集群化发展模式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推动了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

“大兴农业”区域品牌开发模式

北京各郊区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均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其中大兴西瓜、怀柔板栗、平谷大桃等农产品品牌已在北京乃至全国享有盛誉。而大兴区更是以创新的思维,推出了“大兴农业”这一区域品牌开发模式,通过集合多种品牌创意,显著提升了区域农业的整体形象。

1·大兴区通过系统的品牌规划,成功打造了统一的“大兴农业”品牌标识,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品牌多而杂的问题,进一步发挥了品牌效益。这一区域农业品牌的建立,不仅为区内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区域形象平台,更在扩大区域影响力、创造市场需求、树立消费者信心以及提升区域内产品品牌形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大兴区依托本区的优势主导产业,设计推出了“大兴西瓜”、“大兴梨”、“大兴甘薯”等系列农产品品牌。通过实施品牌推广计划,大兴区在产品包装、工艺品开发以及农产品进社区、进超市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尝试,进一步提升了“大兴农业”品牌的市场认知度。

3·大兴区还将区域品牌导入龙头企业品牌管理体系,实现了统一品牌下的个性化发展。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龙头企业的品牌形象,还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借助区域农业品牌的平台,如圣泽林生态果业、乐平瓜果等龙头企业品牌实现了知名度和信誉度的双提升。

4·大兴区还依托主导产业,以农业节庆为载体进行农业文化开发。通过连续举办西瓜节、梨花节、桑椹文化节等一系列农业文化节庆活动,大兴区全面宣传了本地农业,不仅提升了大兴的整体形象,还进一步推动了大兴区域农业品牌的建设。

5·在实施区域品牌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大兴区还加强了区域内农产品质量管理。通过推动农产品有机或绿色认证、标准化生产认证以及建立质量追溯平台等措施,大兴区确保了农产品的高品质和安全性,进一步提升了“大兴农业”品牌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如今,“大兴农业”区域品牌已得到社会的广泛共识,其独特的品牌形象和优秀的产品质量为大兴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市场份额。这一成功案例为其他地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农业主题公园”发展模式

农业公园,这一新兴的农业旅游形态,巧妙融合了农业的内涵与园林的特征。它以公园经营思路为导向,将农业生产、消费及休闲旅游场所融为一体,赋予了农业观光、科技展示、休闲购物及怡情益智等多重功能。通州南瓜、昌平葡萄、北京特菜大观园及怀柔农业公园,都是这一模式的杰出代表。

怀柔,这片拥有丰富山水资源却耕地有限的区域,通过创新理念,成功打造了城市农业公园集群。其发展模式凸显五大亮点:

一、创新理念,农业公园化。区别于传统公园,怀柔农业公园不仅展示田园风光,更融入农业知识、农家生活与乡土文化,使农业场所休闲化,产品个性化。

二、打破界限,分区域规划。怀柔依据山水资源与民俗优势,制定整体规划,平原与山区各有侧重,形成综合性与专业型农业公园并存的格局。

三、依托特色,主题鲜明。怀柔因地制宜,发挥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主题农业公园,如栗花沟的板栗文化、红梨产业园的果品种类繁多,都深深吸引了游客。

四、分档次建设,满足多元需求。怀柔针对不同消费能力,提供多种标准与服务内容的农业公园和休闲设施,既有高档享受,也有实惠选择,满足了游客的梯度需求。

五、特色分流,优化体验。为避免游客集中造成的拥堵,怀柔注重特色打造,各农业公园特色各异,满足了不同兴趣与需求,实现了游客的有效分流。

怀柔的农业公园发展模式,不仅丰富了农业旅游的内涵,也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新去处。

这些模式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丰富图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他地区在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借鉴这些成功经验,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些经典模式让乡村焕发出无穷魅力,引领乡村新风尚。探秘其中,你会发现七大独特模式不仅点亮乡村未来,开启乡村振兴新纪元。从惊艳到闪耀,从独特到无限创意,北京休闲农业七大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展现乡村新风貌,助力乡村华丽转身。让我们一同见证这些模式的璀璨星途,照亮乡村振兴的前行之路!

文章来源:京华乡韵、中农四方等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