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猪养殖霸主温氏:四十不惑!
养殖
  
2023-05-12 21:56:50
[ 导读 ] 温氏成长的关键节点有哪些?是如何穿越40年周期的?

古人云:四十而不惑。对于企业来说,不惑之年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作为全国最大的鸡猪养殖霸主之一,温氏股份在2023年将迎来创业40周年。

40年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企业,靠养猪养鸡成长为市值超千亿的温氏帝国,创造了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传奇,成功打造成一家现代化大型农牧企业集团。

最新披露的业绩报显示,温氏股份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837.39亿元,同比增长28.9%;实现归母净利润52.2亿元同比增长138.94%。

与此同时,温氏股份取得全年肉鸡销售量全国第一肉猪销售量全国第二、营业收入创公司发展历史新高的优异成绩,合作农户共获得总收益达85.67亿元。

温氏成长的关键节点有哪些?是如何穿越40年周期的?

七户八股,企业开端(1983-1993年)

温氏的发轫要追溯到40年以前。

1983年,现任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志芬的父亲温北英老组织七户八个村民,凑了8000元形成了八个股份,叫“七户八股”,成立了新兴县簕竹畜牧联营公司,即温氏集团前身。

温氏股份前任董事长温鹏程曾表示“温氏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一个带有家族烙印的公众公司。”温氏虽带有家族烙印,但完全以现代公司的方式管理。今天的温氏团队,很多高级管理人员都是从一线打拼上来的,他们在温氏一干就是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

养鸡场的发展,带动周边越来越多的农户进行养鸡,1992年温氏设立一体化养殖公司。

1989年,国内肉鸡市场深度疲软,为了养户的利益,温氏采取对养鸡农户保价回收肉鸡的措施,开创了“公司+农户”模式的先河,后来这一模式被业界称为“温氏模式”。

那时候根本没有所谓的互联网思维,而温氏这一招,正是时下最流行的轻资产”模式,在那个年代和背景下能憋出这么个大招,实属不易!

温氏的这个设想,将养鸡厂带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公司总产值从1986年的36万元,到1987年上升为100万元,到1988年上升到235万元。尽管在今天看来,这样的数据对于庞大的“温氏帝国”显得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它给温氏经营企业指明了方向。

做大产业,全国进军(1994-2004)

1994年温北英逝世,时年32岁的温北英之子温鹏程接手公司后,除巩固原有业务外,加快向其他产业延申,全国化布局加快。

经过十余年对“公司+农户”模式的探索,温氏将养鸡业复制到生猪养殖,1997年,温氏进入养猪产业,并于千禧年之初制定了养猪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此后,温氏把鸡猪养殖作为主导产业。2000年起又把重点投资发展奶牛业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向产业链上下游延申,大力发展育种、饲料生产、药物生产、疾病防治,产品销售和加工等。

温氏这十年,由养鸡为主导产业,变为养鸡、养猪为主导产业,奶牛业并重,产业链上下游产品延伸的模式。

温氏股份历年合作农户数量

在全国进军的过程中,温氏团队意识到仅靠几个“土知识分子”不行,要大量吸收科技人员,充实科技力量。上世纪90年代,温氏就大量招聘大学生,用高薪吸引大批大学生来到偏僻的农村创业。如今,目前温氏有60多名博士,400多名硕士,凭借过硬的实力在养殖行业建立了壁垒。

在农业企业里,它每年研发投入百分之三以上。可以说,科技支撑在温氏股份的成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是其全国化进程的助燃剂。

销售倍增,上市发展(2005-2015)

经历前一阶段的扩张后,温氏开始倍增计划。

2004年,集团制定养猪业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2005-2009 年),5年内养猪规模扩大到400万头以上其中上市商品肉猪300万头以上,另有100万头以种猪对外销售形式覆盖。

2007年11月,温氏集团总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2013年,温氏上市肉猪数量突破1000万头,位列行业第一。

2015年,温氏股份成功上市,成为当时创业板市值第一的农牧龙头企业。

愿意“分钱”的老板很多,愿意分“股权”的老板很少。上市后的第二年,温氏推出了近2万人的员工持股计划。这样的机制,也换来了员工们的高度忠诚。

据统计,温氏股份中高层以上员工离职率不到2%;骨干员工保持稳定的同时,不断有新人才涌入温氏。

持续改革,不断精进(2016-今)

温氏上市后,开始对组织结构改革。2016年,温氏成立战略投资部、养禽事业部、养猪事业部、大华农事业部,温氏组织架构调整由此翻开崭新的篇章。

2018年,温氏食品品牌正式发布,标志温氏由生产型企业向食品服务型企业转变的决心,造就中国肉食产业的又一面旗帜。

目前,温氏食品品牌涵盖了温氏旗下所有食品板块业务,包括活体批发、肉猪屠宰、禽类屠宰、熟食加工、乳业、蛋业以及营销渠道。

2019年完成了京海禽业的股权交易,正式进军白羽鸡行业。此次收购对温氏股份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是温氏股份通过“资本驱动”构建产业链生态圈的标杆性事件。

随后,温氏股份在食品加工、肉猪养殖等领域频频发力,资本驱动逐步增强。

2020年底,温氏股份拟分拆温氏乳业境内上市。意味着温氏股份将进一步加速多元化业务发展的步伐。

2022年,温氏集团旗下华中佳味咸宁预制菜加工厂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屠宰加工肉鸡4000万只、肉鸭1500万只,年生产熟食鸡2000万只。

新时期,温氏与资本市场充分对接,通过上市、投资、并购等形式,强化在产业链上的地位。

结语

“七户八股”可谓温氏“大同思想”的首次实践。

在后来的发展中,温氏直系持股比例越来越少,目前只有15%左右。而就当时情形,全员持股的首要现实意义在于融资。

温氏的全员持股融资,并成长为千亿级企业并非孤例。同在广东、年代相近的华为也启动了全员持股制度,而后成为科技产业界擎天一柱。温氏虽然名声与规模难与华为比肩,温氏却被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盛誉为“农业里的华为”。

从新兴县一隅,到广东称霸,再迈向全国,温氏已从从当年的“一叶孤舟”嬗变为一日千里的“万吨巨轮”。站在不惑之年的新起点,温氏如何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百年企业的目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内容来源:食业家(shiyehome)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