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渔业】中国制造的十大深海智能装置养殖平台都有哪些?
养殖
  
2022-12-23 20:59:59
[ 导读 ] 中国制造的十大深海智能装置养殖平台都有哪些?

深水网箱养殖是新时期转变渔业增长方式的重要措施,因此,深水网箱养殖的合理选址对于网箱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深水网箱养殖的选址需对拟投放网箱海区的各种基本条件提前进行调查与评估。用来确定最终的选址地点来进行深海智能养殖平台的建设,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制造的十大深海智能装置养殖平台都有哪些?

振渔1号

2019年5月24日上午,深远海机械化养殖平台——“振渔一号”正式启用,为水产养殖行业带来机械化、智能化、远海化三大改变。

“振渔一号”平台总长60米,宽度30米,是橄榄球形的大型网箱养殖平台,由浮体结构、养殖框架、旋转机构三个部分构成,养殖水体可达到13000立方米,预计年产优质水产将超过100吨。可以将养殖区域向深海、远海延伸,一方面解决了近岸养殖带来的生态压力,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养殖海域空间不足、养殖装备抗风浪能力差等问题。

同时,“振渔1号”还拥有专利设计的自动旋转鱼笼,攻克了长期困扰海上养殖业的海上附着物难题,大大节约了养殖成本。

海洋渔场1号

“海洋渔场1号”是世界首座、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深海养殖装备,总高69米、直径110米,可抗12级台风,使用年限25年,这一渔场最多可容纳9人在深远海作业和生活,一个养殖季可实现养殖三文鱼150万条,出产三文鱼约8000吨,产值在一亿美元以上。

“海洋渔场1号”配备了全球最先进的三文鱼智能养殖系统、自动化保障系统和高端深海运营管理系统系统,融入了生物学、工学等多种技术,安装各类传感器2万余个、水下水上监控设备100余个、生物光源100余个,在鱼苗投放、喂食、实时监控、渔网清洗等方面,系统都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使原本复杂的三文鱼养殖过程控制变得更简单和准确,还突破了挪威传统近海养殖海域限制,可在开放海域100米至300米水深区域进行三文鱼养殖,且死亡率低于2%。

海峡1号

“海峡1号”总体高度42米,网箱直径141米,网箱高度12米,是目前全球首台专门为大黄鱼养殖设计制造的单柱式深海养殖装备,最大养殖水体容积高达15万立方米,适用于45米以上水深海域,可养殖1500吨大黄鱼。

“海峡1号”,总投资超过1亿元人民币,据专家介绍,该设备适合在中国东海、南海海域进行大众鱼类、高附加值鱼类的离岸深远海养殖,风暴来临时主体下潜至水面下,可抵御17级风。该大水体养殖装备运营后,不仅能提升大黄鱼品质还将大大缩短仿野生大黄鱼养殖上市周期。

德海1号

“德海1号”智能化养殖渔场,是全球第一艘由板架结构浮体与析架结构养殖区域混合构成的万吨级智能化养殖渔场。渔场总长91.3米、宽27.6米,主体框架面积约2100平方米,养殖水体可达3万立方米。渔场由主体结构、网衣、单点系泊系统及相关养殖配套装备组成。

“德海1号”是全球首型经历17级台风检验并确保安全的大型渔场,实现了“箱不烂、网不破、鱼不跑”的终极愿景,为世界海水鱼类养殖树立了典范,为我国海水养殖业转方式调结构以及德海系列渔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标准指引。

长鲸1号

智能网箱“长鲸一号”坐落在大钦岛海域,在这座养殖面积6万多立方米的庞然大物上,仅有4名工作人员,每年却能产出超过1000吨的黑鱼和黄鱼。

作为目前国内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网箱,“长鲸一号”长宽均为66米,上环高度34米,最大设计吃水30.5米,有效养殖水体为6.4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寿命10年,相当于100个普通网箱。网箱集成了网衣自动提升、自动投饵、水下监测等自动化装备,日常仅需4名工人即可完成全部操作。

JOSTEIN ALBERT

JOSTEIN ALBERT由中集来福士进行基础设计、详细设计和总装建造,融合了挪威的先进海工设计能力和中国的高端装备建造能力,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和工艺改善,丰富了在深远海养殖网箱领域的经验和能力。

工船全长385米,型宽59.5米,总面积约等于4个标准足球场,由6座深水智能网箱组成,养殖规模可达1万吨,约合200多万尾三文鱼。为满足现代化养殖需求,该工船装备全球最先进的三文鱼自动化养殖系统,能够实现鱼苗自动输送、饲料自动投喂、水下摄像监测、水下增氧、死鱼回收、成鱼自动搜捕等功能。

深蓝1号

“深蓝一号”是世界最大的深远海养殖重汽全潜式网箱。网箱周长180m,高38m,重约1400t,有效养殖水深30米,直径60.44米,整个养殖水体约5万立方,设计年养鱼产量1500t,可同时养殖三文鱼5万尾,于2018年7月初在黄海海域正式启用。

该全潜式养殖平台是我国基于绿色理念研创的深远海养殖重器,利用潜艇沉浮控制技术,结合挪威“海洋渔场1号”的研制经验,融合黄海冷水团三文鱼养殖技术,创建了我国独特的深远海全潜式三文鱼养殖模式。

澎湖号

“澎湖号”是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建,国家自然资源部海洋可再生能源资金、广东省级促进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现代渔业发展用途)支持,在珠海桂山渔场进行实海况养殖示范的全球首台半潜式波浪能发电养殖网箱。目前已经获得中国、欧盟、日本和加拿大四个国家的发明专利授权。

“澎湖号”长60米,宽28米,高16米,工作吃水12米,采用钢结构加软体网结合形成养殖水体,可提供1.5万平方米养殖水体;平台具备20人居住空间,设置了300立方米仓储空间,能源自给自足,全部来源于可再生能源。同时,平台搭载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热水器、空调、冰柜等生活设备,养殖系统配备了自动投饵、鱼群监控、水质监测和活鱼传输等现代化渔业生产设备,是智能化大型现代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

福鲍1号

“福鲍1号”是国内最大深远海鲍鱼养殖平台,平台主要由甲板箱体结构、底部管结构、浮体结构、立柱结构、养殖网箱、机械提升装置等六大部分组成,为钢质全焊接结构,总造价超过1000万元。

“福鲍1号”长37.3米,宽33.3米,设计吃水深度6.6米,重约1千吨,总面积达1228.4平方米,总造价达1000万元。与去年10月在连江东洛岛附近海域正式启用的全球首个深远海鲍鱼养殖平台“振鲍1号”相比,“福鲍1号”是“振鲍1号”的3倍。“福鲍1号”可抵御12级以上台风侵袭,适用于水深17米以上、离岸距离不超过10海里的海域作业,预计年产鲍鱼约40吨。

“福鲍1号”拥有72个钢制鲍鱼养殖框和1.5万个白色养殖笼,可容纳12960屉鲍鱼,虽然与“振鲍1号”造价相差不大,但是“福鲍1号”比“振鲍1号”面积大了2倍,养殖框容量也比“振鲍1号”多了1万多个,更利于规模化养殖。同时与“振鲍1号”一样,“福鲍1号”也在平台上配备了风光发电、水质监测、视频监控、数据无线传输、增氧装置等先进设备,使其适合深远海规模化养殖。

振鲍1号

“振鲍1号”是全球首个深远海鲍鱼养殖平台,总长24.6米,型宽16.0米,型深1.8米,可以容纳近5000个鲍鱼养殖箱。该平台主要由浮体结构、养殖网箱、上部框架、水下框架、机械提升装置五个部件组成。在发生赤潮的时候,工作人员可在浮体结构上设置增氧装置,给水下增氧,确保鲍鱼的存活率。

“振鲍1号”让鲍鱼养殖的范围从离岸200米的近岸区域开始向3公里外的外海区域发展,这里平均30米以上的水深,清澈、高含氧量的海水大幅度提升鲍鱼的品质和生长速度。此外,“振鲍1号”充分考虑海上丰富的自然资源,引入风力发电系统,为鲍鱼养殖提供了绿色动力,节能又环保。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