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实操】如何使农业园区“景区化”?
休闲农业
  
2020-10-13 06:46:54
[ 导读 ] 农业景区化要如何做?

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休闲农业发展势头更为强劲,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顺应此形式,多地将农业园区作为农业旅游主载体。而如何推动传统农业园区的旅游化、景区化,在实际建设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

一、主要问题

1.经营理念落后

一方面,营销方式较为保守,以传统营销和土法销售为主,等客上门,较少针对客源市场投入广告、宣传等。另一方面农旅融合、线上线下结合等紧密度不够,离农业旅游景区差距较大。

2.缺乏发展持续性

主要体现在缺少规划设计,多为“拍脑瓜”式设计,主题特色不明确,产品单一,重复建设等情况普遍,多以采摘、赏花、吃饭等初级业态为主,雷同化严重,竞争力不足。初期可能会有一定客流量,但缺少附加值高、参与性强、迎合游客口味的产品对游客进行持续吸引。

3.品牌培育不足

品牌意识较为薄弱,大部分农业旅游景区没有建立自己的形象口号、LOGO标志,没有形成知名度高、市场认可的响亮园区品牌,伴随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给市场推广带来很大困难。

4.用地难以解决

农业园区景区化需配套建设餐饮、住宿、会议、大型停车场、游步道等设施,此类用地不属于设施农用地范围,需按照商业用地方式取得土地指标,环节多,时间长严重制约了农业园区景区化的开展进程。

二、农业园区透视

(一)农业园区类型

主要包括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都市农业园区、休闲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生态循环园区及畜牧水产园区七大基本类型。

这种分类主要是依据生产类别进行区分,侧重于种植、生产、销售,而农业旅游园区则更侧重于对园区景观化、游览性和吸引力的设计,设计出发点不同,产生影响和效果也截然不同,因此,在对农业园区景区化中应充分应用旅游思维进行设计提升。

(二)农业园区景区化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农业园区都可以进行景区化。对于地理区位良好、景观资源条件较好的园区,可结合自身特点和周边市场需求开展旅游活动。

对于距离客源市场较远、自身农业资源并不突出的园区,建议可先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在形成一定产业名气后考虑通过农旅融合提升附加值。

三、农业园区景区化策略

(一)按照旅游景区设计对园区进行规划提升

绿维认为,农业园区的景区化开发,是一个持续化、系统性建设的过程,应重点从入口服务区、游览交通运输、景点设计、游客项目设计、演艺舞美设计、服务设施系统设计、基础设施配套设计、导览标识查询系统设计、VI系统设计、旅游纪念品与土特产品包装设计十大方向设计。

因此,针对游览交通运输,可以形成例如马车、小火车、特色电瓶车等不同类型的交通游览方式,形成游览环线,作为景区二次消费的重点。针对景点设计,根据园区作物、景观等特点,形成采摘、农事活动、观光平台、体验活动等景观或服务节点。针对旅游商品,可结合园区主题,进行文创产品设计,形成具有园区特点的系列伴手礼,同时将土特产品精品化包装,促进农产品溢价销售。

(二)景观化提升塑造亮点项目

对于农业园区而言,可观赏性是最基础的因素,但大部分农业园区的农业景观比较一般,不具备对区域游客的吸引。如何提升农业园区的景观性,形成网红拍照及朋友圈传播是重要路径,应重点选取景观性好、具有影响力和震撼力的节点进行景观化提升,让游客有可以拍照的地方,形成画面传播。

提出六大景观化措施:

(三)功能组团细分满足不同群体消费或不同投资主体需求

针对国开、农发行等政策性资金,在农业园区内形成市民共享农庄、田园综合体、农业公园、农业特色小镇等项目类型,获取中长期开发资金,减轻成本压力。

针对亲子家庭、自然研学等客群需求,形成类似于松鼠乐园、无动力乐园等趣味性项目,满足周末休闲的亲子需求,通过热点项目带动园区发展。

具备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的园区,可以重点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形成休闲、度假、游憩、学习的规模化乡村旅游综合体。

(四)强化与精品景区、特色景点等已有产品的联动

通过市场手段,把农业园区周边的景区景点、风情小镇、民居民宿、乡村绿道、特色基地、民俗文化等散、小的旅游产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取长补短,互补有无,形成一个区域性旅游线路,实现整体营销、区域打造,有效地解决园区单打独斗难成气候的不利局面,达到将农业旅游景区做大做强的目的。

来源:谈农业讲智慧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