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李子柒”为例如何做好内容营销策略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其实有可能生活在一个平行世界中。在同样的时空里,几批完全不同的人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彼此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屏障。他们就从你身边走过,但你看不见他们,他们也许看见了你,但却无法跟你说话。
如果有一天,我们突然看见了另一个世界,一定会惊讶不已,他们怎么会这么奇怪,为什么要这样打扮,为什么会讲这些话,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样会显得很奇怪,很低俗,很没品位吗?
这个世界,就是短视频里的农村。在互联网普及之前,我们很难有机会去问出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们看不见。城里人很少有机会能够真正的深入到乡村中,农村的娱乐、文化、生活对他们而言都是陌生的。
到了最近几年,我们终于发现了这个“世界之外的世界”。确切来讲,我们早就知道世界上存在农村,但短视频中的农村文化跟我们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它才是真的新世界。
互联网上的中国农村
2016年6月,一篇名为《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在互联网炸开了锅,作者X博士说,“只需要扒拉扒拉快手这个APP,就能了解中国乡村的精神面貌了。”
在快手上,有人会表演自虐、生吃活蛇,青少年也跟平时见到的不一样,有的过度肥胖,有的早恋早孕,有的正在模仿黑社会。杀马特在这里也更常见。而这些让都市精英们感到不适的视频,动辄就有上百万的点击量。
▲2017年2月18日,郑州人民公园中心广场内,人们在快手上直播“逆天摇摆抽筋舞” / 视觉中国
都是谁在看这些视频呢?快手CEO宿华给出的用户画像是,热爱分享、喜欢热闹、年轻化的普通人。但并不是年轻人就喜欢快手,更确切点说,快手上的活跃用户大多是那些来自三四线城市或者农村的年轻人。
极光统计的数据显示,75.5%的快手用户都在30岁以下,甚至还有2.9%的用户不满14岁,他们更多的来自于河南、山东、河北这些农业大省。根据易观千帆的数据,他们中有81.07%的人都属于中等及以下消费水平。
他们的娱乐阵地当然不止是快手,事实上,整个短视频领域的主要用户都是这些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年轻人。在YY上,他们以爱社交和短视频的男性为主,最喜欢看女主播的直播。在映客上,喜爱美妆的东北女生则占了多数。
▲YY网站首页,女主播是主要利器
甚至,当QQ空间也向短视频伸出触角时,它也开始呈现大量取景于农村的恶搞短视频。比如在QQ空间上,就有名为“xx搞笑视频”的帐号,专门发农村题材的搞笑视频,其套路无外乎是,穿着土气的农村小伙在乡间的小路上或者池塘边捉弄衣服鲜艳的农村姑娘,讲带有性暗示的笑话或者让其不小心掉进田里、池塘里。
这些网络平台也将另一个群体放大,就是杀马特。在外人看来,他们造型怪异,审美奇特,却又自我感觉良好。而你仔细看一下他们藏在鲜艳头发下面的,却又分明是一张张很稚嫩的脸。青少年和农村,两个维度又在这里重合。
▲2017年01月15日,成都,一名“杀马特”造型男子现身成都火车东站广场 / 视觉中国
对于大多数城里人来说,这个世界太陌生了。从小到大我们的课文中都说,农村环境优美,农村人淳朴憨厚,但短视频告诉我们,农村远不止一面。
为什么农村会滋生出这些娱乐和审美的环境?为什么农村的年轻人看起来这么“low”?答案可能并不是像X博士想象的那样,用“农村”两个字就能概括清楚。
你所未见的农村文化
跟人们所以为的淳朴民风民俗不同的是,农村地区本来就更热爱三俗内容。社会学家赫伯特·J·甘斯认为,中下层文化才是主流文化,它吸引了较低层次的职业人士,这些人对文化没什么兴趣,他们更看重的是物质,是形而下。
在历朝历代的民歌中,淫秽、俗,都是屡见不鲜的内容。比如在东北,农民喜欢坐在炕头上度过漫长的寒冬,这时“荤段子”就成了他们插科打诨的作料。而流传于皖北的安徽小调,也有很多诸如《孬种儿媳犟公公》、《两个儿媳偷公公》、《老实公爹上错床》之类的曲目。它们多由当地的文艺班子录制,刻制成光碟售卖,而主要受众就是当地的农民。
▲2001年3月22日,安徽芜湖,当地庙会上色情演出泛滥成灾 / 视觉中国
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比特认为,人们天生就有一种接受“轶闻趣事”的心理趋向,对于缺少艺术培养的农村人来说,八卦、荤段子、低俗玩笑显然更有生存的土壤。浸淫在农村文化中,各种性暗示的视频也随着短视频平台传播起来。比起高大上的艺术鉴赏,暧昧涉黄的段子才更能让乡村单调的生活多一点趣味,让生活压力和性压抑得以释放。
尽管从1997年开始,全国性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每年都在各个省份实施,将图书、期刊、歌剧、电影和电视带到农村,但这些也很难将农村文化提升到所谓的高雅趣味上来。
▲2013年4月8日晚,在安徽省巢湖市夏阁镇元通村放映电影引来围观 / 视觉中国
因为农村电影的流动放映基本置处于空旷的露天场地,具有动作暴力内容的影片更能刺激观众,展现影片独具的视听魅力。而搞笑的片子也更能聚集起更多的观众,所以下乡的电影也塑造了农村观众的审美形态——热闹的,搞笑的。
即便是这些娱乐也不是时时都有,在没有娱乐大篷车,也不会有电影院的农村和乡镇,属于小镇青年自己的娱乐,不是大叔大妈的广场舞,而是手机和短视频。
▲2012年9月9日,河南省郑州市,流浪大篷车里度过了很多人的童年 / 视觉中国
此外,收入本身也限制了文化生活的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的数据显示,有一半以上省份的农村人口每年花在文娱教育上的支出人均不足400元,而除了东南沿海等发达省份,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并不多,收支相抵之后盈余所剩无多。
来源:浪潮工作室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