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现农产品滞销,总算找到了根本原因!
农产品
   马云华
2017-05-05 10:35:21
[ 导读 ] 每年都有大量的农产品滞销,这是什么原因?

最近又有滞销刷屏,河南多地出现“蒜你完”,蒜薹价格暴跌,致使蒜农雇不起人抽薹,直接将大量的蒜薹免费送人或扔掉。

为什么滞销?

每次滞销好多人出来说原因,年年花样都不变,农民看去年蒜薹贵,今年一窝蜂种, 然后就供大于求滞销了!说来说去就是说农民你不该种那么多 ,这感觉好有道理,我都信以为真了。

昨天晚上我在门口的小超市,买蒜薹,7块钱一斤。哦,果然农民家里发生滞销对于消费端的我们一点波浪都没有。

我们发现滞销事件都是在新闻里,就从来没有说,唉,我今天在超市看见蒜薹才两块钱一斤啊,今年这么便宜,农民要亏了。

没觉得不符合常理吗?按照正常的思维,降价就能多卖,这是市场调节的手段,要不然怎么总看见超市促销?然而实际上农产品滞销通常消费端并未降价,消费者的需求并未随着价格的降低而增加。

在信息如此发达的21世纪,市场的调节就那么滞后吗?我不信。

两个关键词操控了农产品价格,将颠覆你对滞销的原有认知,那就是垄断和利益。

第一个关键词,垄断。

垄断并非是说对于农产品的垄断,商人囤积居奇,这种虽然有,但仅仅体现在姜、蒜等一些小的品类。这里指的垄断是两个常常被忽视,一是生产资料的垄断,二是批发市场的垄断。

种地不赚钱,农产品价格低是一方面,投入高也是一方面。我国在种子和化肥主要是钾肥上都受国外巨头企业垄断,价格高,导致成本就高。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是,批发市场上的垄断。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普遍具有地域垄断特征。而且大部分批发市场都是私有的,垄断加私有这就注定了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利润为最大化目标。

批发市场为了追求利润,向商人收取管理费、摊位费、卫生费、停车费等等。商人为了赚钱,只好压收购价,高价卖出。农产品本身易腐烂、难保存,提高了农户对收购商的容忍度,最终也只能贱卖。现在,农产品想来想去大部分也只有卖给收购商这一条路。以前可以自己拉着蔬菜水果去摆摊销售农产品,现在拉着农产品进城都很难,别说叫卖了。

第二个关键词,利益。

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餐桌,常常要通过农产品——代办 ——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小摊贩,这样的步骤,在这每一步骤中,都在逐利。

李老板长期从事蒜薹生意,收购价2块钱的时候,卖4块钱一斤,一天可以卖500斤。现在滞销,他1块钱收购,卖3块钱,一天可以卖750斤,赚1500元。但如果他还卖4块呢?那他可能还卖500斤,一斤赚3元,还能赚1500元。

降不降价,对李老板来说赚的差不多。蒜薹便宜了,多收还需人工和交通费,还麻烦费事。而且就像刚才所说,批发市场都是地域性垄断的,一个城市可能只有一个大型批发市场,那批发商们会不会达成自己的默契呢?

市场价格变化不是消费者选择的,是客商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而定好的。

我承认滞销发生有一部分原因是种植结构上的矛盾,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农产品流通体系上的不健全。

民以食为天,农民以种地为生,批发市场理应是公益性的,更多让利给农民。 随着社会信息的进步,农产品和消费者的距离应该拉的更近,希望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甚至农产品电商都能快速发展,降低流通的中间环节,让农产品不再滞销。(来源:神州土地)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