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2024-12-24
[ 导读 ] 从背景、现状、趋势、路径,看农业现代化如何数字转型。
近年来,北斗导航、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农业生产、流通、服务等环节的应用,引领“无人化”农业正逐步替代看天浇水,靠经验施肥的传统耕作模式,数字农业将会是农业现代化的更高级阶段。
我国“十四五”规划首次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安全保障类约束性指标,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予以明确。文章简述了数字农业农村的发展背景、发展现状与趋势,当前,能否让数字农业从一些地方的“盆景”变成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的“风景”,还需加快科研应用转化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通过数字农业把农民、新型经营主体、涉农企业、行业组织联系在一起,形成更强的竞争力、更高的生产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助力。
数字农业发展的大背景
信息化与物联网技术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国提出要用信息化整体带动和提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推进信息化的重大决策。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测算,全球数据已经进入了爆炸增长的时期,预测至2025年全球的数据总量为175ZB。相较于2005年全球数据总量152EB,20年间增长逾千倍。其中我国已于2018年起成为数据总量最多的国家,且年均增速近30%。未来,数字经济将逐步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美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过60%,英、德、日等发达国家,数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几乎都超过了50%。而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31.3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但占GDP比重为34.8%,距离美国60%的占比相去甚远 。
数字转型是信息化的最终目标,农业作为三大产业信息化数字化程度、GDP增值占比最低的一项,加快推进数字农业产业化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而数字转型路径的规律都是有迹可循的,首先是信息的数字化,即如何把信息变成数据,然后是业务数字化,即如何通过物联网设备深度参与农业生产与服务环节中,最终是要实现农业整体的数字转型。
数字农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01、我国数字农业发展初具成效
近些年,我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发展初见成效,数字经济发展最突出的就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同时,还一直保持比较高的增速。据统计,2019 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为1.7万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3975亿元,增长27%。特别是在新冠肺炎发生之后,电子商务,尤其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比往年的速度更快。而数字农业水平的提升将能够在源头上优化紧急状态下生活物资保供能力。
目前,我国已经在9个省份物联网方面部署实施了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示范工程,最初进行以苹果、大豆、棉花等6个重要经济作物的全产业链数据中心建设试点工程。此外,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超400个,已批复数字农业试点县、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项目100个。这些农业试点基地的实践也有助于各地域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特色农副产品具备充分的市场竞争力,走出同质化竞争困境。
02、数字农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我国数字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此同时,数字农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方面有:关键研发滞后,传感器自主水平低,缺乏专用芯片,智能装备研发起步晚;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农业产业中的现实问题成效不明显,生产环节尤其薄弱;农业数字经济明显滞后于二、三产业。
以2018年数字经济占产业增加值比例为例,农业数字经济仅占农业增加值的7.3%,远低于工业的18.3%、服务业的35.9%。信息服务的精准性、普惠性想要提升,目前来看,在专用芯片领域未取得长足进展情况下,需要由电信运营商负责提供网络覆盖基础,保障农业数据全面及时上传;由农民与新型经营主体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损管、检修与增补,确保连贯全面的数据积累;再是由各地市农业数据中心与区域农业研究力量通过数据分析,不断完善作物生长建模;最终通过数字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培训,把最先进、最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技术快速形成应用。
03、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数字转型的重大机遇
「十四五」规划的出台是农业农村发展数字转型冲关的重大机遇。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广阔前景有两点重要的支撑,一是农业是数字资源最丰富的行业,越是深入挖掘农业生产效率越高,二是农民对数字技术的需求迫切,越是推广应用农民综合收益越多。因此数字技术对于农业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优化提升意义重大。现代信息技术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的作用会越来越凸显。数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相较传统农业也会不断建立扩大竞争优势,数字技术将成为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日本的数字农业发展起步早,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发展数字农业,前置环节是利用实时传感形成在线数据流、积累历史数据记录、构建动植物生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实行精准化种养,最大限度发挥动植物生长潜力,减少投入,降低成本,实现优质、高产、高效,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当物联网条件初步具备之后,依靠5G网络加北斗导航,实现精准无人作业,提高智能农机覆盖率;最后面向消费者时,通过大数据、云平台精准公示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数据信息,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全;最后是通过数字农业的采集分析应用循环,把农业生产流通与服务的经验、知识和技术数据化,逐步实现智能化生产,降低农业从业门槛,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的整体数字转型。
推进数字农业发展的路径
推进数字农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预测预警和优化投入要素结构两大核心功能。就是说,大数据必须要有预测预警的功能,做到气候农情先知道,同时要优化投入要素结构,提高全要素的生产率。具体来讲,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01、建设地域农业数据中心
地域农业数据中心主要是推进数字技术的落地。在数据中心建设的过程中,要加速推进现有数据资源的整合,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数字资源体系是需要久久为功的关键工程。对于各地域受到各级财政支持的农业试点项目,尤其是涉及信息化的项目,最好在立项之初就明确把数据共建共享作为一项义务向各方参与主体申明,后续的试点项目批复应该在可行性分析中考虑到这个项目会积累采集到数据类型与内容,需要何种类型的研究工具,并在验收时把数据是否实现采集与初筛作为验收的前置条件。
此外,要建立数据资源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在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参与共建的主体都有权参与到数据共享当中来,通过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共享数据的制度机制,打破数据壁垒、互通有无。
02、条块结合,推进农业数据建设
以单品种全产业链为主线建设条数据,就是说包括苹果、大豆、棉花、粮料等单品种的全产业链大数据;因为大数据落地,必须依赖于县域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为单元的块数据;特别要注意数字农业闭环迭代的三个环节:采集、分析、应用,这三个环节必须形成循环,才能持续促进。不是说把数据收集起来了就完事了结,最重要的是在分析基础上形成模型,最终关键是回到应用、带动发展。
03、加快数字技术科技成果转化
加大数字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应用推广力度。在政策上,需要将农业传感器、智能装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全国开展的农产品安全示范县、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都非常适合作为数字技术应用试点开展实践;未来还需要布局建设一批农业大数据试点示范县和数字农业经济示范区,前瞻性探索5G和区块链在农业农村经济生态中的应用场景。
04、培育壮大农业农村数字经济
传统农业的数字化改造是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信息化农业生产与服务对提高农业的附加值有着关键作用;培育农村推进数字技术产业链是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这里适合依托「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红利,创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目前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依旧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把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外销与工业品采购下乡相结合,增加农村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消费力属性,大力发展内容电商、品质电商、社交电商、视频电商等。这些都需要从事数字农业事业第一线的涉农企业担负更大的社会责任,把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数据链、产业链、价值链结合好、发挥好。
05、强化农业的信息服务
政策、农事、商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作为农业信息服务的前置条件。要通过农业服务业务推广,把数字技术落地到千家万户,加快建设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发一些农民生产易用、企业经营常用、分析研究好用的APP,大力发展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让农业现代化道路走得更稳更远。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