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众筹新时代:网易全民养猪、苏宁卖大闸蟹、京东卖大米
最近几年,农业炒得火热,很多人投入到有机农产品的种植、营销大军当中,很多人认为,有机农产品的价格高,就必然存在暴利。
但实际上,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做有机农业困难重重,基本90%以上的农场都在亏损,余下的10%可能刚刚维持收支平衡。
缘何一批有机农场会经营不下去呢?倒闭的原因各有不同,以下五种须警惕。
1
死于乡土社会的隐形成本
我们有不少人做有机农场,就是先找地,哪里环境好,就往哪里去。通常就是和政府合作把 村民的地租下来来做,尤其是国家推动土地流转的当下。
在美国人写的书里,无论在哪里做农场都一样,买一块地就行了,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在中国,乡土意识很浓厚,外来人大量圈地,对于当地人来说就会有一种侵入感(也许未来这种意识会慢慢消失)。
启示:很多农场因为跟当地居民脱离而引发一系列矛盾,预防这种结局的比较聪明的做法,就是找一个当地人一起入股, 做合作人,这样都会由这个本地合伙人处理这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如果合伙人在当地比较有威望,这种麻烦自然就少得多。
2
死于用工厂的思维来管农业
很多老板以前是开公司的,转型做农场之后会按照原来公司运营的思路来运营,比如,找一个职业经理人来做管理,找一些农大的毕业生来做技术,找一些农民来做劳动力。这样做几乎是必死无疑的。
首先,我们看这种方式和中国传统的小农耕作生活方式严重违背。对于传统小农来讲农业既是工作也是生活。早上天一亮就起来,趁凉快下地干活去,等太阳大了再回家吃早饭,然后干点家里的杂活。中午吃完午饭睡个长长午觉,下午太阳没那么大了,再下地干活去,一直干点天黑才回家。而公司式的做法是早上9点上班,下午6点下班,这是农民最不愿意干活的一段时间,如何保证劳动的效果?
其次,做有机农业,初期通常是没有办法做绩效考核的,这就是为什么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有效率。一旦没有办法做考核,农民必定就会出现磨洋工的现象。所以就会出现劳动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情况。
启示:如果农场经营者自己对农业有兴趣,自己钻研有机农业技术,自己做管理,运营的效果会大不一样。以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为例,市集的摊主基本上都是这样,而且以自己家劳动力为主的农场效益最高。
3
死于对有机农业的错误理解
过去我们通常一提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必定要提生物多样性,提种养结合,提生态循环。但是我们发现这个观念害死了很多人。
因为农场管理上,一个品种就是一个专业。一个农场是没有办法这么多个专业搞好的,技术上有难度,管理上也有难度。
我们看看农村,有养猪专业户、养鸡专业户、种菜大户、种粮大户,就是没有人做综合大户,因为这不符合常识。
启示:我们往往容易忘记“做专、做精”这个常识,什么都种,什么都养,而且目标都是高价出售,这样的农场必定又忙又乱。建议每个农场还是做出主打产品,做精主打产品。
4
死于资金链断裂
很多人认为做农业花不了太成本,实际上做农业的基本特征就是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所以很多人对于农业投入的预算是有严重的误差的。
曾经有三个年轻人,投资一个100亩的农场,开始以为30万足够了,但是仅仅半年30万就烧光了。那么,做农业需要多少的准备金?最少一亩一年需要1万元的投入,要有预期,最少三年不盈利,所以最少300万。之前有做农业的朋友说,通常把你自己的预算加个零就是最后的实际投入,这个说法是很准确的。
启示:因为资金断裂,很多农场难以为继,只能宣告停产。所以,要多调查,多考察,做好详细、充足的资金预算;根据自己的资金情况,做好逐步开发的计划;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5
死于没有市场
很多人认为目前食品安全问题这么严重,身边这么多朋友有需求,种出来一定大家抢着要。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子呢?有很多人在吃亏,种出来的产品没地方卖。
很多人这么想,现在的高收入群体多,有这部分人群吃我的产品就够了,或者针对某个小区,有一定比例的人就够,其实这都是算不准的。实际上由于价格和信任的问题,有机产品的推广需要很大的营销成本和时间成本。
有一则新闻报道,深圳的一家高端蔬菜配送公司倒闭了。这家公司2年积累了2000个订户,每个订户的获取成本5000元,大约每个试用客户要送100元左右的菜试吃,试吃的人里面大约每50个会有一个成为最终的订户。所以两年光是推广就花了1000万。最终因为推广成本太高而关门。
启示:因为有机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在价格上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我们在做有机农业之前是需要了解市场,做好市场分析,找准销路。这样,才不至于陷入产品出来了没有销路的困境。目前,做有机农场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即社群营销,比如,农场在生产的同时会做线上社群,常见的是微信群、QQ群,然后通过群关系的维护开发忠实购买粉丝。另一种则是订单农业模式,即,先召集会员并收取费用,再进行生产。
结语
有机农业无疑是一种生态、友好、健康的农业模式,受到了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可。但在当前的农业热潮中,我们更需要从商业的角度来考虑自身农场的发展。
加入农业中小企业经理人和创业者核心商圈(农侠会),行业解读、案例干货、行业报告、实战课程请订阅农业行业观察 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