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缝合农产品供应链 人力不足成瓶颈
电商
  
2020-02-20 09:27:11
[ 导读 ] 电商如何帮助农产品从滞销到脱销?

疫情当头,全国多地都出现农产品滞销情况,阿里巴巴、苏宁、拼多多等电商企业均加入其中,帮助农产品从滞销到脱销。在引流和完善供应链的背后,电商平台们也在思索着如何沉淀和留存。

对于急需解决的物流受阻问题,2月17日,农业农村部举办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视频活动,会议强调,要畅通流通渠道,坚决纠正设卡限行、阻断交通、阻碍“菜篮子”产品出村进城等行为,确保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应享尽享。

打通农产品供应链比以前困难十倍

每天下午1点到4点,辽宁东港的草莓种植户王锡荣都会出现在种植大棚里做电商直播销售。

“之前农民觉得把草莓种好就行,反正有人到时候来收,不用担心销路的问题。”王锡荣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直播间可以给消费者讲解草莓的种植、养护等知识,有的时候带他们在大棚里走走,亲手摘点草莓,替他们尝一尝,是一个非常好的销售方式。在参加了阿里巴巴的爱心助农活动后,王锡荣自己家的一个店铺每天的销量就能达到几万斤。

王锡荣能够通过直播卖草莓,离不开淘宝直播村播项目的扶持。

从淘宝直播细分出来的村播,主要是销售农产品。“村播项目在去年一年的时间里已经能够做到5万新农人,他们每天在上面开直播,全年160万场农产品的直播,销售额超过60亿元,覆盖了2000多个县。今年春节期间陆陆续续收到很多农民主播的反馈,说是很多农产品滞销,当时我们就开始做了一些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淘宝直播村播项目负责人淇蓝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为此,阿里做了一系列营销活动,同时降低村播入驻的门槛,给予一定的流量扶持和培训。

辽宁丹东东港市草莓协会会长马廷东告诉第一财经,春节前草莓收购价格约为20元/斤,到大年初二价格最低达到3元/斤,而且处于没人敢收的状态,恐慌情况特别严重。

得益于阿里巴巴、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东港市草莓的库存快速下降。“现在东港的草莓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2月13日草莓的市场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公斤甚至要高出2元~8元。”马廷东认为,之所以能够快速清库存,一方面得益于过去几年东港的草莓在线上售卖形成的电商基础,另一方面在于协会与政府共同出台的草莓车辆运输证,解决了疫情期间运输的问题。

对于涨价问题,“在整个淘宝天猫的商品销售价格一直是有大数据支撑的,比如说商家参加活动,价格有没有符合我们价格的条件,这个是有整个体系来监控的,有一套成熟的技术方案来支撑。”阿里巴巴爱心助农项目负责人无龄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考虑到此次疫情对农产品滞销、人员成本、物流成本等要素的上升导致的销售价格的上升,这次会给予一定销售价格上升的空间。

不只是辽宁东港的草莓,全国多地都出现农产品滞销情况,阿里对于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处理。

最先受益的是可以立即投入销售的,将已经具备能力的商家尽快组织起来,他们有能力发货,只是销售不出去。这部分最快配合起来的是天猫商家、淘宝吃货和淘宝直播,淘宝吃货的助农会场2月6日上线,把原产地小规模的可以现摘现采现发,或者已经有复工并且可以通过快递发货的商家和农户组织起来,开启了第一轮大规模销售。

其次受益的是需要重新组织供应链之后再销售的。“很多大产区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力、基础分拣包装能力、物流支持,供应链完全瘫痪,需要天猫行业运营团队和阿里农办、菜鸟等来处理。”无龄认为,虽然各个部门日常一直在深耕农业相关的事情,但是面对疫情期的特殊情况,恢复一条从采摘到分拣包装、物流揽收、全国末端送货到家等需要大量人工且几乎完全瘫痪的农产品供应链链路是非常艰难的,比以前要困难十倍。

阿里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爱心助农项目开始以来,截至2月15日,累计销售2.4万吨农产品。

如何留存用户

不只是阿里巴巴,苏宁、拼多多等电商企业也在帮助农户把产品卖出去。

2月10日,拼多多上线“抗疫助农专区”,帮助贫困地区和部分农产区解决特殊时期的农产品滞销问题。四天后,拼多多在“抗疫助农专区”新增“农产品滞销信息反馈入口”,向全社会征集滞销农产品信息,协助遭遇滞销的各地农户对接平台。

拼多多新农业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狄拉克表示,尽管拼多多已经通过“抗疫助农”行动覆盖了全国近400个农产区,但仍然难以覆盖全部滞销农货,因此,平台上线了该信息反馈入口,尽可能帮助更多滞销农货解决销路问题。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拼多多已设置业务专员对接各地滞销农货需求。核实后,拼多多将第一时间进行对接,协助当地农人完成农产品的上线和销售,并提供流量及曝光支持。

据悉,自2月15日开通“滞销农货反馈通道”以来,拼多多已收到超过500条滞销信息反馈,涉及23个省份近百种农产品。

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赵佳臻表示,平台已在全国开通电商助农绿色通道,先后投入10亿元物流补贴和5亿元农产品专项补贴,并在线上给予顶级流量资源支持,以平抑价格、稳定供应。

如果说阿里、拼多多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将农产品卖出去,苏宁则需要思考如何将遍布在各个街道的门店与周边居民联系起来,把用户留下来。

2月12日,苏宁拼购正式宣布助农18项举措,帮助农户商品走出来、卖出去,给农户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增加一份保障,同时,此项举措将联合联动小店、家乐福等苏宁系力量,扩大销路。

对于还未入驻拼购平台的农户,苏宁拼购向全类目商家开放,免平台使用费,扣点低至0.6%。设有极速审核绿色通道,6小时内完成,实现农户的极速入驻。对“触网”不深、网店运营知识不足的农户,苏宁拼购全程提供一对一入驻指导,开通滞销农产品绿色通道,手把手教会农户运营网店。

“电商平台、物流、门店等环节很大一部分都是自己能掌控的,资源调动起来会变得更加灵活,相对来说会比社会化的效率更高一些。”苏宁副总裁顾伟告诉第一财经,去年提出“1小时场景生活圈”的苏宁依托自身线上线下融合的商业模式以及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全面投入保供增援,产业布局优势得到进一步体现。

对于顾伟来说,考虑最多的是现阶段以及疫情过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上可能会发生的一些变化。

随着节后社会经济活动逐渐恢复,对于生鲜电商及配送而言,保证供给、增强运力、缩短配送时效都是短期问题。让人深思的是,在疫情之中新接触到送菜上门的用户,未来能够在多大程度下沉淀留存,继续下单,这将考验各家平台对用户的长期运营能力。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