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案例|71岁“老干妈”再度露面:不贷款、不参股、不融资、不上市!
2018年4月9日,京东宣布将以无人机农林植保服务为切入点,整合京东集团物流、金融、生鲜、大数据等能力,搭建智慧农业共同体,同时打造旗下首个农场品牌“京东农场”。京东集团副总裁、X事业部总裁肖军表示,京东组建智慧农业共同体正是为了将自身的技术能力、供应链能力、数据能力、营销能力、金融能力等对外赋能。
01
京东农场,搭建从田间到餐桌的“京造”模式
京东农场是以数字化、智能化农场,打造高品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按照京东农场管理标准进行科学种植,规范生产,同时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和设备,进行农产品全程信息的可视化追溯,并按照“一物一码”标准实现溯源信息的公开和透明,重塑农产品消费者信任和尊重,最终所产农产品按照“优质优价”销售原则,通过京东农场线上专属平台“京品源”旗舰店进行销售,搭建从田间到餐桌的“京造”模式。
在已经建成的京东农场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植物工厂。
02
京东植物工厂:种菜可以不用土
2018年12月6日,京东植物工厂在北京正式落成,刘强东亲自体验。
京东植物工厂由日本三菱化学提供技术合作,材料、设备、种子、营养液均从日本进口,在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依照日本标准生产,是国内最大的日本技术太阳光和人工光结合型植物工厂。
京东植物工厂采用的是水耕培方式。通过类似集装箱的装置培育秧苗,然后将秧苗移植到塑料大棚内,通过人造太阳光和营养液进行水耕栽培。
京东植物工厂还采用了一套人工干预技术,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就能常年把环境保持在最适宜蔬菜生长的状态。配合营养液,蔬菜不需要使用化肥、激素也可以茁壮成长,营养远高于普通蔬菜和有机蔬菜。
这里每棵菜都是在绝对无菌的环境下生长,没有任何病虫侵害,也就不需要打农药和施各种肥料,长大后可以“干净”到不用清洗就能直接吃。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京东植物工厂的生产效率不是一般地高!由于蔬菜可以种在多层架子上,充分利用了立体空间,比起在普通农地里种植,增加了好几倍的种植面积。
而且,植物工厂不受外界自然环境影响,蔬菜可以全年无休地生长和收获。具体来看,育苗期20天,在独立温室进行,移栽后20天即可采摘出售,所以按照20天种一批计算,一年可以收获19次左右。而在寿光这种大棚种植技术非常成熟的地区,一年收获六次就很不得了了。
据悉,在不到一公顷的京东植物工厂,每年蔬菜产量可以达到300吨,是传统菜农产量的几十倍以上!但是,管理这样的一家植物工厂,居然只需要4-5个技术人员,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种植成本。
毫不夸张地讲,京东植物工厂这一颠覆三观的模式打破了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的种菜方式,让中国两亿菜农叹为观止!甚至有媒体惊呼:“再不努力,种菜都没的人要了!”
京东植物工厂的青菜
03
京东农场“五位一体”的全流程业务模式
目前,除了蔬菜工厂之外,京东农场还涉及了米、面、粮、油、茶叶、水果等几大类,可以跟单个农场合作,也可跟乡镇、县市级为单位进行合作,目前在全国已经建立了十几个项目基地。
最近公布的项目是2019年1月19日,京东集团与蒙清农业签署合作协议,京东农场杂粮项目落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重点合作的产品包括小香米、黄豆、黑豆、大红黍子等优质杂粮产品,双方合作的农场面积约2000亩。
蒙清杂粮系列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发布会现场,京东首次对外披露了京东农场“五位一体”的全流程业务模式,以此解决当前农产品市场缺信任、缺标准、缺技术、缺品牌、缺销路的问题。
1、建立信任:通过智能化的监控和管理系统对农作物生产的温度、湿度、水肥、病虫害进行时时把控,并对人员、农机和市场行情进行综合管理;在仓储和加工环节,通过智能系统对温度、湿度等储存条件和生产、加工、检测、包装等一系列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一物一码”进行追溯。由此建立了深入农业生产种植和加工仓储环节的全程可视化溯源体系,把所有种植关键环节完全呈现给消费者。
2、输出标准:通过制定农场生产和管理标准,从农场环境、种子育苗、化肥农药使用、加工仓储包装等全流程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
3、输出技术:京东农场通过集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和设备,实现了精准施肥施药以及科学种植管理,降低农场生产成本,提升农场工作效率。例如,基于图像识别技术进行虫情预警和长势分析;整合种植、农服、商城、物流数据链,为农业发展综合决策提供依据等。
4、品牌赋能:通过京东在营销、金融、大数据以及京东农场自身品牌等方面的能力,为合作农场背书,扶持农场进行品牌包装、推广和营销提升。
5、销售拉动:京东打造了高品质农产品专属销售平台“京品源”,建立了农产品定制+限量消费的营销模式,配合京东商城、京东线下超市,借力自身优势的渠道资源,全面拉动销售。
可以说,从农村走出来的刘强东,对中国农业积贫积弱的状况有着深刻体会,如今通过京东农场项目高调“回乡”,利用技术、资金、渠道等优势资源,对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进行颠覆和再造,不仅仅是出于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更是对农业发展趋势的把握和对中国农业前景的信心。
内容来源:新农说NAT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中芯一号家育“猛芯”种猪芯片全球首发仪式在呼..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