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众筹新时代:网易全民养猪、苏宁卖大闸蟹、京东卖大米
最近,一位70岁老人的故事引爆朋友圈,因为他辛苦一年收获的320斤酥梨,仅卖出10元钱。此前,老人所在的陕西乾县大雪,道路不便,没有商家上门收货,全县大约还有2000万斤酥梨没能卖出去,再不出货,很可能烂掉,当地果农急需救助。
要知道,乾县地处黄土高原,昼夜温差极大,产出的酥梨甜度高、水分足,古时曾是进贡皇家的“贡梨”,当地许多农民的唯一经济来源就是它。所以,往年超1元/斤,变成现在3分/斤,贱卖伤农,伤的更是当地的支柱农业。如此下去,当地果农很可能卖梨无法生存,面对数万亩果林,又转型没有门路,从而变得越发贫困。
为此,阿里巴巴迅速联系当地,在手机淘宝等平台上线“乾县酥梨”直销通道,通过各种渠道广而告之,号召用户献爱心,5斤装售价17.9元,全国大部分地区包邮。毕竟,之前,3天帮河南藕农清空15万斤莲藕,2天帮甘肃礼县卖掉6万斤苹果,阿里有经验有能力帮乾县农民解决危机。
这就像马云说的“要把扶贫解困当作一项事业来做,不仅有公益的心态,更要有市场的手法,扶贫先扶人,扶人先扶智”。而落到阿里巴巴CEO张勇身上,就是电商扶贫——不仅是网货下乡,让农民们买到实惠高品质的东西,更要搞定农产品进城,打通从田间到城市餐桌的通路,农民致富,乡村发展,才能真正解决“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乡村是中国的基础,也是阿里的基础。”张勇在“电商脱贫高峰对话会”这样解读,所以,即将启动的第三届天猫年货节,会推动地域农产品走向全国,让阿克苏苹果、龙江大米、奉节脐橙等走入城市餐桌,借此精准扶贫。由此,农民更富裕,才能升级消费,进而让阿里更好地扎根乡村,更深地挖掘乡村市场的红利。
无疑,如果说“双十一”是“新零售”社会化协同的大演习,那么,“年货节”就是电商扶贫体系的发动机。
扶贫、扶人、扶智,为什么?
正如《新商业文明:从利润到价值》里总结:新经济底层一定建立在技术的穿透力上。因此,当电子商务打破了批发商、经销商、零售商的层层加价,商品下行降成本,农民终于可以买到便宜的电视、冰箱、洗衣机、农资、农具。但仅是这样,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用电商帮他们弥合数字经济鸿沟,重构他们与土地的关系,精准扶贫,如此,农产品上行有溢价,农村繁荣有门路。
好比过去,农民种西瓜全凭经验。但现在的农业标准下,怎样选种,何时施肥,施什么肥,为什么只能一藤两瓜,怎样的大小是合理的,什么样的甜度是合适的,含水量多少是恰当的……这些都有相应的方法、流程、手段,可惜的是,贫困地区的农民们缺乏相应的意识、认识、知识。
就像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说的:“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特别是如今,数字经济时代的技术突飞猛进,人们更需要抛弃过去陈旧、迷信的常识,不断接纳和更新专业、科学的智识。所以说,不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而是过往的习俗、意识限制了想象力。
正因如此,扶贫先要扶人,扶人先要扶智,给农民认知的启蒙和思维的革命才是最重要的。
例如,珍宝岛的农民已经有非常好的种植技术,当地稻米到口感、营养、出米率都已是大米中的翘楚。于是,阿里帮当地农民,引入某粮食集团,用ISO 9001标准将稻谷筛选、脱壳、抛光,就地分级、检验、包装,以产地大米直销,通过阿里的平台出售到全国各地。由此,农民享受到地标性的品牌溢价,不再靠出售稻谷赚取微薄收入,也不再是“产业链末端最容易被压榨的环节”。
有此基础,明者因时而变——农民脱贫致富,可支配收入增多,消费水平升级,另一方面,智者随事而制——阿里也在当地扎根更深,成就信任、口碑,变为乡民数字化生存的依靠,交友、交心、交易,顺理成章。
阿里未来,必由之路
如此精准扶贫,其实,也是阿里在为自己打造未来,就像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所说:“赢得未来的法宝,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中国广大的乡村,正是这资源,只有立足乡村,阿里才能获得无穷的生命力,这是中国特色的血脉、底色所决定的。
如今,移动互联网普及,国内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互联网进入下半场,阿里要不被颠覆,就必须深耕国内“存量”市场,提供垂直、有深度的产品、服务,粘住新老用户,激发其商业价值。而中国城乡发展的级差不平衡,正好为阿里提供了机会,因此,它在城镇启动新零售,整合线上线下,同时,在乡村强化农产品上行,深化物流、深加工、销售等配套,为的,就是抢占商业的跑道。
为此,阿里在25个省的多个县区建立基地,培训出超4万的电商人才,当他们回归贫困乡村,就协助数百个国家级贫困县“登陆”阿里零售平台,带动活跃卖家超33万,共完成销售292亿元,有280多个贫困县销售超1000万元,其中40多个贫困县销售过亿。而在村淘的帮助下,120多个贫困县还打造出320多个农业品牌。
一切如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所说:审时度势,宽严不误,就能形成有清晰目的的战略,进而,从胜利走向胜利。
当然,农村市场还是“外面包着一圈骨头的肥肉”,所以,阿里要用“年货节”扶贫做切口,既迅速帮当地颠覆贫困,更树立示范效应,吸引更多乡村主动加入进来,激活“互联网+农村”新市场,以此,“打破骨头吃到肉”。
在小郝子看来,按这样的方式,享受到乡村市场的丰饶,阿里才能像希腊神话里的安泰俄斯,立足大地,力量无穷,进而积累经验,更好地拓展国际市场。并最终达成马云的目标:“2036年,阿里要服务20亿消费者,创造1亿个就业岗位,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
是的,马云扶贫的第一枪已经打响,于乡民,立身、立命,于阿里,立信、立格局,如此,公益有深度,商业有温度,未来更有开阔度,一切滋味就在那变而有利的曲折里,不是么?
来源:郝闻郝看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中芯一号家育“猛芯”种猪芯片全球首发仪式在呼..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2025农业迈入AI元年,或将引爆农业新一轮变革..
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 水肥一体化绘就高质量农业新..
当前火爆的“数字农业”,究竟是什么?我国目前..
农业经理人技能证4月3日报名截止,4月27日考试(..
产学研用新范式:中国农大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与..
【有机肥产业】欧洲生物有机肥料市场研究报告(2..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万串糖葫芦,请你来品鲜——万串糖葫芦温暖CAC展..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