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本文告诉你!乡村振兴看什么?农业前景在哪里?种植业痛点在哪里?
乡村振兴
  
2021-08-03 22:10:03
[ 导读 ] 乡村振兴看什么?农业前景在哪里?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贵州调研时,指出全面有效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是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二是保障农产品供给,丰富和优化农业品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是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四是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五是加强村容村貌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六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断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七是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八是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融合。

“小康不小康,还得看老乡。”

老话说的好,只有农民富裕了,才算真的小康了。当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后,乡村振兴成为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乡村振兴看什么?

还是要看农民,看农村,看农业!“三农”问题的底层逻辑很简单——农民怎么靠农业致富,从而带动农村发展。以往农民外出务工,带动了城市发展,反而拉大了城乡差距。至于真正让农民富了,农村也就富了。

怎么才叫富了农民呢?必须是靠农业致富,富的才算是农民。农业的重要基础之一,是种植业。种植业将成为中国发展的下一个风口。

种植业的痛点在哪?

在土地!

没有健康的土壤,就没有健康的农产品,就无法从源头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没有足够多的肥沃土地,就没有足够多的粮食,中国人的饭碗就没法端在自己手里!

中国目前的土壤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显示,我国耕地土壤普遍存在瘠薄、沙化、渍潜、酸化、盐碱等障碍,但东北、内蒙古及长城沿线、黄淮海、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西南、华南、甘新、青藏等九个区域,耕地土壤最突出的障碍不尽相同,改良提升的技术和产品方案更需因地制宜。

从地理位置上看,西北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最为突出。青藏、甘新、黄土高原、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盐碱障碍耕地面积7400多万亩。盐渍化农田改良的需求最为迫切。

华北和黄淮海地区耕层变浅更为明显。我国71%的耕地耕层在20厘米以下。华北平原耕层厚度为15-19厘米,比适宜的22厘米浅3-7厘米。黄淮海地区耕作层厚度小于20厘米的面积比例超过83%。该区域农作物抗逆能力差,亟需改善土壤疏松度的产品,提升保水保肥能力,促进根系健康。

南方地区酸化加剧。长江中下游、华南区、西南区土壤pH≦5.5的强酸性土壤耕地面积占比分别为27.4%、57.3%、12.3%。其中,福建强酸性耕地占比高达66.6%。伴随土壤酸化衍生出土壤贫瘠化、生物多样性缺失,以及有害重金属活化等问题。

西南地区最为突出的是耕地石漠化加重。具体表现是土壤侵蚀严重,基岩大面积裸露,石砾大量堆积,生态环境恶化。贵州、云南石漠化土地面积7233万亩,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24%。西南岩溶地区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达2.2亿亩。此外,酸化、瘠薄、渍潜等障碍因素耕地面积占比达26%。

东北黑土区土壤状况相对较好,但也面临侵蚀退化加剧,水土流失加重,黑土层变薄。

在各区域中,设施农业区土壤退化最为严重。主要表现为次生盐渍化、酸化、养分失调、土传病害等。有调查显示,山东省17个地市,各类设施栽培中,30%-47%的调查点出现次生盐渍化问题。土壤问题导致病害高发,山东济宁调查点黄瓜枯萎病株率高达40%,河南济源棚室每年发生生理性病害占40%以上。

从养分角度看,山西、内蒙、河北交界处中微量元素缺乏最严重。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微量元素缺乏累计面积是耕地总面积的3.61倍,相当于平均每块耕地缺少3.61种元素。山西、内蒙、河北交界处,一块耕地甚至缺少10多种元素。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