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作者:逍遥子
来源:农业行业观察(ID:nyguancha)
近几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已成为电商平台的核心任务。
同时,国家推出新基建支持政策将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新机遇。未来,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数字红利将普惠广大乡村地区。以互联网为载体,进一步聚焦数字化在农业全产业链条的创新应用,运用数字化技术提供系统集成优化方案,由销售端梯次向供应链、产业链直至价值链进行改造,最终将重新构建农业生态体系,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农村网络零售额由2014年的180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7万亿元,规模总体扩大8.4倍。其中,2019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了3975亿元,比2016年增长了1.5倍。
除了农产品网销之外,电商服务、产业赋能也正在中国大地如火如荼的兴起。其中,阿里、京东、拼多多等互联网企业正在推进电商赋能大戏,助力中国农业转型升级、帮助中国农民过上好日子。
我们看到,电商赋能三农过程中,除了阿里、京东、拼多多、苏宁等这些巨头公司,还有类似农产品电商平台“来三斤”等新兴互联网创业公司,他们采用独特色模式,与巨头们分羹千亿级的农村互联网市场。
(来三斤创始人 陈坤祥)
近期,农产品电商平台“来三斤”正式完成由广州莱檬集团投资的2000万元人民币Pre-A轮战略融资。农业行业观察独家专访了来三斤创始人陈坤祥,听听他深度讲解来三农的创新与蝶变。
-010-
转型升级 从卖货升级到服务 创新才能赢
从中国电商助农发展史来看,卖货属于初级阶段,做电商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服务才是终极目标。这才是电商价值。
陈坤祥说,未来的生意一定是价值服务。尤其是,想在传统农业领域做生意,先把服务做好、用服务来实现企业与平台价值,这才是电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完美统一。
资料显示,来三斤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厦门,定位于“农特产品社交新零售平台”,旗下主要产品涵盖粮油调味、生鲜果蔬、南北干果、特色零食、茗茶酒饮等品类产品。从2019年起,来三斤为全国其他农产品社交电商提供平台搭建、供应链到带货、运营的整体解决方案。
目前,来三斤已在宁夏、甘肃、江西、福建等地投资建设多个农产品电商平台,其合作的农产品基地达1000多个,社交商城内SKU有2000多款。
在深耕三农的4年里,陈坤祥悟出了一个道理:纯粹的电商平台是行不通的,一定也深入三农领域做服务,帮助客户改变成果,平台才能成功。
于是自2019年起,来三斤增加了整个平台对外支出的业务,运用自身积累的搭建电商平台的经验,为全国其他农产品社交电商提供平台搭建、供应链到带货、运营的整体解决方案。据了解,基于云计算体系和供应链基础,来三斤为各大商家机构进行赋能,为其提供立体服务,包括技术支持、运营辅导及策划等,这也是来三斤另一方面的营收来源。
据了解,来三斤在作为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商方面,逐渐形成了两种较为成熟的服务模式,一是面向上市公司、旅游景点、连锁商超等,为其提供以软件为主的农产品电商解决方案,促进实体门店线上化、数字化转型升级;二是与各地政府达成合作,进行农产品电商模式的复制推广。目前,来三斤已在宁夏、甘肃、江西、福建等地投资建设了多个区域性新型农产品电商平台。
据陈坤祥表示,来三斤不是单纯的考虑自身发展的农产品电商平台,而是希望最终能够发展成为国家乡村振兴的抓手平台,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农业发展过程中担任重要角色。
-020-
赋能供应链 助力成功 构筑助农“新基建”
圈子里流传着一句话,三年入行、五年懂行,十年称王。
陈坤祥谈到做农业初衷表示,来三斤希望成为城市消费者和农民链接平台,帮助城市消费者寻找到优质、健康的农产品,帮助农民把农产品卖出去、提高收入。当然,这个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时间,我们要用做18年的心态来做一件事情,并且持续专注,把一件件事情都做好了,同时要不断地把基础建设夯实牢固。
就目前来三农的电商模式来看,来三斤正扮演着:赋能供应链。比如:
在布局体系上,来三斤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严格品控甄选各地优质农特产,构建日渐完善的全国农特产供应链,并通过线下门店,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社交新零售全渠道营销体系。
在渠道建设上,来三斤严选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通过各类中低端渠道销售给终端消费者,采用的是一种典型的S2B2C社交电商的商业模式。“一开始我们的销售渠道主要是宝妈群体和微商团队,目前宝妈卖家数量已超4万人,会员用户1000多万。”陈坤祥表示。
在业务模式方面,来三斤主要是在微信生态内进行经营,包括公众号以及小程序内的商城,形成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社区团购三种模式,分别对应来三斤、播三斤、三斤到家三个业务系统。电商业务已积累4万多个小B(社交卖家),通过社交裂变能够触及1000多万C端用户。
“卖货只是电商助农的一个方面,但是如何帮助更多的人成功才是电商平台的核心”陈坤祥补充道。
于是,从2019年起,来三斤运用自身积累的经验,为全国其他农产品社交电商提供平台搭建、供应链到带货、运营的整体解决方案,扮演起“农产品电商的服务商”角色。
目前,来三斤的优势在于供应链的稳固与整合,并能实现多平台供应链和数据的全面共享。来三斤合作的农产品基地目前有1000多个,社交商城内SKU有2000多款,覆盖了全国各省的多数地标农特产品。
“另外,从今年疫情来看,线上线下结合趋势更加明显,今年,来三斤将以供应链和云计算为依托,不断加大线下门店、物流建设以及店仓一体化,从而帮助中小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陈坤祥信心满满地说。
据悉,目前,来三斤已完成2000万元人民币的Pre-A轮战略融资,投资方为广州莱檬集团,本轮融资将用于供应链和云计算的研发升级、市场开拓及团队建设等方面。
-030-
超越自我,探索直播,布局自有品牌
受疫情影响,今年农产品直播成为热点。同时,商务部还发布文件,鼓励电商企业通过直播等带动农产品销售。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936.8亿元,增长31.0%;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由此可见,电商直播将会成为农产品销售的常态化!
陈坤祥表示,电商直播将会成为来三斤的一个核心业务,未来将会培育更多主播,同时赋能中小企业,通过培训、供应链、数字化等服务来帮助农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今年年初,来三斤推出“播三斤”直播电商平台,目前,已累计直播近2000场。我们看到,播三斤主要有政府直播、基地直播和总部直播三种形式。其中,政府直播可为合作的省市县乡四级政府领导进行排期,每天直播2小时,通过持续一周的直播深入介绍产品。基地直播方面,各个农产品合作基地每天可进行2-3场现场直播。此外,播三斤每天在总部举行2-4场直播作为示范。
在创新上,来三斤除了切入直播之外,还发力自有品牌。
“农产品是一个缺乏标准化,品牌化程度非常低的行业,作为电商平台必须要加快供应链升级,把非标化农产品变成标准化产品,同时还要帮助传统企业提高品牌意识,打造独特IP品牌”陈坤祥说。
根据观察,国内还存在大量中小供应商,产品质量不错但寻找不到稳定销路。
来三斤借发挥自己身优势选择中小规模的基地合作,这些基地也会伴随平台成长,在这过程中双方的合作也会不断加深,目前也已经与几家供应商达深度成战略合作,对方会为来三斤提供定制化的联合贴牌产品。目前,来三斤平台有二十多款自有品牌,产品涉及茶叶、酒、矿泉水等。
另外,今年,来三斤还加快小B合作。比如,以新零售生鲜店的形式进行大规模推广,模式是不收取加盟费,而是以较低的“品牌授权费”加速门店启动,由来三斤输出商品、装修图纸、货架规划、管理系统等。
数据显示,得益于来三斤作为服务商的业务占比增长,该平台从2019年开始实现全面盈利,2019年到2020年毛利预计增长10倍。
-040-
一切才刚刚开始!
乡村振兴战略落地之后,产业振兴成为重要方向。
目前,阿里、京东、拼多多等互联网公司纷纷下沉业务围绕着“产业振兴”致力于乡村振兴。
众所周知,传统农业领域存在众多问题,包括生产效率、产业联动不足、品牌化弱,需要我们从必须要以“服务者”、“变革者”的身份帮助传统农业改变。
卖货只是其一,带动产业升级才是关键,这不仅仅是作为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的来三斤的价值,也是中国涉农电商的未来!
最后,陈坤祥表示,经过10年沉淀,来三斤还在路上!未来,来三斤在继续做好电商业务的同时,将更多地在农产品电商的服务商角色上发力,构建产业生态,希望能够成为一家集供应链、云计算、社交电商、投资四位一体的生态型公司和综合服务平台。从长远看,这也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农业的发展方向。
一切才刚刚开始!(完)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数字乡村】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提升乡村数..
【农资行业】2025年农资行业的两极分化:如何在..
深度研究!“三位一体”:从单一合作到综合合作..
韩俊: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 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
【畜牧行业】数字化赋能养殖,开启“智慧畜牧”..
【预制菜】2025年预制菜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预测..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浅析!智慧农业9大赚钱模式,哪一个更牛..
普通人搞乡村振兴:不需要当大老板,可以尝试做..
【农村电商】深度拆解!农村电商的困境、原因与..
【政策解读】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
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马有祥: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推..
农场运营:小农场持续盈利的5个技巧..
【预制菜】大单品时代,预制菜企业行动指南(建..
深度剖析!中国乡村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畜牧行业】2025年畜牧行业预测:极限降本仍会..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