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氏、牧原、双汇、新希望……这 13 家农企,成 2019 上半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 500 强!
2017年12月13日-14日,这个让清华、北大学子转行的行业在“百岛之市、 浪漫之城”广东•珠海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际高峰论坛。由中国猪业高层交流论坛组委会主办的第三届(2017)中国猪业(珠海)高峰论坛在珠海度假村酒店隆重召开,汇集了国内外养猪业顶级大咖、规模化猪场老板及猪场技术负责人以及众多行业媒体等千余人。
千人论坛现场人气爆满
论坛以“交流分享、合作共赢”为宗旨,以“抓住机遇、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做强做大”为主题,以“新视野、新思路、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案、新模式”为特色,旨在聚集猪业各领域顶级智慧,整合行业内外有效资源,帮助猪业企业找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最佳实现路径,推动中国猪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本期小编跟养猪小伙伴们分享中国工程院印遇龙院士的报告《预防猪腹泻的新策略》。
嘉宾简介:印遇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分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饲料安全与污染防控国家工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PWD(断奶后腹泻)总体研究思路
建立动物福利和环境友好的养殖体系,开发新型的抗菌药物替代品,改善动物的免疫和健康状况,减少抗菌药物在动物养殖中的使用及其在动物产品和环境中的残留。另外,要注意饲养环境和管理设备的改善,饲料加工工艺与精准营养,日粮配方的优化,抗菌剂、收敛剂和保护剂的合理选择。
例如:1、减少猪舍冲栏用水;2、及时改善猪舍环境,打造“五星级”猪舍;3、采用工场化养殖,实现零排放;4、利用现代化设备设施,解决猪场除臭问题。
关注饲料营养
1、饲料加工的目的:一是灭活、消除、削弱抗营养因子的作用,脱除毒素;二是提高饲料养分消化率和利用率,包括切断原料中的固有分子的联结、削弱化学键(揉搓、制粒、膨化、膨胀),增加表面积(粉碎),加大消化液、内源酶、肠道微生物与营养成分的接触面积和程度(粉碎、调质、制粒、膨化、膨胀),保证饲料配方的真实性和实时性(混合、成型、不同养分的全价与同步到达);三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的成本。
2、根据饲料加工技术应用的位点,可以分为体外预消化(pre-digest)和体内助消化(pro-digest)。前者利用工程技术,配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创造出体内不具备的条件,对大分子物质进行预先处理和降解。后者则包括传统的饲料加工工艺和技术,均是围绕有利于饲料中的养分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和异化代谢进行的。
3、随着精准营养理念的提出,目前已知的饲料生产工艺对饲料利用以及动物营养的影响作用已不能满目前的“精准”要求,因此对饲料生产工艺在至少以下几个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
①动物饲料配置过程中物理、生物、化学等加工方法对养分流失、养分结构变化、动物机体对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还需作进一步数据采集,其中包括对旧参数的修正。
②随着新型非常规原料的使用,原料的来源在未来已不是主要矛盾,而建立与原料相对应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参数就显得尤为重要。
③生物饲料(发酵饲料)将成为未来饲料的发展方向,而与之相匹配的标准工艺还是空白。
核心装备——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控温、控湿、控通风量固态发酵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①有效解决了传统固态发酵过程难以对温度、湿度和通风量进行控制的技术难题,并可实现自动翻料。
②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连续化生产。
③产量高,可实现大规模化工业生产:该装置解决了传统固态发酵池式、浅盘式、滚筒式及轨道式发酵过程中生产效率低、能耗高、产量小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固态发酵的大规模化生产。
④完整记录生产数据:通过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系统与电脑相结合,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发酵参数数据进行自动记录,可实现发酵质量的在线监控。
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1、肠道
教槽料设计以“喂肠道”为目标;选用消化率高的优质原料,如奶制品,熟化谷物,核苷酸等。
2、免疫
保育前期料的设计以“帮助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发育”为目标;保育后期料的着重点才是关注瘦肉的生长。
3、肠道微生物
设计日粮来操控肠道微生物。关注营养指标:
①蛋白水平:仔猪腹泻跟蛋白水平和消化率有关;
②纤维:使用不溶可发酵纤维。教槽料2.5-3%,保育前期2.8-3.3%,保育后期3.5%+;
③钙:选用利用率高的动物源钙,尽量避免使用石粉;
④日粮ABC(acid-binding capacity,系酸力)值:教槽料<550,保育前期<600,保育后期<650;
⑤使用酸化剂:建议使用多种酸,如苯甲酸、丁酸、柠檬酸等;
⑥谷氨酰胺:谷氨酰胺是唯一随着泌乳时间延长而含量增加的条件必需氨基酸,谷氨酰胺对蛋白消化,小猪产热,激素分泌都有调节作用。
日粮设计:
①谷氨酰胺水平是日粮粗蛋白水平的20%,可以使用味精来补充不够的谷氨酰胺;
②与肠道发育、修复、完整性相关的养分:苏氨酸、谷氨酰胺、丁酸;
③维生素C:断奶会引起维生素C的缺乏,额外添加200ppm,额外添加维生素C有利于铁的吸收,提高维生素E、维生素D的利用率,减少应激和炎症反应。
结论
1、通过分析日粮中不同蛋白水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指数及形态结构的影响,得到26%蛋白日粮导致断奶仔猪的腹泻率极显著增加,作为蛋白质过量腹泻模型用于后续研究。
2、蛋白质过量诱导的腹泻导致绒毛萎缩:降低空肠的绒毛宽度、回肠的绒毛高度。
生态养殖
中医药农业:天然植物作为饲料原料,调节动物生理功能为主要目的。利用“中医药农业”的理念,将中医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将中药的种植和利用与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为农产品产地水、土、气立体污染综合防控和改善产地环境,促进动植物健康生长,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探索一条我国乃至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中医药农业”将成为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点——利用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或提取物实现农业的绿色防控
中医药来自于天然生物体;在环境中会自然代谢,参与能量和物质循环;中医药药物成分复杂、作用方式多样,不容易产生抗药性;中医药药物有杀虫谱广、持效时间长的特点;中医药药物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和天然生长调节剂,有助于提高动植物的抗病能力,促进动植物生长,增加病虫害预防作用。
来源:新猪网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中芯一号家育“猛芯”种猪芯片全球首发仪式在呼..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