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围绕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千头万绪”,提出“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中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面临着哪些挑战?下一步应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2021年年初,中国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近两年来,在疫情的影响下,中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不容易。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向记者表示,
受疫情影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面临不小挑战,尤其是大部分脱贫群体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性收入,疫情影响就业,脱贫群体的收入也直接受到影响。此外,一些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也局部性出现一些问题;农产品销售上面临的一些挑战,也给脱贫群体的经营性收入带来一定影响。
汪三贵表示,通过动态监测和政府扶持兜底,中国守住“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没有太大问题。纵观整个会议内容,在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之下,中国高层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的生存发展,提出要“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如何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汪三贵表示,
从短期看,应持续发挥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的作用,针对疫情导致脱贫群体出现的就业问题,通过政府手段采取补救措施,通过政策支持、提供公益性岗位等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强社会保障,同时进一步扶持扶贫产业,助力农产品畅通销路。
从长期来看,随着疫情逐步缓解,市场机会有望逐步恢复,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尤其要关注脱贫群体的就业问题,在脱贫群体技能培训、能力提升等方面应有更长远的打算。同时,发展乡村产业要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尤其不能忽略脱贫群体,“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才是共同富裕的内涵”。
农业稳则天下安。随着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中国“三农”工作的重心也随之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会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表示,
农业稳产保供是经济运行的基础,农民收入增长也是城乡收入增长的重要组成,是扩大内需的基础,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增长的核心精神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对于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姜文来建议,
首先应该将保障粮食安全、保供农产品放在重要位置上,并围绕这一任务做一些基础性工作,包括基本农田的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等。农业科技要向普及和高精尖两个方向发展,同时将农业绿色发展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建立高质量的“三农”服务体系,延长农业产业链。此外,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发挥农民作为推进乡村振兴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中芯一号家育“猛芯”种猪芯片全球首发仪式在呼..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