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丨植保行业的黄金期已被“互联网思维”打乱
农机
   老猫
2017-12-14 15:59:05
[ 导读 ] 在行业应用领域,抢滩农业植保,几乎是大多数无人机企业的选择,但并不意味着“钱景”一片光明。在业内人士看来,农业植保现在其实已经不是个好行业了。

在行业应用领域,抢滩农业植保,几乎是大多数无人机企业的选择,但并不意味着“钱景”一片光明。在业内人士看来,农业植保现在其实已经不是个好行业了。

植保机中有工业设计的占比很小

工业级无人机中,农业植保似乎是一个特别的存在,特别到大家几乎一窝蜂似地往里“扎堆”。根据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生产专业级的无人机公司共300余家,其中有200多家植保无人机厂商,各种无人机品类达178种。

专家观点丨植保行业的黄金期已被“互联网思维”打乱

植保机为什么这么多,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师杨炯的话说,其实也跟植保现状有关,简单讲,就是现在是以小团队作业为主,大家基本都是自己攒飞机,“目前市场上大部分都是15公斤以下,这种飞机自己攒起来很方便,所以你装一个我也装一个,没有统一的型号,就像当年中国PC机刚起步的时候,也是无数个品牌,无数种PC机,后来才是联想统一了线下。”在这样的情势下,品类达到178种也就一点都不奇怪,毕竟是市场初期,不过,尽管看上去品类很多,但这些植保机中,正经经过工业设计的占比其实很小,也就是说有过诸如计算、试验、走过正规流程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植保机中只占很小的部分。而且,这些少有工业设计的植保机,从机型上看,其实也大同小异,“5到15公斤现在是热点,最热的就是10公斤级,百分之八十左右都在这个线上。”杨炯说,就动力层面而言,几乎都是电动为主,油动的多旋翼在他看来还不太实用,另外,“直升机作业虽然有成熟产品,但没有大规模使用。”之所以是如此局面,是因为植保机在作业过程中,需要维护简单,“现在的植保机有多旋翼和无人直升机,但主要为多旋翼,无人直升机一般在30到60公斤量级,这种直升机有一个问题,就是摔不起,维修太贵,维修一架基本上跟买一架飞机等量。”杨炯说,因为田里面存在比如斜拉线、树,或者其他情况,都可能会导致摔机,直升机就一个旋翼,一旦损伤就会摔下来,而多旋翼即便损伤也还能飞回来,并且就算炸鸡维修起来也简单。

杨炯说,“扎堆”的植保领域,看上去虽然热闹,但真正赚钱的其实还不多。其中不乏一些公司是在贴钱做植保,“他们的目标是让别人拿它的飞机去组植保队,它们自己的植保队下去喷只是为了让科研走得更快一些,还有就是在后台集中精力做大数据----未来卖飞机,你买了飞机之后还得花钱买农业数据。”这个模式虽然看起来还行,但他认为就目前而言,所得来的数据可能并不专业,“都是些非专业的工程师下去采的数据,这种数据有多大可信度我表示怀疑。”

农业植保绝不是喷农药那么简单

植保机的应用,最常被人提起的,非喷农药莫属。

“精准喷洒”,则是无数植保企业用以说服客户的套路。

不过,有关精准喷洒,现在其实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用杨炯的话说,现在所谓的精准喷洒就是厘米级定位,说白了就是用RTK系统。不过,即便是用了RTK系统,在他看来目前也还不靠谱。“RTK有两种,第一种是差分RTK,第二种是类似精准定位服务商那样的模式。”前者需要一个固定站在地上放着,飞机上也有个移动站,固定站算误差,移动站同时接受GPS信息和误差信息,校正完后,就是厘米级精度,“这个的最大问题,是成本太高,现在差分系统单独的成本就在两万多,而植保机价格都已经被拉到两万多了,差分系统对整体成本提升太高。”对于后者而言,现在最要命的是基站不够,尤其在野外的部分,“基站都是城市先铺,野外后铺,很多农田没有,所以没办法很精准。”有关这两个在农业植保方面的问题,在他看来只能是加大大规模,或由大企业来做,对于小团队来说,成本太高。因为小团队靠的是操作手和技术,而不是靠设备,跟大团队作业不一样。“现在农业植保的喷洒是两级发展,往小说四五个人一个小团队出去作业,往大了就是大公司,跟农药资本一起结合,大面积铺开。中型的百人的植保公司来喷农药,一定会亏钱,而且会亏的很厉害。”

专家观点丨植保行业的黄金期已被“互联网思维”打乱

杨炯说,植保到现在其实已经不是一个很乐观的应用前景,“无人机最大的作用是对大片区域的监控,比如我要知道农田的水土情况,知道农作物长势,病虫害缺陷等等,这些才是无人机的长项,农业植保绝不是喷农药这么简单。”

未来的农业植保,在杨炯看来,喷农药固然还会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喷农药可以有很多的手段,可以是机喷,可以是管喷,也可以是无人机喷,无人机的主要作用可能类似于特种部队,比如碰到突发事件,农作物出现有传染的病虫害,需要在几天之内杀灭,这时候就是无人机大显身手的时机。而日常的喷洒,用其他的大的机械去做就可以。“另外一个是针对高值作物,有可能还得要无人机作业,因为高值作物由大的机械去作业可能损伤比较大。“无人机的需求会一直存在,它完成的是特种作业,这种特种作业主要有两个特征,一个是高值,另一个是爆发性。拥有这两个特征的,永远都适合无人机去做。”所谓的高值是价值指很高的作物,爆发性就是需要在几天之内把大面积的任务完成。

“匀速发展”的植保业需要好的商业模式

某种程度上说,农业植保现在已经不是个好行业了,杨炯说,之所以现在很多企业还要待在里面不出去,一是因为它有补贴还能养活人,二是因为这个领域门槛不高。杨炯说,很多其他领域的应用,如今已经有着很高的门槛,比如需要符合标准,需要做测试,还有比武招标等等。

“植保行业黄金的高速发展期已经被互联网思维打乱,这个本来是一开始有利润可赚高速发展的行业,现在的发展速度活活被摁下来了,只能是匀速发展。”

谈到目前农业植保领域面临的问题,杨炯说其实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利润太低,以至于没有多少人有钱去投入技术研发,“所有干植保的几乎全在贴钱,一个行业就很难发展技术。”出现这样的局面,在他看来主要是因为在植保刚开始的时候,起步方向就错了——跟人工拼价钱,因为起步就被带偏,导致现在整个行业起不来。“为什么要跟人拼价钱?因为互联网思路进来了,上来就想套用互联网思路把别人压下去,这个事以后就我垄断了,但其实植保这个东西是一个到现在为止技术还不完善的行业,它自己也做不好,也压不下去别人,能够做到的唯一的事情就是把价格压下去,大家谁也赚不到钱,最后谁也发展不起来。”

杨炯说,互联网思维在植保行业干了一件坏事,至少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是这样。现在看来,几乎唯一的解决办法就剩下国家补贴了。“市场价格已经被拉下来,上不去了。”未来,随着高度自动化的实现,也许还会有其他的盈利模式,比如提高自动化,降低成本,让植保企业有利可图。

目前中国无人机参与农业的状态,在他看来还只是从零散的低自动化过渡到高度自动化农业之间的一个过渡状态,这种过渡,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从土地分配上,还是从管理上都是一样。等到过渡到高度自动化的大地块作业时,就是无人机真正发挥它力量的时候。杨炯口中的高度自动化,指的是大地块的作业,集中喷洒,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监控探视等。而且,农田是相同的作物,无人机作业是在相同的地貌,相同的水土形势下。不过,就中国本身的土地情况,高度自动化还得过上一段时间,也可能是一代人。“但不能等到那一天再发展,否则就晚了。”

在他看来,有关农业植保,技术方面的问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终究还是寻找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式,有足够的体量去做。这个过程会很难,也可能会死几个资本。“苹果出现之前你想想牺牲者有多少?黑莓完蛋了,windows手机完蛋了,总得死几个。”

来源:宇辰网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