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导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战略工程,要建成新时代新农村新面貌,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产业兴旺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无疑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必须让经济发展起来,实现产业兴旺。突破“乡村的产业就是农业”,以及“农业的功能就是提高农产品”的传统思维模式,最重要的举措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条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表明人们在满足衣食富足的条件下,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才能有效建设新时代富美乡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产业发展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量体裁衣”制定个性化产业发展方案,充分结合地区资源优势、已有产业现状、潜在市场空间、现有新型经营主体及带动能力情况等条件,着力培育可持续的高效益的乡村产业经济新形态。要针对农村地域分布广、人口多,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实际,抓住产业兴旺这个首要条件,围绕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和建立现代农业,依靠现有的资源、要素条件,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引导农民积极适应市场竞争,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项目,着力解决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农村活不活,农民富不富,关键取决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兴旺农村产业,农业现代化是关键基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农业生产功能,还要实现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的全面拓展。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各地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培育农村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推动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农资生产销售和休闲旅游等企业整合聚集,推动生态资源和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着力推动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产业兴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支撑作用。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不同以往农村产业的构建,它需要有新的思路、新的举措,要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新机制,搭建新平台,培育新业态,形成新动能。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乡村产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城乡产业配套、互补、协调发展长效机制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聚焦、聚神、聚力抓好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坚定不移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我们必须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实现产业兴旺,这无疑对于加快乡村振兴发展、重塑城乡关系,对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实现生活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1
近年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链条延伸、产业融合、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达到一产、二产和三产的全面融合发展。
1.发展目标
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
2.功能多样
实现农村生态化、绿色化、特色化,提升农业的功能外延。
产业链条完整
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连接,组建完整的产业发展平台。
3.业态丰富
发展特色旅游村镇,开展现代化产购销活动,形成丰富的产业业态。
4.利益联结紧密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及工商资本间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5.产城融合更加协调
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高效运营,促进城乡一体化。
0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标
1.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重点保护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等要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2.坚持因地制宜
处理好生态和保护生态的关系,推进生态社会文明建设,分类指导,探索不同地区、不同产业融合模式。
3.保障农民利益
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利益联结,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链增值收益。
4.坚持市场导向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市场主体。
5.坚持改革创新
坚持改革创新,打破要素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激发融合发展活力。
6.坚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
坚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引导农村产业集聚发展。
03
农村产业融合的七个基本要素
1.特色农产品
依托农产品的多种原料生产方式及特色,包括原产地、品种、生态环境和特种品种等,是产业融合的重要基础。
2.精深加工
以多元化的加工技艺为核心,包括特殊加工工艺、加工材质、文化传承、工匠精神等,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技术、特色加工等有文化内涵及工艺在内的加工产品。
3.技术能力
导入新的科学技术,促进精神加工的能力提高,提升农产品的加工水平,提高加工品的附加价值。
4.文化创意方式
结合时尚、文化、消费产品的创造方式,提高产品的文化属性,从产品的包装、效果、体验和艺术价值等方面,塑造产品文化品牌。
5.品牌营销
通过企业、电商、品牌营销和网络营销的方式,推广产品品质和体验,实现品牌化营销,塑造其品牌影响力。
6.推广销售方式
利用多种推广和销售手段,实现规模化销售、合作社销售、大型企业带动以及企业加盟的销售方式,促进品牌化营销。
7.体验化消费方式
通过旅游引导,使游客实现多种方式的体验化,包括生活、参与生产、创造和产品消费的体验化,实现体验化的销售和消费。
04
农村产业融合的“三方向六类型”模式探究
1.以一产为主导的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
以“原产地特色+原材料加工”的消费驱动模式,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要由一产带动二产和三产发展,实现特色农产品→加工→服务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及度假、互联网应用、物流仓储、销售等)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一产为主导,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
2.以二产加工为主导的一、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二三一模式)
以加工产业“加工产品+文化服务”为引领,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要由二产带动一产和三产发展,实现农产品加工→特色手工艺品→文化传承(手艺及工匠等)的发展模式,促进加工产业在农产品转型升级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二产为主导,一三产融合发展模式
3.以三产为主导的融合发展模式(三二一模式)
旅游引导的消费聚集模式
利用旅游聚集人气的优势,打造景观吸引核,促进人流带来消费,形成购买力和服务支撑。实现由三产(旅游业)带动一产和二产联合发展的带动模式。
旅游引导的消费聚集模式
以科技手段带动的新产品开发模式
依托科技的先进生产力,开发科技应用和科技服务等功能,实现农业的附加价值提升,构建三产(科技业)带动一产和二产融合发展模式。
以科技手段带动的新产品开发模式
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消费、人才聚集模式
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文创农产品的生产、以及文创功能模式的引入,构建三产(文化产业)带动一产和二产融合发展模式。
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消费、人才聚集模式
以电商物流为引领的服务带动模式
主要以物流配送为核心,形成规模化生产、销售、服务网络体系,构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构建三产(服务业)带动一产和二产融合发展模式。
以电商物流为引领的服务带动模式
05
产业融合的六大路径
1.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与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集中。发挥对人口集聚和城乡建设的带动作用,培育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专业特色小镇。
2.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发展高效、绿色农业,以高效益、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一高三新”农业蓬勃发展,一些传统资源、农业废弃物被综合利用,激发农业潜力。主要为农业提升,调整农业发展结构。
3.延伸农业产业链
通过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优势产区批发市场建设等方式,实现农副产业与市场流通、存储的有机衔接,构建一二产与三产业间的联系纽带,促进“农业+加工业”、“农业+服务业”融合,实现一二产、一三产、一二三产融合的目标。
4.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的深入融合,实现农业从生产向生态、生活功能拓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以及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5.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
发展农村新型创意业态,包括休闲观光、体验农业、养生养老、创意农业等旅游业态、优质林果、设施蔬菜、草食畜牧、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业态、农村电商、农产品定制等“互联网+”等新业态,促进“加工业+服务业”、“农业+加工业+服务业”融合,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6.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依托一二三产在空间上的叠合发展,从建设种植基地→农产品加工制作→仓储智能管理→市场营销体系,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通过在农产品生产优势区域发展加工和流通园区,配套相应的科研、培训、信息等平台,形成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的融合形式,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06
农村产业融合下“9+12+N+N”的产品体系
1.产业融合九大建设工程
引导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繁荣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产业融合需布局九大建设工程。
产业融合重点建设工程
2.农旅融合的十二类产品
农旅融合产品可分为十二类,包括田园综合体、农业主题公园、休闲农业、文化创意农园、田园小镇、农业研学基地、休闲乡村旅游、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康养基地、乡村民宿、主题牧场和高科技农业示范园。
3.培育多种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多种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及工商企业等多种主体,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实现适合企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现代农业。
农业经营主体
4.构建利益联结机制
创新发展订单农业,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强化工商企业社会责任,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利益联结机制
07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服务支撑体系
1.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Ø 构建农村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农业物联网、价格信息、公共营销等服务;
Ø 创建农村创业孵化平台,提供在线技术支持、定制化解决方案、创业服务;
Ø 打造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
Ø 由科研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提供社会化公共服务;
Ø 加强消防、特种行业经营等领域便利市场准入,加强监管机制。
2.创新农业金融服务
推广普惠金融和产业链金融模式,对粮食生产经营主体营销实施贷款试点、融资租赁,形成多种方式融资、农信贷与保险合作的农业多元化金融服务机制。
3.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
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引导多种主体在农村创业,促进科研人员到农村兼职,推动企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
4.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加强农村土地整治,促进水田水利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突出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构建三级物流网络体系,完善各项配套设施,促进农村宜居环境建设。
5.支持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鼓励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工作。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农业产业链路径如何创新?(附路径)..
【世界农业案例】新西兰农业成功秘诀是什么..
【农业案例】生态循环农业的三大模式及运营案例..
【数字农业】2025年数字农业建设项目储备指南来..
生态农业品牌建设:绿色发展新路径..
【预制菜行业】孟祥忍:预制菜加工要聚焦大单品..
钵施然引领智能农机科技新纪元:共揭“中乌智能..
综艺助农守正创新 《快乐的田野》书写有机旱作特..
高标准农田建设如何融资?(附资金对接路径)..
【政策解读】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
满满的高科技!博创联动闪耀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
“数字农业”发展趋势与实践方法分析..
产业集群: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养殖行业】创新养殖方法的具体实践之法..
喜茶以订单农业“自主”把控桑葚品质,酷黑莓桑..
意大利展团亮相2024年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成员单位招募】欢迎加入数农俱乐部,一起赋能..
“农业经理人职业技能等级考评认定”11月4日报名..
罗必良:农业新质生产力如何理解?如何落地?..
第二十二届中国温室产业大会即将在兰州隆重揭幕..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特色农业:隐藏的市场机会与未来发展之路..
北斗导航助力 开启春耕新气象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中信农业下属隆平高科、华智生物精彩亮相2024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