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集团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研究
农机
  
2020-12-21 06:57:11
[ 导读 ] 北大荒集团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文章以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为例,立足实际发展,着眼现存问题,通过深入剖析,提出了有利于现代化大农业优势发挥、农业可持续发展、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发展路径。以期为北大荒集团农业提质增效提供依据、为其他农垦集团优化路径选择提供思路、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提供参考。

【关键词】北大荒集团;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研究

一、引言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大荒集团)被誉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现代农业的“排头兵”,是我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垦区时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深化农垦体制改革,更好地发挥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1]。新时期落实“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现代化大农业“先导引领区”的北大荒集团,研究如何发挥制度优势和激发潜能,以“绿色智慧厨房”为引领[2],优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配置,打造以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化大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农业现代化的文献非常丰富,相比较而言现代化大农业的研究并不多,两者追求质量效益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因资源、环境、制度等差异,现代化发展路径的选择上会有所不同。科技创新[3]和金融[4]是农业的“两翼”,农业的品牌化、产业化、生态化是世界农业强国现代化的重要经验[5],新经济的崛起,“互联网+农业”[6]“数字农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思路,完善与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是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7]。综上所述,已有文献依据现代化大农业特征,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本文通过系统探讨和全方位分析,提出了适合北大荒集团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路径。

二、现代化大农业的概念及特征

现代化大农业相对于传统以农户为单位的小农业,是以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生产手段、以更高水平的农机装备为生产工具,具有更高技术密集度和更高综合生产能力的现代农业[8]。“现代化”体现出其发展水平,“大农业”标志其基本特征[9],北大荒集团是现代化大农业的典型代表,“大”是最受瞩目的特征,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耕地面积大。黑龙江垦区耕地主要集中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上,自然条件优渥,土地资源富集,具备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优势条件。二是机械应用范围大。当年黑龙江垦区学习苏联经验,建设之初确定了机械化生产模式,友谊农场是中苏共建的第一个机械化农场,示范了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是未来北大荒集团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方向之一。三是经营范围广。北大荒集团在发展中逐步建立了米、面、油、肉、乳、薯、种等多条产业链相互协同的产业体系,形成了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四是农产品供给贡献大。北大荒集团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已达95%。

三、北大荒集团推进现代化大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农业生产效率高,效益不高

北大荒集团农业生产效率与发达国家比肩,如2016年玉米单产为8981公斤/公顷,高于澳大利亚、法国、日本、俄罗斯单产平均水平,仅低于德国的9651.2公斤/公顷和美国的10960.4公斤/公顷;水稻单产8992.0公斤/公顷,远高于美国和日本,仅次于澳大利亚的10288.9公斤/公顷[10],但“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层挤压,高效率并没有带来高效益。

具体原因有:一是人工成本迅速提高。农业外部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引,拉动趋向统一市场定价的农业人工价格不断提高,导致2015~2019年水稻人工成本上升幅度达30%以上。二是物质与服务费用不断增加。肥料、农药、农机等农业投入品价格稳步提升,使用量减少缓慢,推动成本不断提高。三是受国际市场影响,农产品价格难以维持高价位。2016年黑龙江省玉米取消保护价,实行“价补分离”,政策调整导致价格回归市场,大幅下降,2017年玉米市场价为2016年保护价的30%~50%。

(二)生产水平高,经营水平不高

2018年北大荒集团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为61%,远高于美国的1.4%、日本的3.4%及其他发达国家(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黑龙江垦区统计年鉴),占比如此之高的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充分显示出北大荒集团产业结构及人员就业结构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北大荒集团初建在偏僻之地,以农业生产为中心逐步发展出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管理系统和满足职工生活的社会公共服务系统,这种集“政企社”于一体的生产管理模式,在当时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进入新时代,要求北大荒集团化解国际和国内市场发展的双重压力,从“种得好”向“卖得好”、从以农业生产为核心向以市场为核心转型。

(三)农业产业链短,分工不足

2018年北大荒集团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43%,远高于发达国家,是印度14.5%的2.65倍(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黑龙江垦区统计年鉴)。粮食产量和品质均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但依托这一优势的产业分工发展略显不足,农产品加工业等前向和后向关联产业的发展还不发达。自2002年以来黑龙江垦区推行产业化改革,拟建立种养加、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式产业链,创建一批农业关联企业,但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8.0%和31.1%,处在较落后的状态,可见垦区启动战略布局较早,但龙头企业自身运行并不理想,对垦区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还未充分显现出来。产业分工不足的原因:一是以资本为纽带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治理体系尚未建立。二是企业科技研究能力不足,在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力。三是缺少经营管理型人才引进机制,面对快速推进的改革进程,人才培养时间滞后,导致与市场对接也相应滞后。

(四)体制优势明显,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北大荒集团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33号文件,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主线,以办社会职能改革为重点,基本完成了农垦体制改革主体工程,实现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一体化,明确了“1213工程”。公司制建立后,集团公司、分公司和子公司之间以资本为纽带的运行机制还有待完善,支撑“双控一服务”大基地建设、“一体两翼”大企业建设、“三库一中心”大产业建设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创新。

四、北大荒集团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建议

北大荒集团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制度优势,依托丰富优质耕地资源、良好完备基础设施、现代物质技术装备,以产业分工为基础,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牵引的现代化之路。

(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应以“大基地”为基础,依托第二产业,着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用“大企业”牵引“大产业”,进一步发挥黑龙江垦区规模优势、释放制度优势,逐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航母、国际大粮商(如图1所示)。

图 1 北大荒集团产业结构

(二)建设以服务关系为纽带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建议黑龙江垦区在农业产业布局上:一是围绕“生产——农产品加工——食品流通——食品消费”这一主线,大力发展良种、肥料、药品、农用机械、农用设施、农业科技、加工、包装、物流、仓储、基地设施建设等,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性服务部门。充分发挥垦区大基地农业生产优势,创造产前和产后服务市场,打造依托大基地的良种供给、农机服务、农产品加工、物流仓储、食品批发等大企业。二是主动出击,开拓黑龙江省、国内粮食主产区、国外近邻等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提高服务频率,降低服务价格,增强黑龙江垦区竞争力。三是积极融入省委省政府“农头食尾”“粮头工尾”的发展战略,把农业生产领域的优势传导到涉农产业的第二、第三产业,建立具有黑龙江垦区特色的现代农业大产业。

(三)建设现代要素与服务融为一体的农业生产体系

加快种子、农药、农机、信息、资金等农业投入品与服务融合。一是在建三江创建农业科技服务示范园,展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牵引的现代化大农业生产模式,为垦区各农场提供示范。二是在农业投入品生产企业设立技术服务部,在供给农资时提供配套技术服务,如种子公司为用户购买品种提供栽培标准指导和病虫草害植保技术建议。三是增强金融部门服务能力,为投入品生产企业、农业生产户提供资金保障。

(四)建设生产主体与服务主体有机结合的经营体系

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不仅要依靠生产主体,在农业机械、植物保护、水利建设等方面更迫切需要服务主体的支撑。一是以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现有良好、成套大型物质技术装备为基础,拓展现有标准化作业,统一管理业务,按照合作企业制度,成立农机联合服务公司、植保服务公司等,打造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性服务龙头企业。二是依托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等,聘请各领域专家,共同培育服务主体。针对黑龙江垦区拥有成套农机的职工、农机合作社,大力开展服务能力、经济合同、法律法规、市场对接等方面的培训,支持他们成为市场上独立运营服务主体,与生产性服务企业相互补充。三是积极争取和建立扶持制度。依托北大荒集团统计局、科技局科学测算生产性服务的成本收益,对盈亏平衡点做到心中有数。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争取服务主体补贴政策,帮助企业争取国家专项、技术创新项目、技术转化推广项目等资金项目支持。

(五)加强顶层设计和产业布局

一是做好企业规划战略布局。黑龙江垦区在现代企业集团改进过程中,要担负好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担,更要构建好现代企业集团的管理体系、经济体系、产业体系,完善制度建设和现代企业体系构建,这就要求集团统筹好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统筹使命和效益两大任务、统筹产品和产业两个环节,擘画好黑龙江垦区的整体发展蓝图,分步推进、逐步实施。二是转变理念构建现代企业体系。黑龙江垦区长期执行计划经济,在管理理念、管理制度、产业体系等方面与现代企业有较大差距,北大荒集团已按现代企业完成了架构调整,但需要各层级完善管理理念,不能让企业等理念,而应该让理念引导企业。三是建立企业发展智库。既要有企业日常发展的内脑,更要有高端引领的外脑,构建完整、常态的企业发展智库,为现代企业发展提供策略和建议,同时可将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招标立项,专题专项研究针对性解决方案。

(六)全力支持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科技是企业第一核心竞争力,是黑龙江垦区改革发展、构建现代企业集团的战略基石,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支撑。一是北大荒集团成立专门机构,组建开放式政产学研于一体的协同创新中心,吸引国内外各领域专家、学者开展基础研究,围绕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应用研究。二是支持集团增加科学研究与发展资金投入,鼓励建立研发部门或与高校合作共建实验室等,积累核心技术,培养和储备关键人才。三是依托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才优势和“北大荒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三江水稻研究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九三大豆研究院”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服务。

(七)大力改善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环境

一是为确保黑龙江垦区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和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垦区三江平原灌区田间配套工程建设。二是以农垦通讯为主体,重点建设黑龙江垦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以信息为纽带,催生新部门、新业态,优化服务,改造农业产业结构;筹建黑龙江垦区发展研究智库,挖掘信息流产生的数据,分析垦区农场企业化经营、集团内部投入产出情况,为垦区粮食、农业加工品、食品生产提供决策参考。三是地方政府应加大对黑龙江垦区改革在税收等方面的支持,推动垦区快速转型发展,带动和引领黑龙江省涉农产业发展。

本文刊发于2020年11月15日出版的《农场经济管理》杂志,农业行业观察编辑整理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