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振兴乡村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
乡村振兴
  
2022-07-16 11:51:09
[ 导读 ] 振兴乡村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

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是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导致粮食增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将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节粮提效、降低猪周期、农业机器人等八份提案。他表示,新希望推出的“节粮专项行动”,将通过提升1%的饲料使用综合效率,达到每年节约1%粮食用量的目标,并建议全国的养殖企业一起行动起来。

当日,刘永好在《财经》新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开展专项行动多措节粮提效,保障粮食和耕地安全,通过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转型,以及农业机器人的协同,挑好现代农业“金扁担”。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依然将“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要保障粮食安全,就要增收、节支并举。从生产端节约粮食使用,已成为用粮行业的共识。

据刘永好介绍,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6.7亿吨,种粮地17.5亿亩,亩均0.38吨。新希望年产0.3亿吨饲料,需消耗粮食约0.3亿吨,占全国产量4.4%,使用7700万亩地。通过育种、饲料配方、数字化养殖方式来提升饲料使用综合效率,每年提升1%,即可节省77万亩耕地。“连续坚持5年,就相当于节省超过300万亩良田。”

在他看来,饲料综合成本已连续5年上涨,饲料行业利润下滑,养殖业成本逐年增加,生产成本与市场价格的剪刀差越来越大,养殖企业不仅面临生存困难,更存在资金、人才、技术压力和服务能力等多重瓶颈。因此在饲料行业推广低蛋白日粮配方和生产技术、提升养殖行业精准饲喂技术能力,迫为重要。

刘永好建议,通过鼓励饲料企业不断优化饲料配方、养殖企业优化养殖方式等实现节粮目标。包括大力推广数字化饲料配方技术、精准饲喂技术,对饲料养殖企业的软硬件技术改造给予资金补贴和支持,对养殖企业提升精准饲喂水平等生产设备的采购、技术改造给予资金奖励、信贷支持等。

在节粮提效,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农业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农村劳动力日益短缺,“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已很现实地摆在面前,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通过传统的农机农艺、良种良法等途径,更需要用好数字化新手段。

《财经》新媒体记者发现,在今年全国两会提案中,不少代表委员都提到了新技术、新业态在农业领域的具体运用。多位代表委员坦言,从发展智慧农业,充分运用农业物联网等现代农业技术,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对农业生产实行一体化控制等,“金扁担”的科技含量越来越足,带给新农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发展现代化农业,这是大课题。”刘永好在关于农业机器人的提案中指出,现代农业的粮食播种、收割,已经实现了70%机械化,还有一部分是手工劳动。不过,在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鹅”冲击之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加快数字化布局,机械化叠加机器人及智能化,这是现代农业新的发展方向。

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数字农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农业农村数据资源分散,公共数据共享开放不足,数据要素价值挖掘利用不够;二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不足,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专用传感器缺乏,农业机器人、智能农机装备适应性较差;三是数字化人才缺乏,乡村数字化复合型人才不足,大部分主体数字素养不高,难以应用数字化农业技术。

对此,刘永好表示,新希望将继续大力推进合伙人平台机制,孵化更多“鸡凤”、“牛头”和“独角兽”,并制定了“五五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以及数字农业建设。即在未来五年要投资500亿元,振兴乡村产业;新增5万就业岗位,带动大学生、农民等农业从业者就业;公益培训5万绿领新农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服务5万涉农主体,帮扶农户及中小微企业成长;建设5个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打造数字化乡村振兴样板。

事实上,除了新希望,阿里巴巴近年来也加带数字农业布局,在国内各地建立了数字农业基地集运加工中心,完善数字化物流网络基础设施和农业数字化供应链体系,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仅2020年期间,阿里在国内建成的数字农业基地有1000多个,销售了3037亿元的农产品。

刘永好指出,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技术正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数字化过去对企业是锦上添花,如今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未来,新希望应在智能制造的农业领域上下功夫,通过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转型,以及农业机器人的协同,来推动挑好现代农业“金扁担”。

来源:财经新媒体           作者:舒志娟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