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为促进肉牛肉羊生产高质高效发展,增强牛羊肉供给保障能力,农业农村部制定了《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支持以肉牛肉羊为主导产业创建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培育壮大肉牛肉羊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以肉牛肉羊为主导产业的强镇。
行动目标方面,《方案》提出,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在巩固提升传统主产区的基础上,挖掘潜力发展区,拓展增产空间,多渠道增加牛羊肉供给。牧区要结合草畜平衡,以稳量提质为重点,增加基础母畜数量,提高生产效率;农区要围绕适度规模发展,以增产增效为重点,提升发展水平;南方地区要科学利用草山草坡和农闲田资源,发展肉牛肉羊生产。到2025年,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牛羊肉产量分别稳定在680万吨、500万吨左右;牛羊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30%、50%。
《方案》明确了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快提升牛羊产业化水平等12项重点任务,具体如下:
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深入实施肉牛肉羊遗传改良计划,遴选一批国家肉牛、肉羊核心育种场,完善生产性能测定配套设施设备,持续推进引进品种本土化,培育专门化肉用新品种。加强地方品种保护、选育和利用,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保种场、保护区。实施牧区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对农牧民购买优良肉牛冻精、良种公羊和公牦牛给予适当补贴,加快牛羊品种改良进程。
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建立健全肉牛肉羊标准化生产体系,推动相关标准制修订。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中,加大牛羊养殖标准化示范力度,建设100个示范场。支持部省联创,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总结不同区域肉牛肉羊适度规模养殖典型模式,指导地方推广应用。
扩大基础母畜产能。在北方农牧交错带推进基础母牛扩群提质,支持地方扩大基础母牛饲养量,引导社会资本开展肉牛养殖。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引领带动作用,鼓励通过“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等方式,带动养殖户适度规模饲养基础母畜,探索“母畜分户饲养、仔畜集中育肥”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企业与农户形成稳定的产业联合体。总结推广农牧交错带牧繁农育集成技术。
增加优质饲草供给。每年落实“粮改饲”面积1500万亩,补助收储优质饲草4500万吨,增加青贮玉米、苜蓿、燕麦、黑麦草等优质饲草料供给。总结推广优质青粗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实验示范技术。因地制宜推广农闲田种草和草田轮作,开发利用新饲草资源。积极推动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加强高效牧草机械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提高牧草生产机械化水平。
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支持开展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结节性皮肤病等危害牛羊健康的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控。加大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力度,强化产地检疫和调运监管,落实和完善免疫、扑杀及无害化处理机制。鼓励开展疫苗研发。建设一批动物疫病净化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无疫小区。
逐步完善屠宰加工流通体系。推动地方出台法规规章,加强肉牛肉羊屠宰管理。指导地方根据养殖情况,合理设定牛羊屠宰场数量及规模,提高牛羊肉屠宰加工能力和水平。鼓励屠宰加工企业建设冷藏加工设施,推动物流配送企业完善冷链配送体系,促进“运活畜”向“运肉”转变。倡导健康消费,逐步提高冷鲜肉品消费比重。
加快牧区生产方式转变。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引导农牧民科学利用草原,发展肉牛肉羊舍饲半舍饲养殖。强化宣传引导和技术服务,加快肉牛肉羊出栏周转。提升草原牧区防灾减灾能力,支持牧区因灾受损养殖设施修复和牲畜越冬所需棚(圈)等生产设施建设,对牧区冬季调运储备饲草料给予补助,改善牲畜越冬条件,提高牧区防灾减灾应急保障能力。
挖掘南方省区牛羊肉增产潜力。指导南方省份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加强地方牛羊品种资源开发,大力发展牛羊生产。支持南方重点省份草食畜牧业提质增量,合理利用草山草坡和农闲田资源,种植优质饲草。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大带小”作用,促进中小养殖场(户)向标准化、规模化转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把牛羊产业培育成为巩固南方省份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新的增长点。
加快提升牛羊产业化水平。支持以肉牛肉羊为主导产业创建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培育壮大肉牛肉羊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以肉牛肉羊为主导产业的强镇。2021年政策适当倾斜,重点支持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四川、云南、甘肃等省份创建肉牛产业园或肉牛产业集群。在西部地区脱贫县集中选择一批有牛羊产业发展基础的重点帮扶县,支持种养加销全链条发展,增强内生发展能力。
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集聚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力量,围绕优质饲草生产加工、母畜高效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关键环节,创新集成一批高效实用新技术、新产品。发挥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行业协会优势,深入基层、深入养殖场户,开展节本增效实用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提高农牧户饲养管理技术水平。
加强品牌建设。推进牛羊肉品牌建设,建立完善品牌管理和评价标准体系。加快推进商标注册,加强牛羊肉品牌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创建区域公用品牌,强化授权管理,引领带动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加大品牌营销推介,积极利用农业展会、产销对接等平台,加强与电商、商超等主体合作,线上线下融合,不断提升我国牛羊肉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持续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养殖主体名录, 强化日常巡查检查,开展监督抽查、飞行检查。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推进全程可追溯管理,加强养殖过程质量管控,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使用,指导养殖户科学合理用药,落实兽药休药期规定。严厉打击养殖、收购、屠宰环节“瘦肉精”等禁用药物及非法添加物使用行为,加强牛羊肉质量安全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确保牛羊肉质量安全。
保障措施方面,《方案》要求,压实地方稳产保供责任。督促地方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制定细化落实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强化政策措施,组织抓好工作落实。农业农村部将定期开展情况调度,并在全系统进行通报。
《方案》强调,完善政策支持保障体系。会同相关部门落实好养殖用地、牛羊调出大县奖励、活畜抵押和保单抵押贷款试点等政策,推动扩大牛羊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各地特别是牛羊生产大省和草原牧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出台地方支持政策,推广成熟的经验做法。
《方案》还提到,强化市场调控。推进“互联网+”经营主体,将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应用到牛羊全产业链管理,进一步加强产销衔接。加强肉牛肉羊产销监测预警,定期发布市场监测信息,引导生产预期。
来源:中新网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中芯一号家育“猛芯”种猪芯片全球首发仪式在呼..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