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器人】这款农业机器人亮相央视!1台顶6人,成本仅国外1/10!
农机
  
2025-04-27 20:00:32
[ 导读 ] 农业机器人前景广阔~

设施番茄精细化作业智能农业机器人

近日,央视总台首届乡村振兴年度盛会上,一台来自复旦大学的"大家伙"引发关注。这台设施番茄精细化作业智能农业机器人,集授粉、打叶、疏花疏果、采摘于一体由复旦大学机器人与自主无人系统实验室商慧亮课题组自主研制、生产。

这款智能农业机器人最大的特点是"会思考"。一只细长的仿生手臂探入作物间上下摆动,3D视觉扫描周围环境后锁定目标。机械臂停留在作物前,触手末端的压电绒毛轻触花蕊,感知花粉黏度,内部算法迅速处理数据。随后,振荡器高频振动,花粉随之雾化,精准吸附在相邻花朵的柱头上,完成一次授粉。完成后,机器人开启自主导航、躲避障碍物,移动到下一株作物前重复操作。

这台机器人能模拟人类自主感知、决策与执行,已实现番茄从开花到采收的全流程精细化作业且可快速推广至其他作物,成为助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复旦智造"。其技术核心是具身智能,通过感知、认知、决策、执行的闭环操作,系统集成3D视觉感知、自主导航、云端协同决策、AI深度学习等多学科前沿技术。

四年间,机器人实验室完成从工业机械臂到自主智能机器人的四次迭代。如今,第四代机器人能够实现"眼、脑、手、脚"协同配合,通过具身智能大脑控制完成抗自然干扰、高强度精细化作业,授粉成功率高达90%以上

第一到第四代机器人

在实际应用效益方面,这款智能农业机器人表现亮眼。目前,机器人已集成授粉、打叶、疏花疏果、采摘四大功能,在光明崇明农场展开实地验证测试。单台机器人能节省6个人工,而造价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5到1/10高性价比使其成为行业中的"香饽饽"。

除了番茄种植,课题组还将技术拓展至更多农业场景针对广西桑蚕产业面临的桑叶采摘问题,团队在广西科技厅重点项目支持下,成功研发了桑叶采摘机器人显著提升了采摘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在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团队又开发了枸杞精准智能化采摘机器人获得青海省重点专项支持。为减轻除草剂对农作物和环境的伤害,团队还设计了全栈自研农业除草机器人用机械物理锄草替代除草剂,让食品更健康、环境更环保。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