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渔业数字化建设怎么干?《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这么说!
养殖
  
2021-09-24 20:49:45
[ 导读 ] 渔业数字化建设怎么干?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国家乡村振兴局社会帮扶司组织有关机构和地方编写了《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提出了数字乡村建设的总体参考架构以及若干可参考的应用场景,供各地区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时借鉴使用。文件从信息基础设施、公共支撑平台、数字应用场景、建设运营管理和保障体系建设多角度作了阐述,为方便大家阅读,小编从以上几大方面分篇章转发,与大家共同分享学习,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渔业渔政数字化的相关内容。

渔业渔政数字化是综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渔业信息资源,促进渔业生产过程与监督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提升渔业生产和渔业管理决策的能力与水平,是加速渔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①渔船渔港管理信息化

通过集成北斗导航、视频、AIS、传感器等技术获取船舶、人、港口等渔业生产过程数据,对数据及其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支撑审批、检验、执法等不同业务服务,为管理机构决策提供依据,为公众提供便民服务。有条件的渔港依托渔船渔港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平台,可在渔船进港、在港、出港航行过程中对渔船进行自动识别、安全预警、联动跟踪和历史记录等。渔船所有人、涉渔企事业单位、执法船等终端用户通过业务功能模块,实现渔船业务各类数据的采集上传。

省级层面按照《渔船渔港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平台技术规范》构建省级渔船渔港动态监控管理系统中心,通过船载终端(包括北斗卫星定位系统、AIS等)实时显示船位,接收来自渔船的报警信息。

县级层面通过获取渔船渔港管理信息大数据平台不同类型数据访问权限及各类信息服务,形成共享查询数据中心。支持有条件的渔业经营主体、第三方企业安装部署雷达、AIS、智能摄像机等前端监控设备。以信息感知和船岸通信技术为依托,建设渔船渔港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平台,实现船舶信息、渔港信息、业务信息、管理信息等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展示、传输及交换等基础功能,并将数据上传至省级平台,实现渔船渔港全程可视化监控。

注意事项:在系统平台建设中,应遵照《渔船渔港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平台技术规范》,各级单位应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定制化场景开发与利用。

②渔业生产大数据应用

将渔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加以处理和分析,并将有用的结果以直观的形式进行呈现,提供面向涉渔、涉海不同人群的定制化服务,为企业、乡镇、村社、船东、船员、养殖户及社会提供精准化、智能化服务,包括网上政务自助服务、安全应急服务、船位数据分析服务、国内渔业捕捞服务、远洋渔业服务、渔港服务、养殖管理和服务、水产品供应服务、专题数据共享与开放服务等,为渔业生产提供辅助决策,提高渔业综合生产力。渔业生产主体可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将水产养殖过程数据与市场交易数据采集上传至省级大数据应用平台,并从大数据平台获取水产养殖的指导性建议,获得涵盖渔业生产、经营、加工全环节的数据。

省级层面推进区域内渔业渔政信息系统整合和数据共享,建设由单品种大数据、质量安全追溯大数据、水产品价格流通大数据、渔业主体信用及保险大数据等构成的渔业大数据应用平台。全面挖掘渔业数据资源价值,强化水产养殖全过程数据采集与模型构建,实现数字化记录和监控,完善水产品市场监测与跟踪制度,加强对水产品市场的分析、预测和研判,实现全产业的安全溯源和精准生产。

县级层面在不同区域养殖基地布设水产环境监测设备,以智慧监管的方式将养殖生产、用药和投入品保存等数据上传至省、市级平台,实现数据汇聚存储。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支持渔业生产主体依托省级平台,建立完整的渔情数据发布机制。

③数字渔场建设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面向陆基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深水网箱养殖和海洋牧场养殖等不同场景,集成应用水体环境实时监控、饵料自动精准投喂、水产类病害监测预警、循环水装备控制、网箱升降控制等技术装备,建设智慧水产养殖管理平台,实现渔场水产品生长情况监测、疫情灾情监测预警及养殖渔情精准服务等功能,提高水产养殖效益。

——陆基工厂化养殖。安装面向水质监测、养殖现场及水产品的视频采集等业务的物联网感知与传输装置以及养殖环境调控、饵料投饲、养殖用水处理、出池分选等自动化设备,养殖户通过信息终端随时了解养殖环境的实时数据、水产品的生长情况、养殖车间的现场状况以及设备装置的运行状态,并利用智慧管理平台的养殖决策信息对现场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实现针对水体管理、环境调控、饵料投喂、放养密度、病害防控等养殖生产精准把控。配置水质检测、品质与药残检测、病害检测等设备,构建鱼病远程诊断系统和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

——池塘养殖。安装面向水质监测、视频采集等业务的物联网感知与传输装置以及增氧、投饵等自动化设备,养殖户通过信息终端随时了解鱼塘水质的变化情况、设备装置的运行状态、鱼塘现场的实时状况,并利用智慧管理平台的养殖决策信息对现场设备进行远程控制,提升池塘养殖管理水平。

——深水网箱养殖。集成网衣自动提升、自动投饵、水下监测、网衣清洗、成鱼回收等自动化装备,搭载大数据科学监测设备,通过传感器、水下摄像头等数据采集设备,实时采集水质、水文等监测数据和鱼类活动视频等数据,减少和避免大规模病害的发生,提高水产苗种存活率。

——海洋牧场。建设综合型海洋牧场,以人工鱼礁、海藻场为养殖载体,综合应用生境改造、智能网箱等先进技术和装备,建立集监测、分析、控制、决策于一体的智能化平台,养殖人员可通过信息终端直接遥控网箱的运转,实现自动水下照明、投喂、增氧和水下实时监控等功能。

省级层面在渔业功能区划、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有条件的农业经营主体对传统水产养殖场所进行水体环境感知、饵料投喂、环境调控等设备的智能化改造。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海洋牧场,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长效投入机制,组织辖区内海洋牧场示范区创建和考核管理等工作。

县级层面组织有条件的农业经营主体对传统水产养殖场所进行智能化改造。负责辖区内海洋牧场示范区创建申报和日常监管工作。组织渔业生产经营主体对水产养殖信息和投入品信息进行采集并导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实现养殖资源信息共享和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

山东省烟台市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区

一、背景介绍

现代化海洋牧场是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前提下,将海洋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充分聚集的现代化渔业综合体。海洋牧场改变了以往单纯捕捞、设施养殖为主的渔业生产方式,有效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长岛是全国最早开展海洋牧场建设的地区之一,全区现有省级以上海洋牧场12处,其中国家级6处,省级6处,海洋牧场总面积达到34.9万亩。

二、主要做法

一是推动产业向绿色化方向发展。在海洋牧场建设中,始终把环境承载力作为硬约束,腾退、拆除近岸筏式养殖区1.77万亩,投入财政资金近1亿元,推进养殖环保浮球、海水池塘和工厂化养殖升级改造等工作。

二是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示范推广“海工+牧场”“陆海接力”“大渔带小渔”三种模式,将全区水产种业、海水增养殖业、海工装备、水产品精深加工等多家大型龙头企业纳入雁阵型集群,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三是推动产业向工程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支持和保障“百箱计划”首批4座智能网箱年内建设完成;另一方面,协助相关企业先后通过参股、项目合作等形式与海洋牧场展开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全区共建成海洋牧场平台5座、深水智能大网箱8座,通过多年发展,长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初具规模,装备化、信息化、规模化水平率先走在了省市前列。

四是推动产业向智慧化方向发展。搭建海洋综合管理大数据平台,用好信息化手段,打造“智慧牧场”。实施6个海洋牧场观测网项目,完善海洋生态环境在线监测、海洋牧场观测和海洋经济运行监测网络,将5G技术与海洋牧场装备深度融合,实现养殖数据实时传输,基本实现海洋牧场水下作业可视、可测、可控、可预警。

三、取得成效

海洋牧场建设明显改善了局部海域生态环境,牧场生物多样性大大提高。全区海洋牧场示范区投礁规模突破130万空方,增殖放流恋礁型鱼苗3000余万尾,重点海洋牧场区域渔业资源得到明显改善。2020年,全区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大渔带小渔”模式为渔业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全区渔民合作社快速发展,总数达到49家,辐射带动3600多户渔民实现了共同致富。以海洋牧场为载体的新型“渔家乐”,进一步拉长了海上休闲旅游产业链,年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成为渔民增收新亮点。

④长江“十年禁渔”渔政执法监管信息化

通过信息采集、系统集成、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在长江流域建设统一的长江渔政执法远程监控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对渔政执法管理工作的智能化监控和指挥调度,全面提升场景流域渔政执法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水平。有效解决长江管辖水域点多面广岸线长、执法力量不足、执法环境恶劣、发现难、取证难、执法难等问题,推动合理调度执法管理,为长江“十年禁渔”实现全天候的渔政执法监管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有禁捕任务的15个省(直辖市)要推进区域内包括视频雷达实时监控、巡查监督、指挥调度中心、渔政执法办案管理、执法能力管理、退捕渔民渔船信息化管理等模块的渔政执法信息化平台建设,积极接入中央统一的远程监控指挥调度平台,实现信息系统数据整合和实时监控调度。

有禁捕任务的重点县要推动区域内禁捕水域的视频、雷达、无人机等前端监控设备建设和监控指挥调度平台建设,并与省级平台和中央平台实现无缝对接、数据共享,提高渔政执法监管效能。

本文节选自《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