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中国农业模式探索与变革
乡村振兴
  
2020-06-01 17:33:16
[ 导读 ] 中国农业模式探索与变革。

其实,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也不是没有探索和变革,诞生于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安徽小岗村、河南南街村、江苏华西村、天津大邱庄等都曾被当做农村改革的范本。

可如今要么是“一夜跨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进富裕门”,“大包干”分田到户只停留在了吃饱穿暖的水平上;

要么沦为“最‘负’第一村”、书记获刑锒铛入狱,农村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模范沦为笑谈。

而这还得从它们的历史说起,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悄悄定下了一份“生死契”,将土地分包到户,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中国大地几乎一夜之间从集体经济模式转向生产责任制。

小岗村农民开始专心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却不知又绕进了传统小农经济的框架内,过着常规性土里刨食、以销售粮食来换回生产生活物资的半封闭运行状态。

到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000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都低,“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还是没能富裕起来。

与之相反,当初南街村以小岗村为榜样分田到户,结果出现人心涣散、贫富差距拉大、土地荒废外出打工等中国多数农村都存在的问题。为了“及时止损”,也为了让农民离土不离乡,南街村重返集体经济,鼓励村民将土地和企业交给集体,统一耕种经营。

可带头人王宏斌却权力膨胀,在封闭的“大一统”权力格局下衍生出“家族化经营”,抵制私有制却又陷入了另类私有制的往生咒中,负债、腐败、走向没落。

同样还有华西村,从政、经商、玩金融、房地产等的背后是吴氏家族的“家天下”、世袭制,凡事一权说了算,结果负债高达389亿元,全村都被带到坑里去了。

如果说南街村、华西村已经异化的农村集体经济一权制还在危险的边缘试探,那大邱庄的“庄主”禹作敏则把一权玩过了头,固有的经济基础在短时间内突然颠覆,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断层产生“不适应”,导致其家长意识不断膨胀,并试图将经济权和法律政权融为一体,公然挑战法律。

当大邱庄万全公司账务被查出有问题,禹作敏居然组织村民非法拘禁检察部门派员、暴力殴打他人致死、包庇犯罪者,还与警察对峙,高度集权终究误了大邱庄也害了自己。

即便当初从农业、加工业到钢铁、房地产等也曾让这些“先锋村”风光无限,家家都住别墅洋房,但那只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小概率事件,并不具备普遍性、趋势性。

如今纷纷衰败,看似偶然的背后实则说明:

像小岗村那样分田到户,传统小规模经营“靠天吃饭”行不通;如南街村、华西村、大邱庄那般,过度集体经济造成产权不清晰,要么把精力放在分财产上,要么对存量改革的热衷代替了对增量的热情,“带头人”发展到最后搞成一权制,也走不到头。

来源:农业大实话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