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场里的“一带一路”如何实现?
农场
一诺休闲农业规划    陈立耀
2016-12-06 09:18:29
[ 导读 ] “一带一路”概念提出后,迅速在全球掀起一股热潮,究竟什么是“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概念提出后,迅速在全球掀起一股热潮,究竟什么是“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为国际间贸易提供一种新的公共平台。而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国家间的比较优势。

19世纪初,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

他认为:每个国家生产禀赋的差别产生了相对成本差别,从利益出发,每个国家都应该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可见“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不仅仅是指导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在社会生活的其他诸多方面,都应该成为进行合理社会分工,以取得最大社会福利与劳动效率的原则。

“一带一路”的思维在社会领域同样适用

随着农场的发展,农场的定位细分开始成为一种趋势。但在各地的农场领域,有分工无合作、闷头独立发展、各自为战仍然是主旋律。

农场领域的尴尬:有分工无合作

“比较优势理论”在农场上同样适用,即便在同一个大区域,场主的个人爱好、土地属性、资金储备、资源储备等都不同,这就决定了不同农场在不同商品或服务上有相对优势。

比如,有些场主之前从事市区大型酒店建设,其农场可以布置为会议主题;有些场主之前从事苗圃生意,其农场以花卉为特色更容易形成比较优势;还有的农场内本身就有很大一片水域,其搞垂钓等就极为合适。

虽然个别特别有实力的大场主,可以不顾成本上马所有项目,但对于绝大部分农场而言,专注做符合自身生产要素最优化配置的商品,依然是必须之选。更何况,在讲究单点爆品的今天,小而美未必就比大而全“性价比”低。

遗憾的是,在农场领域,虽然有了定位细分,但从未有真正的“贸易”合作。闷头各自发展、各自为战仍然是整个行业的主旋律,甚至相互诋毁的案例都不在少数。

农场,应该向“一带一路”学什么?

“一带一路”之所以备受追捧,核心就在于其开放性和包容性。

相比传统贸易思维下的WTO模式、高门槛并附加了诸多政治安排的TPP协议,“一带一路”堪称新多边主义。它几乎无门槛,并能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这种开放性、包容性、互助性非常值得农场学习。

随着农场细分定位的深入,诸如亲子游乐、果蔬采摘、婚纱摄影等单项主题的农场会越来越多。主题性农场虽然在营销上容易打造爆点,但是对于讲究综合体验的消费者而言,就显得丰富性不足。这时,联合周边农场,互为配套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有了互补的业态之后,如何进行串联发挥协同效应,对于场主而言,能够开放心态,主动结盟打造配套,考验的不仅是场主们的“格局”,还有管理者的智慧。

一个故事:一个中国人开了一家加油站,火了,后来周边多了几十家加油站;一个犹太人开了一家加油站,火了,后来周边有了便利店、餐厅、旅店,最终形成一个小镇。像犹太人小镇的良性运行,就需要一个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不管它是居民自选还是官方指定。

表面上看,这种行为是把消费者往外“推”。但从根本上,只有让周边打造出一条业态丰富、配套完善的休闲产业链,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用户,让每个农场从中获得聚集的红利。

农场领域,也要有自己的“一带一路一圈”

打造农场的“一带一路一圈”,就能产生产业集聚的放大效应。

首先,在硬件上,产业集聚,政府就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场各自的基础建设,也都可以相互利用;

其次,集聚的业态,能够形成极强的品牌效应。

但是集聚的最本质,不仅是量的堆积,更是不同业态之间的协同、互补效应。遗憾的是,这也是目前最为缺失的地方。

加入农业中小企业经理人和创业者核心商圈(农侠会),行业解读、案例干货、行业报告、实战课程请订阅农业行业观察 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