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视小米商业模式,看褚橙、小罐茶、壹号土猪如何玩新商业
内容独家来源:农业行业观察(ID:nyguancha)
农业赛道出现了很多万亿级的市场,比如农村电商、生鲜电商、智慧农业、农业服务。
其中,农服市场算得上这几年比较火热的一个风口。
另外,金正大、史丹利、新洋丰、中化农业、京东、阿里等巨头企业早已战略布局,并逐渐成为农服行业的霸主。随着国家政策推进,农服领域也将会继续领跑新农业、新商业。
尽管,2018年号称农服元年,但经过1年多的发展,农服领域似乎没有出现挑战者,大佬们的布局的脚步也放缓,这个行业也似乎被“冷冻”了。
探究其原因:农服是一个产业链比较长的领域,必须要“慢工出细活”,速度和规模化都要时间。
那么,未来,农服领域又将会走向何处...
-010-
时代的宠儿:政策加持下的万亿级市场
关于农服,国家政策是最大的助推器。
近些年,国家陆续出台《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7〕41号)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的指导意见》(农办经〔2017〕19号)文件要求,组织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任务,支持农业生产托管发展,加快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力推动了服务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发展。
从概念来看,农业服务是指通过为农业生产环节提供技术、劳务、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协助生产者实现生产效率提升;并通过节约存量或创造增量来分享价值。
从农服范围来看,农服涉及到从事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跨区作业、土地托管、订单农业等服务模式,当然也包括大数据农业、智慧农业、农场金融、土地流转等。
其实,农业服务是整个产业链的战略制高点,也是引领农业价值链升级的关键。未来农业服务体系之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会类似阿里巴巴平台之于中小企业的“赋能”意义。
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张红宇也认为,从发展趋势看,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释放农业发展新动能,生成新产业,发展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范畴,前景十分光明。
业内人士也表示:我国农业服务产业将形成万亿级的市场规模,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农资供应服务、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服务、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服务、农机作业及维修服务、农产品初加工服务、农产品营销服务发展潜力重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总收入4500多亿元。此外,市场数据显示,种子、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元。仅农机和农资市场,加起来有接近2万亿的市场规模。另外每年的粮食和农产品产值也超过5万亿元。
因此,有人估算出,农服领域拥有万亿级规模。但农业根本性问题不解决,农服发展之路必将亦难亦艰。
-020-
现状及问题:用户习惯决定你的盈利
有人说,2018年是农服元年,但2019年且没有看到企业在这一领域进行大范围的布局。
有报告显示,农业服务领域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资本尚处于试水期,随着配套政策加强,农业服务领域已成为充满机遇的蓝海市场。
据九鼎投资农业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5年以来,中国农民的经营性收入持续大幅下降导致农业服务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导致农业服务领域投资增幅持续下滑。
其实,农业服务的爆发必须要满足3个条件:
1、土地集中化
农业服务是一个规模化的产物,没有规模化农业服务的威力根本发挥不出来。然而,目前,中国土地分散性,90%以上是小农户,土地也集中在小农户或者农民合作社手里。
从目前来看,我国产业发展依靠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家庭式发展,主动适应市场的能动性不足,当前难以推行标准化建园、无公害绿色标准化生产,对相关产业的品质提高和品牌打造形成无形的障碍。
因此,土地新政出台之后,为农业服务提供了发展的沃土。
2、消除农业高成本
目前,农业现状农资成本高,农产品附加值低。
近年来,在环保等压力下,化肥、农药等企业的产能受到较大影响,开工下降,供应能力下降,而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的生产模式仍保持原来的高度依赖农药、化肥等的模式,也使得农资特别是农药、化肥的市场供需格局趋于紧张。
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业投入产出环境发生了转折性变化,最突出的就是各类农产品投入量的增长普遍高于产出的增长,农业的收益率出现了趋势性下降。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农业迎来高成本时代。如果不帮助农民降低高成本投入,农服发展一定非常困难。
3、培养用户习惯
依靠服务机构来种地的习惯,这个习惯在农村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种养依然是农民最认可的方式。
另外,因为多数情况下,服务是无形的产品,比如农技指导等,而农资是有形的产品。种植户为无形的服务买单,还需要培养起思维和习惯,如果不能改变农户思维,那么服务就很容易变味成产品的新营销手段。
因此,用户习惯的改变需要时间。
所有来说,农服爆发需要时间,更需要新商业的切入,但在恶劣的市场竞争中,时间才是抢占市场的最好的武器。
-030-
复盘:与巨头同行,更要坚守细分市场
早在2015年,农服就在农业领域发芽。京东、阿里等互联网巨头逐步下沉,并且切入种养生产源头,赋能农业。作为农资巨头们也纷纷发力农服市场,比如金正大、史丹利等农资企业战略转型布局农服市场,并快速在全国各地开设分站、分店抢占市场。
但随着资本的寒冬,2019年农服领域已经出现“冰冻期”,格局也似乎被划分,新进入者的利基市场越来越小。从目前农服市场布局来看,农服市场存在以下3个现状:
1、红海已显
虽然万亿级的农服市场,但已经陷入红海之争。以种植来看,中化农业和金正大已经占据农服半壁江山。
同时,京东、阿里、海尔等互联网属性的农服公司纷纷与这些农服巨头合作,形成稳固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
农服领域已经没有蓝海,未来竞争将会不断加剧。
2、巨头的天下
数据显示,从2015年-2018年3年时间内,农服领域巨大市场规模吸引了金正大、史丹利、新洋丰、新都化工、中化集团、诺普信等老派农资大佬、也有蜻蜓农服、大田农服、神州农服、丰信农业、58农服、欣欣尚农、农田管家、农医生、云种养、嗡嗡农服、农分期、极飞无人机、佳格农业、麦飞农业、大疆无人机等新锐农服创业公司。
根据不完全统计,金正大、中化、新洋丰等农资巨头分羹了农业领域63%以上的市场,农服市场属于巨头的天下,互联网企业跨界进入农服领域只能依靠更加细分的领域,否则继来者是没有未来的。
3、抱团趋势明显
从这几年农服市场发展来看,企业间的抱团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农资企业纷纷与互联网企业结盟或者形成战略合作。
比如,中化与阿里、金正大与京东、海尔、阿里与极飞等等合作成为农业领域布局的一大亮点。
虽然农服成为新农业一大趋势,然而,在企业转型过程中,有些企业只是借助农服之名,实则做成为产品销售的新工具。
同时,做农业服务的组织和平台当下也十分尴尬,走得很艰难,原因在于不盈利,难以找到合理的模式支撑自己的发展。
未来,企业想要在农服领域发展或布局的话,还是需要靠3样东西:1)政策持续发力;2)资本的加码;3)占领细分市场。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