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2021乡村振兴政策解读(最全)

但必须看到当前我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农业发展的基础依然还是比较薄弱,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要素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突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能力还比较弱,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还面临诸多的困难。
01 什么是三产融合?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就是通过对农村三次产业之间的优化重组、整合集成、交叉互渗,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范围不断拓展,产业功能不断增多,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从而实现发展方式的创新,不断生成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空间布局等。当前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在多方发力的作用下,势头正劲,呈现出许多新特征、新态势。

02 三产如何融合?
三产融合的模式选择关键在于现有资源与优势的特点,只有抓住关键环节,才能寻求相应的突破口。那么如何进行三产融合呢?
01、融合的前提条件齐备
与成熟的工商主体相比,农业经营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市场竞争力较差,同时面临人才、用地、信贷、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等困难,可以说“先天不足,后天乏力”,这就束缚了他们扩大规模、创新求变的手脚。
因此,政府应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打破要素瓶颈和机制障碍,补上基础设施的短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融合的积极性,拓展产业融合的边界。
02、以市场为基础融合
农村的三产融合,要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整体上遵循“市场导向、坚持质优、差异发展”的策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研发和生产销售, 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构建全渠道销售模式的同时稳步提高农产品就地转化率, 力图将更多的产业利润留存本地;注重实施差异化策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03、多向度融合
既有以农业为基础,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农业农村服务的服务业的顺向融合;又有以农村服务业为基础,借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反向带动农业生产的逆向融合;也有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基础, 襟带左右,向两端延伸,托起农业生产和为农服务业的双向融合。农村产业兴旺,互动融合是关键。不论哪种向度的融合,都必须能够“融进去、合得来”,从而生发出丰富的业态形式和多元的产业主体,使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社会产业大循环在乡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04、多业态融合
始终围绕农业为核心发展各类相关产业, 坚持以农业发展作为优先方向。坚持农业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同时, 积极拓展农业多功能性, 结合地区经济、生态、服务等集成性功能优势, 挖掘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多重价值, 实现农业多种功能开发;积极开发农业生态功能, 推进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发展, 发挥农业在水土涵养、空气净化、景观布局等方面的价值。
05、多利益主体融合
农业三产融合,就迫切需要加强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让农民特别是小农户合理分享融合发展增值收益,共享农村改革发展成果。要坚持“基在农业、惠在农村、利在农民”原则,以农民合理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为核心,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增强“产加销消”的互联互通性,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03 政策上有哪些支持?
政策是三产融合的加速器和助推器,随着三产融合模式的推进,三产融合将会成为国家解决农业溢价难的突破口。
国家对乡村振兴、三产融合等均提供土地、财税等大力度的政策,其中用地保障尤为关键,如:
(1)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2019)提出:允许各地在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中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支持零星分散的乡村文旅设施及农村新产业用地,为文旅等三产用地提供保障。
(2)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2019)提出:鼓励各地探索针对乡村产业的省市县联动“点供”用地,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和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配套制度,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增加乡村产业用地供给。
(3)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等三部委发布的《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2021)提出:探索在农民集体依法妥善处理原有用地相关权利人的利益关系后,将符合规划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按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鼓励对依法登记的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复合利用,发展乡村民宿、农产品初加工、电子商务等农村产业。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支持农业大县聚焦农产品加工业,引导企业到产地发展粮油加工、食品制造。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继续支持创建一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将符合要求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纳入科普基地和中小学学农劳动实践基地范围。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完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快落实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
农业三产融合不仅仅是产业之间的组合,更是产业重构与再造,需要从市场链、产业链、价值链等方向思考,但是,未来的模式一定是从生产端开启,所以解决“最先一公里”才能解决农业三产融合的真正问题。
来源:中翼发展、亚欧农业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农村电商】农村电商势头猛:超 1950 万家,附..
智慧农业:数字浪潮下的农业革命
大疆农业旗舰新品T100S亮相第三十九届植保双交会..
农业来到十字路口!七大“深度科技”将引领全球..
【农业政策】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公..
【有机农业】关于加快推进有机农业高质量创新发..
【乡村振兴】农业品牌化: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引擎..
第二届名优特产品消费节:欢迎名优特产品、老字..
大晓智能:构建协同生态,助推农业科技与产业融..
深度分析|我国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难点及方向..
【预制菜行业】2025预制菜机会:垂直品类更具有..
一文读懂地区农业品牌建设方法
【考证】农业经理人技能证(第22期)11月15日报..
浙江自贸试验区大宗农产品产业发展对接会于2025..
【活动通知】2025通明湖论坛·首届智慧农业自主..
什么是生态农业? “生态循环农业”经典模式有哪..
从农机补贴数据看市场:大疆农业无人机以近90%占..
中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开启“加速度”!..
【农业案例】1只多卖几百元,创新养羊年销2亿元..
【预制菜】专家预测:90%的预制菜企业将会被淘汰..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
【农业案例】农业创业中的5个坑,农民看过后,选..
恭喜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24年..
农村电商仅剩下农产品直播,未来还将如何发展..
新年特刊!100多个特色农场的经典案例,都非常有..
数字农业创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东农场..
如何打造更赚钱的“无人农场”?
【预制菜】重磅分析!我国预制菜出海的趋势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