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拆解!“联建联养”脱贫产业模式:农民全程参与,劳动创收,利益共享
养殖
  
2020-06-02 09:10:28
[ 导读 ] 深度拆解!“联建联养”脱贫产业模式。
“联建联养”扶贫新模式:农民全程参与,劳动创收,利益共享

作者:马云华

来源:农业行业观察(ID:nyguanch)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们除了帮助贫困农民解决致富问题,还要解决产业落地问题。

尤其是产业扶贫,实现“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帮助贫困地区和农民实现致富的“内生力”,这才是扶贫的目标!

“联建联养”扶贫新模式:农民全程参与,劳动创收,利益共享

-0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产业扶贫方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中央布局的脱贫攻坚战“五个一批”工程中,产业扶贫是处于第一位置的工程

所谓产业扶贫,主要是指在贫困地区或贫困群体中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通过产业发展让贫困者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机会的一种扶贫模式。在中国的扶贫实践中,产业扶贫已经成为最具活力的扶贫模式之一。

习主席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反映了农业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的新要求。”

“联建联养”扶贫新模式:农民全程参与,劳动创收,利益共享

业内人士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因为要激活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关键和基础举措是要发展好产业,没有产业,没有经济上的稳定后续来源,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全前段时间,习主席在宁夏考察时明确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其实,在产业扶贫中,有很多案例值得借鉴。其中,广西大化县的“联建联养”脱贫产业模式可谓非常独特,这个贫困县的地方政府成为该产业模式模式的管家,全盘主导“联建联养”脱贫产业模式。

近年来,广西大化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推行乡村组织联引、多户合作联建、共管轮值联养、效益分配联享的运行机制,积极探索打造“联建联养”产业扶贫新模式,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促进贫困群众及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

“联建联养”扶贫新模式:农民全程参与,劳动创收,利益共享

截至目前,大化县已累计投入9300多万元建成“联建联养”扶贫养殖场409个,使每个深度贫困村有3个以上养殖场,全县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3.34%。2016年至2018年,全县贫困村从92个减至54个,贫困人口从103687人减至58152人,贫困发生率从25.63%降至14.38%。

从分析来看,联建联养模式或者联建联养联种模式是一举两得的产业扶贫模式,该模式将直接发钱发物的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不仅激励群众通过劳动创收,还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增收问题。

“联建联养”扶贫新模式:农民全程参与,劳动创收,利益共享

-020-

根据媒体报道,“联建联养”模式兴起,是直接解决扶贫中“造血不足”和农民技术或经营弱等问题。

据了解,2018年以前,广西大化县主要采取的模式是将产业奖补资金直接发放给贫困户,由贫困户自主支配使用。

比如,大化县有养殖脂肪含量少、口感鲜嫩的七百弄鸡传统,2016年该县正式启动七百弄鸡的产业化养殖。在产业化初期,曾把鸡苗免费发给贫困户,补贴资金也直接发到户,但大石山区里的多数少数民族群众缺乏养殖、防疫等技术,相关部门也很难全面培训,导致鸡容易生病、成活率低。同时,有些农户养了一段时间后不养了,将鸡舍拆除,造成资产流失。

于是,大化县提出了“联建联养”的产业发展思路。

农业行业观察从各大媒体披露发现,“联建联养”就是把群众组织起来,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联建联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联”上:

一是乡村组织联引。乡(镇)党委负责组织各村党组织深入调研,做好项目规划,指导各村选准项目,加强扶贫种养场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各村党组织结合本村资源优势,选准产业项目,做好规划布局。

二是多户合作联建。村屯党组织强化农户自主合作,以农户自主联建模式,带动贫困群众走市场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有效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三是共管轮值联养。每个联建联养点聘请一名管理员,负责该点的建设管理工作,贫困户在管理员的统一管理下轮流出工,若贫困户因事因病不能出工出力的,可委托他人或出资请人代替其出工出力。

四是效益分配联享。产品出售后,扣除种苗、饲料、水电、药品、管理员补助、场地租金等养殖成本,剩余利润以“乡村组织引导、参与群众商议”按户分配,并提留一定比例利润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联建联养点维护资金,以保障联建联养点可持续发展。

因此,联建联养产业模式模式解决产业落地、农民参与、农民技术、农民自生动力等一系列问题,以农民真正参与,并从产业营收中分红为主要目标。

“联建联养”扶贫新模式:农民全程参与,劳动创收,利益共享

-030-

广西大化县县长蓝胜表示,“联建联养”扶贫产业发展新模式就是贫困户抱团发展、轮值轮养、利益共享,政府在生产组织、技术支撑、市场销售等方面统一扶持,有效破解了产业发展瓶颈,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走上了市场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农业行业观察来拆解一下“联建联养”创新扶贫模式:

1、资源整合者:乡村组织

扶贫,离不开组织,尤其是县、乡、村三级组织的联动。

“联建联养”产业扶贫模式关键是乡村组织,乡村组织除了干部绩效考核之外,更核心是成为乡村产业的资源连接者和整合者。

该县在促进村民联合共建的同时,各乡(镇)负责资金资源整合,确保扶贫车间投入;包村乡(镇)领导和工作队员、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联动共建,协同推进。

同时,还成立各个产业发展办公室,从产业规划、技术指导、宣传推介、市场销售等方面全产业链服务引导产业的发展。

比如,以大化县雅龙乡温和村是探索联建联养模式较早的村之一。在土地少、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状况下,乡村党组织穿针引线,利用扶贫产业奖补资金、社会资金等在弄仍屯建设肉牛联养扶贫车间。采取“先养后付”的方式从富牛集团引进架子牛50头,并达成保价回购协议,推动肉牛产业落地生根。

同时,通过乡村组织协调,采取统一进种苗、统一培训、统一防疫、统一保险、统一喂养、统一销售模式,有效解决群众养殖没有资金、没有场地、没有技术等长期以来制约产业扶贫发展的问题。

“联建联养”扶贫新模式:农民全程参与,劳动创收,利益共享

2、参与模式;共管轮值联养

产业扶贫必须要调动农民的参与,让农民从产业扶贫中获得技术和能力。

从该模式内部发现,大化县以“1个固定管理员+每日1户或2户农户轮流出工”的方式联养联种,若群众不能出工出力,可委托他人或每日出资60元请人代替其出工出力,将有限劳动力释放出来,节省了劳力成本。

另外,农民需要在联建联养或联种扶贫车间工作或上班,并能从扶贫车间学习到种养技术。

该县还规定,每个深度贫困村建设联建联养或联种扶贫车间3个,一般贫困村建设2个、非贫困村建设1个,全县计划建设联建联养联种扶贫车间457个,目前已开工建设345个。

“联建联养”扶贫新模式:农民全程参与,劳动创收,利益共享

3、分红模式:劳动创收和共同分红

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才是扶贫的核心,尤其在产业扶贫中,分红模式一定要公平公正。

广西大化县摒弃“贫困户将产业奖补资金入股企业领取分红”模式,而是贫困户直接参与建设、养殖和监督,提高了积极性,激发了内生动力,也提升了养殖技术。同时,也让村里积淀了产业基础设施,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极大地发挥了产业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同时,还按照投工投劳、利益共享等相结合的分红模式。

比如,没有钱的投入的,只能用奖补资金入股,以“1个固定管理员+每日每户农户出1人”方式,只要按照值日表,每月到扶贫种养场喂牛1天至2天,就能得到分红。

同时,该县还推行效益分配联享,实现农民与村集体经济双增收。

比如,大化县贡川乡清波村去年11月联建联养七百弄鸡5000余羽,全部出栏后,预计营业额40多万元,加上政府每只鸡补助30元,贫困户每户可增收7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

“联建联养”扶贫新模式:农民全程参与,劳动创收,利益共享

-040-

众所周知,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是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存发展的根本手段,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之策。

就产业扶贫而言,不必在乎什么模式,关键产业或项目能落地且能推动农民内生力的发展。

比如,京东一站式产业扶贫模式、阿里“一县一业”扶贫模式、碧桂园“4+X”扶贫模式...这些扶贫模式有一个共同目标:从“输血”变成“造血”!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中国举国之力助力目标达成!但我们思考的是2020年之后,中国农村和农民、乡村产业该如何发展...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