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视小米商业模式,看褚橙、小罐茶、壹号土猪如何玩新商业
2017年写实:生鲜电商惹资本青睐、共享农业火边全国、生态农业成为创业者必追项目。
2018牛,中国农业又要如何突破、另外还有哪些机会。
1月17日电农业部举行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会,把脉2018年农业大势:注意4个问题,做好7件事。
4个问题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指出,前一段通过专家的会商,认为2018年有四个问题需要引起重点关注:
问题1、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的下调影响。在坚持最低收购价政策框架的前提下,国家根据生产成本、市场供求等变化,从前年开始适当调整了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既释放了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信号,也为市场机制作用留出了空间。预计今年稻谷、小麦市场化购销会进一步活跃,优质优价的特征也会进一步明显。但降价对生产环节的影响需要全面地跟踪、分析,并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以保障主产区农民的种粮收益基本稳定。
问题2、玉米的产销形势的新变化需要引起重点关注。2017年玉米库存消化进度超出预期,市场价格稳中趋强的走势也超出预期。特别是11月底东北玉米购销活跃,量价齐升,玉米种植效益明显好于上年。据专家初步调度,预计2018年东北地区农户玉米种植积极性提高,需要密切跟踪农户种植意向的变化,统筹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轮作休耕补助政策。继续通过政策引导玉米生产向优势区集中。
问题3、国际竞争加剧需要引起重点关注。近年来全球粮食供需关系保持宽松,产量和库存增长与价格持续下跌相伴而行,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12-2016世界谷物产量由22.94亿吨增加到26.10亿吨,年均增速3.3%。近四年世界谷物均产大于需,期末库存累计增长32.2%,联合国粮农组织食物价格指数由2012年的213波动下跌到2016年的161,累计下跌52个点。
据粮农组织2017年12月的最新预测,2017/2018年度全球谷物供需,仍呈宽松的格局。预计2018年中国大宗农产品进口压力依然较大,特色粮油、果蔬、水产品以及品牌食品的进口仍将快速增长,中国农业发展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农业部正在通过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坚持效益优先,持续增强优势特色产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
问题4、宏观面因素的传导效应。近年来随着农产品金融属性的增强和农业产业化的提升,外部因素对农业影响不断加深。2018年首先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化肥价格大幅上涨,推升农业生产成本,需做好春耕化媒供应保障,防止成本上升与粮价下行碰头,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其次需关注通货膨胀预期的升温,理性看待牛羊肉等部分农产品价格的恢复上涨以及季节性、周期性波动,防止对农产品市场正常波动的过度炒作。
最后,需关注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特别是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国大幅度减税,原油价格波动等外围因素对农产品市场运行的影响。对于上述问题,农业部将组织专家开展深入研究和全面地评估,及时提出应对措施。
7件事情
2018年,农业怎么发展,还是要坚持质量第一,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提高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
(一)推进农业标准化,把优质产出来
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抓手是按标生产。要加快标准制修订,2018年制修订农药残留标准1000项、兽药残留标准100项、其他行业标准近200项。
大力宣传农兽药、饲料添加剂、抗生素使用规范,严格落实间隔期休药期规定,让农民一看就懂。
(二)实施品牌提升行动,把品牌树起来
2017年我们开展了农业品牌推进年活动,推出了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与产品品牌,各方面反响很好。
今年要开展中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将品牌建设与“三区三园”建设、绿色食品等产品认证紧密结合,再遴选推介一批叫得响的农业品牌。
要强化品牌质量管控,建立品牌目录制度,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品牌“含金量”。
(三)强化现代要素集成运用,让产业强起来
我国农业质量不高、大而不强,最根本的是产业素质不高,必须强化现代科技装备支撑。
要大力推广运用新技术,围绕提质增效重大需求,遴选具有示范前瞻性、引领性的技术,组装集成特色高效品种技术。
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全面深化种业权益改革,建立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农作物、畜禽、水产良种质量。
此外,我国设施农业面积已超过5000万亩,要推动设施装备升级,技术集成创新,优良品种推广,着力解决土地板结等问题。
(四)要加快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农业废弃物利用,变污染为资源,是农业发展的一项新课题。
聚焦586个生猪、奶牛、肉牛大县,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支持200个县,探索有效治理机制,确保到2020年基本解决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
以东北、华北玉米秸秆较多的地区为重点,在150个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
以西北、西南地区为重点开展农膜回收,建设100个地膜治理示范县。
(五)坚定不移调整种养结构
树立大食物观,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减少低端无效农产品生产,增加销路好、品质高、市场缺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以控水稻、增大豆、粮改饲为重点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这两年玉米调减效果明显,要继续推动“镰刀弯”地区玉米调减,为优势产区留出空间。扩大粮豆轮作试点,增加大豆、杂粮杂豆、优质饲草料等品种种植。以调生猪、提奶业为重点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以退出不合理产能、改善养殖生态环境为重点推进渔业结构调整。
(六)加快推进产业向“三区三园”集聚
要以“三区三园”为重点优化产业布局,确定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加快划定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今年要基本完成水稻、小麦划定。
加强“两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利益补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今年再创建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建立国家、省、市、县建设体系。推动创建100个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双创示范园区(基地)。
(七)推进信息化与农业融合发展
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造提升传统农业。
构建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体系,加强数据采集、整合、传输、共享,强化农业大数据应用。
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新增5个省开展整省推进示范,力争今年底建成15万个益农信息社。
实施智慧农业工程,推动建设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推进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
(文章内容有删减)
2018年,乡村振兴、种养结合、农业产业势能将会得到释放。看好2018!
但也不要忽视,农业风险还在,投资需谨慎!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电商分析】2025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现状与发展..
【温室大棚】什么是智能温室?与传统的温室大棚有..
解锁乡村振兴新姿势:10大运营模式大盘点..
“公益+市场”模式兴起!公益搭台链接供需 “乡..
建议收藏!一文讲透“农村三产融合”..
【农资行业】2025 年有机肥市场爆发前夜:这三大..
第5期乡村振兴管理师即将封班,线上学习线上考试..
70%利润归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正在助..
乡村全面振兴,23种乡村产业模式
【县域经济】探索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多元路径..
政策青睐!数字乡村如何从“盆景”变“风景”(..
1200亿智慧农业市场爆发,特别是AI+农业,重塑产..
【证书推荐】农业经理人技能证(第19期)7月4月..
生态农业势在必行!这8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需要知..
拆解苹果共享农庄:一个让果园变“金矿”的神奇..
【县域产业】2024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
【数字乡村】尹西明:数字新农人通过兴趣电商创..
【预制菜】国外预制菜成功密码之一:精细化供应..
百千万工程”背景下的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案例】河北沧县:以枣为势,打造乡村..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
恭喜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24年..
【农业案例】农业创业中的5个坑,农民看过后,选..
农村电商仅剩下农产品直播,未来还将如何发展..
新年特刊!100多个特色农场的经典案例,都非常有..
数字农业创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东农场..
如何打造更赚钱的“无人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