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民宿发展需要与农业、农村、农民的空间要素、民俗文化、人文要素等深度融合。要在设计中将乡村民宿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人文元素、时代特征、艺术色彩、经营特色充分整合,既有情怀的淳朴又有时代创新的新潮和提高生活水准的设施,让乡村民宿散发出一种浑然天成的特性。
近些年,我国乡村民宿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成为乡村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我国乡村民宿消费达363亿元。乡村民宿既满足了城里人的消费需求,又从产业、文化、生态、人才、组织等多个层面推动了乡村振兴。但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乡村民宿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为此,农业农村部农研中心课题组赴北京市郊区、浙江省开化县等地开展了调研,并邀请了40多位民宿主、专家、基层干部、村民等在浙江省开化县源头里历史文化村落专门召开研讨会,探究了为什么建民宿、建什么样的民宿等问题。
01
为什么建乡村民宿
民宿是日语中“Minshuku”的音译。2017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定义“民宿是利用当地闲置资源,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根据民宿所处地域的不同可分为:城镇民宿和乡村民宿。我国乡村民宿发迹于21世纪初,一般认为第一代民宿从云南的丽江、大理开始。为什么会出现乡村民宿呢?
(一)市民有需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全国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到乡村旅游、定居。“短平快”的大城市郊区游、自驾和高铁能便捷抵达的中长距离乡村游备受游客青睐,人们在旅游中就有住宿和消费的需求。他们一般希望在乡村民宿里住的价格与传统酒店相当甚至便宜,有更多的厨房、自行车等生活设施供使用,还有更加灵活住宿时间,使得他们能释放生活压力,暂别城市的喧嚣,远离职场的纷争,比较直观地体验慢节奏的生活模式,欣赏乡村怡人的风景,享受不一样的出游体验。乡村民宿还作为寄托乡愁的纽带,可以吸引城里人来找寻田园诗歌般的生活。一些城里人甚至把乡村民宿作为养生养老的基地。
(二)农民有意愿
乡村民宿是农民或设计师结合当地的人文、生活资源以及自然环境,根据民宿主人独特构思设计出来的,提供给人们体验乡村生活的一种空间。乡村民宿带动了当地将初级农产品转变成旅游商品和伴手礼,扩大特色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品、传统手工艺品的生产与销售,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转型。2019年我国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0亿人次,直接吸纳就业人数1200万,带动受益农户800多万户,乡村民宿为此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据浙江联众集团负责人介绍,一家民宿至少可以带动5户农户的增收。浙江省长兴县水口乡的民宿已经超过500家,床位接近2万张,餐位数2.2万个,直接从业人数2000余人。仅顾渚村从事旅游相关的劳动力人数达到1800余人,占全村劳动力的90%。2013年“4·20”芦山地震后的震后重建中,中国扶贫基金会在雅安宝兴县雪山村和戴维村等地开展“一乡一宿”的灾后重建和民宿扶贫工程,八成以上村民将自家空置房间拿出来加入旅游合作社,参与民宿日常经营和管理,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三)企业有动力
乡村民宿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重要业态,既能把城市的资金和人才吸引到农村,又能将乡村部分闲置资源盘活,还能带动当地农产品、文创产品等的发展。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很多企业认为发展乡村民宿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具有投资、运营乡村民宿的强劲动力。相对投资星级酒店和品牌酒店,一些社会资本更愿意依托乡村的资源投资民宿,提供优质旅游住宿产品,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2013年前后,浙江德清莫干山的民宿异军突起,大量资本开始蜂拥而至。2017年浙江德清的“裸心谷”以每年每个房间100万元的收入成为中国单间房间最赚钱的民宿。中国旅游与民宿发展协会发布的《2020年度民宿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乡村民宿房源总量达到38万套。部分民宿品牌经历了从单体民宿到一地多点,再到异地连锁或软品牌模式发展。还有一些民宿品牌开始实现群落式发展,形成乡村度假综合体。浙江联众集团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民宿的企业,18年来在乡村民宿建设方面的投资达10亿元,已经改造了浙江临安、德清等县市的12个村,直接惠及300多农户,正在洽谈和即将接手的村庄近20个。随着近年来共享经济的发展,乡村民宿找到了属于它的生机土壤。在各大电商平台的持续孕育下,叠加人们便利多元的需求释放,乡村民宿发展越来越快。
(四)政府有支持
近年来,为了支持乡村民宿的发展,各地政府和部门都出台了一些支持措施。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相继出台了《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的通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鼓励乡村旅游发展。北京市怀柔区专门颁布奖励办法、出台等级标准;浙江瑞安市强化政策激励、激活投资主体,推动民宿向产业集群发展;浙江松阳县专门出台《关于推进民宿经济发展实施意见》,指导当地民宿的发展等等。通过相关政策扶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筑巢引凤和牵线搭桥,吸引企业注入资金,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将民宿经济形成规模化,产业化,促进民宿经济的发展。在发展民宿的乡村,有的建立了“党支部+民宿旅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农民创业、就业、致富,维护村民利益,调动村民积极性,凝聚全村人心。
02
乡村民宿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顶层设计
首先,缺乏部门协调机制。部分地区简单地将农家乐和乡村民宿的管理划分开来,农业农村部门管农家乐,文化旅游部门管乡村民宿。实际上,民宿是利用农民的宅基地来经营的,其管理更需要农业农村部门的参与。村庄规划、建筑安全、消防隐患、食品安全等都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协调机制,提高效率。其次,缺乏保险保障。乡村民宿在经营过程中,易出现包括室内外等多种意外事故,若无保险,民宿主将会面临高额赔偿,不利于乡村民宿业的发展。再次,缺少相关支持政策。经营者难以融资、宅基地支持政策不明晰、管理部门职能交叉等,都是影响乡村民宿的健康持续发展的因素。
(二)缺乏规范管理
当下,中国乡村民宿市场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够。第一,民宿管理的标准化手段落后。对乡村民宿的经营场地、接待设施、安全管理、卫生环保和提供服务都缺乏基本的要求或规范。相当一部分民宿经营者是个体的零散经营,不了解市场需求、用户体验,经营管理简单粗放。第二,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不够。由于行业发展时间较短,没有形成较大组织或者团体,缺少行业间的沟通交流,行业协会在乡村民宿的繁荣和健康发展的参谋作用显得有限。目前只有北京市、广东省等省市成立了民宿协会。第三,有些乡村民宿过度消耗当地自然资源。比如一部分打造森林原生态风格的民宿,需要挖掉部分山体进行扩建,甚至还需要砍伐树木来进行房屋建设。有一些乡村民宿的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影响到耕地甚至庄稼正常生长。而且一些乡村民宿为了追求客源,当成别墅建设,盲目挖游泳池,很少考虑资源节约的问题。
(三)缺乏从业人才
乡村民宿发展亟需相关从业人才。虽然乡村民宿有部分较高学历、新思想的新一代经营者,有的是外来投资人员,有的是艺术家,也有的是高素质返乡创业者,但是策划人员、运营人员、服务人员等相关从业者的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事实上,乡村民宿的从业者有相当一部分是当地农民,虽有纯朴和热情,但大多不具备相关专业素质,会直接影响其服务水平,从而影响民宿的运营。并且,社会上民宿相关专业培训较少,因此从业者的经营水平无法得到提升,农户的服务意识和卫生意识还达不到要求。一些艺术家关注到了民宿的设计,却缺乏运营能力,能不能盈利、甚至能不能赚回成本都是问题。因此,应加大乡村民宿人才的培训力度,助力旅游民宿业更高质量发展。
(四)缺乏基础设施
很多乡村民宿建在绿水青山间,位置偏远,相当一部分乡村民宿所在地的基础设施跟不上,缺少相应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如道路、邮电、供水供电、通讯、卫生等。然而,吃、住、行、游、娱、购是旅游的六大要素,均涉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方面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在当地的体验感受。乡村民宿一般离城市较远,很难接入城市管网的自来水,有的只能建设净化水站。生活中产生垃圾没有办法纳入环卫一体化保洁范围。就近的医疗服务也十分简陋,难以保障及时救治,还有一些消防救助不能及时抵达。由于基础设施的公共性,单靠个别民宿主难以改善,迫切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五)缺乏利益联结
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相当一部分乡村民宿是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在自身利益与农民利益面前易倾向于前者。乡村民宿建在农村,还是要姓“农”,没有农民的支持,乡村民宿是很难做好的。因此乡村民宿不仅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还要帮助农民把钱赚,要探索建立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增加农民收入,强化集体经济的参与程度,推动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六)缺乏创意设计
一些乡村民宿的设计中缺乏乡土味道,那些源于乡村、带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元素往往被忽视,例如天然淳朴是乡村延续几千年的基调,乡土生态和农耕文化是乡村的生命,悠闲与宁静是乡村的灵魂,因而缺乏对乡村室内外环境的整体考量,缺乏对乡村农产品的包装设计,缺乏乡村数字化的产品转化,空间规划上不能做到美观和实用的统一。有的民宿在设计中丢掉了传统的建筑结构和沉淀的文化底蕴,甚至破坏了原有的风貌,一旦乡村民宿设计与乡村本身脱节,缺乏乡土元素,将会使整栋建筑与当地的村貌不和谐、不统一,甚至会很突兀。
03
建什么样的乡村民宿
乡村民宿经济有巨大的成长空间,那么到底要建什么样的乡村民宿呢?
(一)能够体现乡土味道的民宿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引发了无数人对乡村的向往。人们希望体验乡村,渴望感受、体验和回归乡村,乡村民宿就是重要载体。乡村民宿不是酒店的克隆,更不是农家乐的升级版,应该体现出乡村民宿的特质,让游客有回家的感觉,体会浓郁的乡土人情。游客花不高的价钱不仅能舒舒服服住一晚,而且想走走就抬脚爬个山,想歇歇就坐着喝喝茶,想热闹可以河边田间去玩玩,想清静可以在老树底下一个人也能发发呆,想尝土菜可以直接去地里摘,都是最自然的生活状态,真正感受农村的味道。这份浑然天成的自然,恰恰成为乡村民宿最大的招牌和最好的口碑,也是游客感受“乡愁”的载体。那些刻意按照城市的模式来打造,甚至是大量浪费自然资源的民宿都是不可取的。
(二)能够带动农民增收的民宿
乡村民宿带动了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人流以及人才开始向乡村汇聚,改变了以前产业落后、年轻人走、房子空置、土地抛荒的现象,重新聚集起人气。特别是一批有情怀、有理想的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IT技术人才、投资者、创业者等人来到乡村发挥特长,整合资源,造梦田园。无论如何,不能侵害农民利益,要带动农民增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闲置农宅的财产性收入。农民可以自己经营,也可以入股经营,也可以合伙经营,无论哪种,必须保证农民的这部分固定收入。二是农民参与乡村民宿管理和服务的工资性收入。农民通过接受培训,参与乡村民宿的管理和服务,获得他们应得的打工收入。三是农民从事当地特色产业获得的经营性收入。由于乡村民宿带来了游客,农民生产的工艺品和土特产等将成为游客的伴手礼,由此带来经营性收入的增加。
(三)能够促进环境友好的民宿
城里人因向往乡村的空气、绿色以及宁静、闲适、田园诗般的生活而到乡村去体验或经营民宿,因此,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发展民宿的基础。许多乡村民宿选在景区附近或是自然环境优越的青山绿水中。在乡村民宿建设中,不能随意砍伐树木、掏空山体,而要促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在乡村民宿发展好的地方,要不断提升道路系统、建筑风貌、消防安全、生态环境等,实现空间重构、美丽再现、形象重塑,进而带动乡村风貌、居民素质和乡村形象的极大提升。乡村民宿要依托田园生态景观精雕细琢,与周边生态自然相融合,通过巧妙的设计和构思,用传统工艺和手法进行巧妙的衔接和构建,把项目建设和自然生态景观融为一体。
(四)能够传承农耕文化的民宿
乡村民宿的功能由单纯的住宿演变为文化创意、人文交流的载体。乡村民宿要在保留农家本土气息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去提高住宿的品质,增加体现农耕文化特色的活动,让游客体验各类农活,既感受了当地优秀农耕文化,又带来了新的理念、传播新的生活方式,对乡村文化、艺术审美、生活方式、文明传播发展起到示范效应、提升作用,促进乡村文化的嬗变和振兴。因此,在乡村民宿中要尽可能包含乡土文化、传统文化、家文化等,如禅、茶、建筑、服饰、餐饮文化等,以雕塑、绘画、器具、影视资料、画册等合适的途径来表达。同时,让游客能够参与农事活动、民俗节日,与当地原住居民共同生活,体验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
(五)能够融入现代元素的民宿
乡村民宿发展实践表明,只有把乡土风貌、特色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乡村民宿更有人情味,因此,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环境条件,以现代化的审美需求来设计每一个细节,巧妙地融入现代元素,碰撞出新旧结合的新天地,呈现出与乡土民居截然不同的样貌,提供给消费者新的体验。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在乡村民宿外形设计或者内部装潢上运用现代的艺术手法、设计元素等;二是在乡村民宿的运营管理中融入现代科技,让游客能查阅到相关信息,让政府相关部门及时掌控民宿的运营概况等;三是在产品的设计和制作中融入现代元素,包括捏陶、雕刻、绘画、各种制作等,体验乡村或现代的艺术。
(六)能够突出特色功能的民宿
可以借鉴一些乡村民宿标杆的设计理念、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但切忌照抄照搬,搞成统一模式。乡村民宿要区别于标准化住宿,不仅实现“住”的功能,而且要通过环境的营造和提供个性化服务使消费者身心舒展、感受到有别于日常生活的旅游体验,把乡村民宿打造为农产品的生产地、消费地、销售地,文化体验的交流平台,成为保护传统村落、培育古村旅游的特色品牌。乡村民宿发展要凸显当地文化特色和文化自信,挖掘本地文化,体现乡土风情,做出亮点。坚持适度发展、深度融合、提高品质的理念,在建筑和装修风格上具有浓厚的当地特色或店主个人特色;在经营项目上,通常可以提供自助烧烤、采摘农作物、集体娱乐活动等体验性或自助式项目。
(七)能够盘活乡村资源的民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乡村民宿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有效切入点,契合了现代人远离喧嚣、亲近自然、寻味乡愁的美好追求,能够盘活大量的乡村资源,具有撬动乡村旅游的支点作用。一是盘活土地资源。在区位优越的乡村,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延伸产业链,发展庄园经济,为游客提供庄园生活体验。二是盘活农村宅基地资源。乡村民宿可以依托社会资本或合作社等将闲置农宅集中租赁回收,进行整体打造,引入休闲娱乐项目,改造成外旧内新、塑造独立的度假品牌。三是盘活农村人力资源。乡村民宿既能带动劳动力资源就近就业,又能吸引人才返乡就业。四是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乡村民宿发展衍生大量配套产业,例如,民宿设计、建设、融资、运管、培训、餐饮、营销等服务业态,还带动文化创意、游乐娱乐、健康疗养、体育、教育、环保、生态农业等服务产业。乡村民宿带动乡村价值的实现,使乡村丰富资源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04
推动乡村民宿健康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一)总体思路
合理引导乡村民宿发展,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擦亮乡村文化品牌,助力乡村建设行动。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引导乡村民宿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立足乡村发展实际,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以保护农民利益和提高集体经济收益为目标,以乡村产业为基础,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创意设计为引领,加强乡村民宿的规划编制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民宿市场合理有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尊重农民意愿。乡村民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应始终放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统一谋划。发展乡村民宿需要尊重村集体、村民的意愿,要建立民宿业主与当地农民、村集体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既不能刻意将原居民迁移,也不能仅仅把老房子盘下来进行乡村民宿改造,更不能破坏当地的人文、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民宿发展需要与农业、农村、农民的空间要素、民俗文化、人文要素等深度融合。
2. 坚持基本经营制度。在依法维护农民宅基地合法权益和严格规范宅基地管理的基础上,支持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住宅发展符合乡村特点的民宿,推进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明晰农村宅基地和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的所有权,以规避民宿发展中的用地矛盾。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自营、出租、入股、联营等方式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发展乡村民宿,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发展民宿产业。
3. 坚持乡村产业支撑。要真正发挥乡村民宿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转型创新、乡村文化振兴、生态环境保护、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治理有效的功能作用,必须有产业的支持。需要依托周边旅游资源或具有当地特色产业支撑,将乡村民宿与本地资源禀赋、区域优势、产业基础、乡村文化和生态条件结合起来,延长产业链,拓展包含更多体验性的、日常化的产品,增强乡村民宿产业的协同性和融合能力。
4. 坚持保护乡村风貌。乡村民宿一定要保持农村“土气”的特点,让消费者在这里能追求到一种自我向往的生活方式。乡村的老宅子虽旧,但里面各种生活用品都是精心布置过的;乡村的人虽然老,但是非常亲切和善良;乡村虽然安静,但是独特文化底蕴让人向往;乡村的物品虽然过时,但是能勾起儿时的记忆和乡愁……乡村的建筑是农业文明的载体,要在满足新的使用需要和美学诉求的基础上,尽量保持原建筑的历史形态和独特韵味。
5. 坚持生态环保理念。在基本功能得到完善的情况下,原生态是引人驻足的法宝。要在严守生态红线、保护好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展乡村民宿。在民宿设计中要强化原生态特质,最大化地保留给人们带来良好感受的元素,使用艺术的手法将环境中隐藏的美景进行放大,让原生态的景观变得更加鲜明,显眼,吸引人们的注意。
6. 坚持市场主体运作。要把乡村民宿始终放在乡村振兴和三农战略的大背景下谋划,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政策支持,让乡村民宿投资者在合理合法合规的条件下开展市场化经营。加强金融机构和民宿创建主体的对接,有效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有序投资民宿创新领域,保护合法经营者的权益。
(三)政策建议
1. 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落实。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民宿产业发展的总体定位、空间布局、发展路径、开发重点、品牌特色等内容,相关部门在规划发展乡村民宿时,需要注重保持乡村民宿的差异与特色。各地要充分挖掘自然生态景观和自然元素,结合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合理有序推进乡村民宿发展。根据乡村民宿资源和产业规模,针对性出台地方标准,推动乡村民宿发展有规范可依、有标准可查。要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在用途管制层面,通过统筹管制村域内国土空间、落实禁止或限制开发建设的区域、优化村域各类土地规划用途、制定用途管制规则等,将乡村民宿发展纳入“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统筹考虑,保障乡村民宿的有序建设和监管。
2. 加强部门组织协调。加强农业农村部门在乡村民宿发展中的组织协调作用,与国土、消防、住建、质监、财政、公安、环保、金融、文化、水利、林业等部门加强联动,协调推进乡村民宿政策支持、业务指导、执法检查、协同监管等工作。农业农村部门要根据区域资源禀赋,牵头抓好乡村民宿标准制订、业务培训等工作,加快制定乡村民宿的管理办法,对乡村民宿管理原则、开办要求和程序、经营规范、服务与监管等作具体规定,明确星级乡村民宿评定标准、乡村民宿准入门槛和退出机制,组织乡村民宿等级评定。与此同时,运用大数据的手段,实时动态监测、全面摸清乡村民宿区域分布、产业规模等基本发展情况,搭建部门间信息共享通道,有效实现监测调查、分析预测、市场导引等功能。
3. 加强各类人才培训。提升民宿管理与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向消费者提供超越传统星级酒店的私人、贴心、体验化的服务,这就需要高质量的人才支撑。一方面要在乡村本土培训人才,加强高质量的服务方式、方法的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让从业人员逐步做到先培训、后就业,持证上岗,以增强服务的规范性,让乡村的本土人才和返乡人才发挥他们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从外面引进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干事创业,既让有投资意愿的人有回报,又让愿意从事服务行业的人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围绕“提升公共服务、提升度假设施、提升度假产品”,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和民宿产业提质升级,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一方面,开展民宿标识导览、环境打造、智慧旅游、游客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路网、光网、电网、水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建设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完善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等应急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民宿的通达性、便捷性和舒适感。另一方面,要规范民宿建设的范围,营造民宿的风貌特色,保护民宿的生态环境,提高民宿的建筑设计水平,确保民宿的结构和设施安全等,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业态丰富、特色鲜明、管理规范的乡村民宿发展良性生态圈。
5. 强化集体经济参与。要引导农民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入股,组建合作社,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发展乡村民宿,助推农民增收。积极稳妥开展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工作,推动农村宅基地资源有效配置,乡村产业发展合作共赢。设计落地的过程中,在当地政府、村民、设计师的需求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要寻求一个共同的背景,就是如何把当地的价值、特色发挥到最大,要让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民宿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带动主体农民共同参与,带领大家共同富裕。
6. 加强创意设计引领。作为一种非标准住宿业态,乡村民宿在设计和装修上注重个性,在服务和体验上强调人情味,让游客更容易感受到温馨、舒适与放松。因此,需要将乡村民宿与周围环境、氛围、文化等都结合起来进行系统设计。翻新的老屋旧舍,经过精心设计,不仅要有颜值、有情怀,而且要注重服务和品质,让游客既能体验返璞归真的乡土气息,又能享受现代化的设施与服务。加强乡村创意设计成果的推广应用,使老房子保留原本熟悉的风貌,又增添舒适性和时尚感,而非一味追求现代化、都市化。要在设计中将乡村民宿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人文元素、时代特征、艺术色彩、经营特色充分整合,既有情怀的淳朴又有时代创新的新潮和提高生活水准的设施,让乡村民宿散发出一种浑然天成的特性。
(作者龙文军系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灿强系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来源:中国休闲农业 微信公众号)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农业产业链路径如何创新?(附路径)..
【世界农业案例】新西兰农业成功秘诀是什么..
【农业案例】生态循环农业的三大模式及运营案例..
【数字农业】2025年数字农业建设项目储备指南来..
【预制菜行业】孟祥忍:预制菜加工要聚焦大单品..
生态农业品牌建设:绿色发展新路径..
钵施然引领智能农机科技新纪元:共揭“中乌智能..
综艺助农守正创新 《快乐的田野》书写有机旱作特..
高标准农田建设如何融资?(附资金对接路径)..
【政策解读】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
满满的高科技!博创联动闪耀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
“数字农业”发展趋势与实践方法分析..
产业集群: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养殖行业】创新养殖方法的具体实践之法..
喜茶以订单农业“自主”把控桑葚品质,酷黑莓桑..
意大利展团亮相2024年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成员单位招募】欢迎加入数农俱乐部,一起赋能..
“农业经理人职业技能等级考评认定”11月4日报名..
罗必良:农业新质生产力如何理解?如何落地?..
第二十二届中国温室产业大会即将在兰州隆重揭幕..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特色农业:隐藏的市场机会与未来发展之路..
北斗导航助力 开启春耕新气象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中信农业下属隆平高科、华智生物精彩亮相2024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