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案例】如何在产业园开展绿色养殖?
养殖
  
2025-09-27 16:20:22
[ 导读 ] 如何在产业园开展绿色养殖?

01

山西省太谷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01、产业园简介

太谷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山西省首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围绕“绿色、高效、科技”的创建目标,立足蔬菜、生猪两大主导产业,创新农业发展体制机制,集聚关键要素,强化科技支撑,统筹组织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全产业链开发,形成研发、中试、推广、生产、加工、贸易、物流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02、产业园布局

按照“一核、一区、两基地”规划布局,以“生产+加工+科技”为发展要求,科技创新驱动,集聚关键要素,创新农业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延伸蔬菜、生猪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技术提升和乡村振兴。

03、产业园特色

1.围绕主导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种开发,已成功研发全国首创的旱垣温室。

2.研发推广的晋汾白猪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新品种,对山西省乃至全国生猪产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3.创立“农谷邦”“谷蓉香”等农产品公共品牌,产品涵盖蔬菜、水果、肉、蛋、奶等功能型产品。

4.研发“谷蓉香”袋装生牛乳、功能性叶酸鸡蛋、维生素B12鸡蛋、PET瓶装果味酸牛奶等新型产品。

04、产业园经营模式

1.“田森”合作种植模式。以田森公司为代表,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方式,企业进行前期垫资或担保贷款,向农户提供优质种苗、设施设备、技术服务、融资担保、订单销售等服务。

2.“兴谷”社会化服务合作模式。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开展“五统一”服务,通过“双调一盖”等技术提升优果率。

3.“番茄小镇”土地入股模式。农户以土地经营权为资本,以土地流转费为保底资金入股,以劳力获取劳务收入,以企业盈利作为二次分红。

05、产业园建设模式

1.“种养循环”模式。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蔬菜和生猪产业以尾菜、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纽带构建循环链条。

2.“协会带动”模式。以畜牧协会为核心,联合生猪养殖新型家庭农场、合作社、养殖基地成员,集成组织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互助贷款筹措等功能。

3.“产乡融合”模式。以设施蔬菜等为产业的乡村,提高乡村综合治理能力,建成“三治”融合示范村。

4.“联农带农”模式。通过补助农户生产,促进规模扩大、设施改善、技术提高,使农户直接受益。

02

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01、产业园简介

坡头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主导产业为对虾养殖,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围绕对虾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实施五大工程项目,促进对虾养殖、加工、物流、科技与营销等各板块协同发展,形成技术装备先进、资源要素聚集、经营规模适度、一二三产业融合、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

02、功能分区

形成“一心、一带、五园、多基地”格局,一心(对虾交易与展示中心)、一带(南海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带)、五园(国家级对虾精深加工园、国家级对虾科技创新园、对虾苗种繁育示范园、循环水厂养殖示范园、深海智能化养殖园)。

03、产业园特色

1.全市唯一以对虾为主导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2.开发了虾仁、蝴蝶虾、凤尾虾、面包虾、寿司虾、熟虾等一系列加工产品。

3.园内官渡乡村世界被评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04、产业园经营模式

1.“企业订单+社会化服务/供应链融资”模式。企业为农户提供销售渠道;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养殖技术培训、疫病防控、水质检测等服务;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供应链融资支持。

2.“股份合作+保底收益+股份分红”模式。农户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入股参与对虾产业经营,与企业形成股份合作关系,农户可以获得保底收益,在产业盈利情况下还能参与股份分红。

3.“综合轮养”模式。养殖户采用“白虾+花虾+斑节虾”综合轮养模式,根据不同虾种的生长习性和市场需求,在不同养殖阶段选择合适的虾种进行轮养,提高养殖池塘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降低市场风险。

05、产业园建设模式

1.“园区+景区+渔家乐”模式。产业园与当地的旅游资源相结合,发展休闲渔业和乡村旅游,将沿海岸线打造成粤西海滨乡村休闲度假精品线。

2.“合作社+农户”模式。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种苗供应、市场信息等服务,帮助农户提高养殖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农户按照合作社的要求进行养殖生产,并分享养殖成果。

3.“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企业通过租赁或流转土地建立对虾养殖基地,雇佣农户进行养殖生产,或与农户签订养殖协议,由企业提供种苗、饲料、技术等支持,农户负责养殖管理,产品由企业统一收购和销售。

03

茂名罗非鱼现代农业产业园

01、产业园简介

产业园通过发展生产、加工、流通、研发、产业融合等功能板块,以推进罗非鱼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为目标,在规模化养殖的基础上,通过集聚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培育主导产业、促进三产融合等方式,形成“一带辐射、二轴联动、三区驱动、五地支撑、六项示范”的发展格局。

02、功能分区

以“一带、二轴、三区、五地及六项”为框架,建立渔业创意产业为核心的体验经济。一带(123产融产业发展带)、二轴(产业发展轴、产业文旅轴)、三区(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品牌孵化推广区、观光休闲文旅区)、五地(金塘镇、公馆镇、山阁镇、新坡镇、茂南开发区)、六项(标准化育苗示范、标准化加工示范、标准化养殖示范、标准化冷链仓储示范、标准化防疫检测、健康养殖示范)。

03、产业园特色

1.全区已建成罗非鱼产业三大生产基地,形成了罗非鱼从繁育、生产到加工出口的特色产业集群经济产业链。

2.建立自主研发中心,在罗非鱼养殖技术方面取得行业类顶级的科技成果。

3.培育的“茂南脆罗非”新品种,是全省“百县百品”优秀特色农产品。

4.产业园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不同阶段采取紧密型、松散型、辐射型等联农带农模式,以最大限度发挥联动效应。

04、产业园经营模式

1.“生产侧链主带动”模式。以广东京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着力打造国家级种苗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国家级农业研究院,构建罗非鱼全产业链,进一步擦亮“中国罗非鱼之都”核心区金字招牌。

2.“供销侧链主带动”模式。以茂名供与销渔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实施“公司+农户+基地+市场”的万亩产业化经营模式,增强绿色产业链发展,推动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