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案例】黑龙江北安市大豆产业集群基地项目案例,如何借助数字农业腾飞
种植
  
2022-06-27 20:10:42
[ 导读 ] 黑龙江北安市大豆产业集群基地项目如何借助数字农业腾飞?

项目结合北安市农业产业及农村发展需求,充分利用黑龙江联通在智慧农业领域的数字技术,构建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新业态等于一体的大豆产业集群,助力大豆产业数字技术在现代农业产业中的快速推广应用,赋能北安乃至黑龙江省地区的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一、项目概况

项目结合北安市农业产业及农村发展需求,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发展主线,以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依据优先产业、优先地区对智慧农业的迫切需求,建立大豆产业集群。

项目充分利用黑龙江联通在智慧农业领域的数字技术,在北安地区开展大豆种植领域的立体观测关键技术研发、智能耕作农机熟化与推广、数字化农作处方设计与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与集成,构建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新业态等于一体的完整大豆产业链,实现大豆产业与相关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大豆种植数字技术、装备和平台在现代农业产业中的快速推广应用,赋能北安乃至黑龙江省地区的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二、具体做法

(一)项目背景

发展智慧农业,聚焦行业发展需求,提升农业生产保障能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是“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攻方向。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而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大豆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但是,黑龙江大豆产业目前存在着生产成本较高、大豆精深加工企业较少、大豆产销对接不畅、大豆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困扰了黑龙江大豆产业的发展,需要借助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力量,突破并创新生产方式,实现龙江大豆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助力豆农增收、助力黑龙江省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此背景下,北安市大豆产业集群基地项目,集成大豆天空地一体化观测体系、智能耕作农机系统,以及大田智能管理系统,全面助力数字农业的理论、技术、装备、标准规范和应用系统在东北大豆主产区的快速落地,为数字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发展模式的示范推广提供样板支撑。

(二)主要内容

1. 天空地一体化观测体系

围绕大豆种植全过程、全要素、全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产业需求,重点采用新一代的天空地一体化的立体感知技术和多源卫星遥感影像快速处理系统。搭建车载无人机一体化智能感知系统,组建基于地面传感网智能感知系统,建立基于互联网智能终端调查系统和天空地一体化感知数据管理与可视化平台,实现大豆种植信息全天时、全天候、大范围、动态和立体监测与管理。

2.  智能耕作农机系统

围绕提升大豆种植智能装备的产品质量和推动大田种植智能装备的技术进步的发展需求,聚焦大豆生产“播、种、管、收”环节,集复杂农业机械、智能感知、智能控制、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装备,搭建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发展农机具智能变量作业控制系统,升级农田水肥一体化与自动控制系统,采购无人机智能喷药与自动控制系统,建立健全大田种植智能耕作农机系统,实现数据驱动的全数字化大田耕种过程的智慧决策与控制。

3.  大田智能管理系统

围绕大豆生产中精确施肥、精确灌溉、精确施药、精确收获等作业环节,重点突破农作基础信息分析与农事决策、大豆播种分析与智能播种决策、稻田墒情分析与智能灌溉决策、大豆长势分析与智能施肥决策、大豆灾害分析与智能施药防控、大豆产量预测与智能收获决策等系统平台,实现农作生产管理处方的数字化设计和定量化决策,有效衔接农情信息感知,服务稻田智能管理与智慧农机作业系统。

(三)主要技术

本项目针对业务需求,融合农业业务特点,结合不同架构的优点,采用如下技术选型:主流的架构模式—微服务逻辑架构、稳定的开发工具J2EE、全 B/S(浏览器/应用服务器)、分层设计模式—-MVC、负载均衡集群、完善的安全架构、标准接口技术、高效的缓存模式—Memcached、Redis等,全面为项目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四)运营模式

项目以北安市大豆种植区为试点,大力推广和应用数字技术,构建基于星陆双基的大豆生产观测体系,开展产量预测预警及生产服务;建设智能耕作农机系统;建设大数据智能决策与服务系统,基于农田观测参数、自动浇灌与智能农机等设施设备,建设专家决策与信息服务系统。以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带动传统生产要素集聚,建设现代产业技术与装备集成区。同时,依托黑龙江省数字农业发展促进会,联合农科院、高校等机构,共同推动数字农业“产学研”合作,加大对数字农业前沿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加快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整合大豆产业集群的资源条件,在更深层次上吸引和集聚土地、资本、科技、人才、信息等现代要素,打通先进生产力进入农业的通道,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力。

三、取得成效

(一)数字化科技赋能,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力

北安市大豆产业集群基地,在自动耕作机器、植保设备及水肥自动控制系统和智能化决策系统的辅助下,提高劳动生产率50%以上。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充分应用到农业生产,加速了数字化技术全面向农业渗透,大幅提高了北安市农业信息化水平,实现了北安地区农业生产力水平跨越式飞跃。

(二)精准防治病虫害,提升大豆产量和品质

通过搭建天空地全域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大豆田空间分布、病虫害监测和自然灾害预警等的动态空间图,为进一步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夯实数据基础,切实满足农业生产监管、智能管控、应急指挥等需求。在灾害预测预警及相关措施使用后,平均提升亩产量10%以上,切实实现了科学生产、降本增效,有效提高大豆生产产量和品质。

(三)有效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北安市大豆产业集群有效应用了数字化农业产品平台,降低了过度使用化肥等化学肥料对土地的污染。在作物精准监测,精准施药、浇水,按生育期测土施肥等措施的使用下,肥药等投入品降低10%以上,极大的提升农业生产环境,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四)拉动地方经济效益,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项目通过数字化应用平台赋能,提高北安市大豆精深加工比例,促进大豆深加工产品向中高端延伸,大豆加工产业发展能力和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全流程追溯数据与管理体系为产品提供信用数据支撑,打造出新型农产品交易平台,提升北安产地品牌的公信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项目通过智慧化平台应用和信息化建设,不仅全面改变了北安市传统的运营模式,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而且推动生产端与需求端深度对接,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北安市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本项目充分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五)加快推进三农现代化发展,产生显著社会效益

本项目形成了农业生产、监管、服务三位一体的信息化有效支持能力,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信息资源体系,提升北安市大豆产业集群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能力,实现安全、高质量的农业生产,高效的政务监管,便捷的三农信息服务,为加快推进三农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强劲支撑,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