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道德经》里面有一句话“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什么叫“道”,可理解为自然规律,那么自然规律从“生态农业”角度讲,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01
“平衡”
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什么是“平衡”。“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就是平衡的。《道德经》里边有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道是公平的,不允许某一个物种过于强势,就像恐龙太强势了,最后它灭绝了。
《大学》里说,“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一定会丧失掉。就像用农药化肥得来的产量,最终会得不到这个收获——它会通过疾病和灾难让人们损失掉这些收获。这就是一种平衡状态。
我们也崇拜西方的科学。西方的科学家写了一本书叫《封闭的循环》,里边有一句话,总结生态法则的第一条法则就是“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也告诉我们,整个大自然是平衡的。比如我们用化肥,感觉到好像是增加了产量,但我们失去了什么?失去了健康和生态的平衡。
我们用农药好像杀死了害虫,但它带来的危害是什么?它也会平衡掉你的收获,同样导致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我们用地膜,说要抗旱,那么能不能抗旱?
地膜本身就是石油产品,且不说它耗能,就是生产和运输地膜的过程也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气候变化,带来更干旱的季节。那么这就成了我们的“平衡”——你想抗旱,结果你产生了更严重的干旱。
这些智慧给我们什么启示?大自然它始终是平衡的,你不要去担心什么——不打农药病虫害会不会爆发,不打除草剂杂草会不会爆发?不会的,老天爷一定会通过某些机制来维持整个大自然的平衡。
其实,打不打农药,它就那么一点危害、就那么一点损失,打了农药说不定损失更大。还有农药对我们人体的危害,还会破坏自然平衡。
再比如打除草剂,原本杂草是一个平衡的状态,打了除草剂却可能会导致某些杂草的爆发,那就是在破坏这个平衡。我们知道大自然本身是有这个能力的,那么就不要去用外力破坏它,干扰这个平衡。
所以,在生态农业里没有“除草”的概念、“杀虫治病”的概念,我们根本不要去想有什么病、有什么虫、我该用什么方法去防治它。
不要认为做生态农业只要不用化学的药剂就可以了,我用有机的、生物的、矿物质的——你还是没有脱离这个约束,还是没有相信大自然有平衡的能力。这就是在“道”上,你没有做到这一点。
02
“循环”
第二个就是“循环”。整个大自然的规律,它是循环的。
《封闭的循环》里说,“一切事物都必然要有其去向”。也就是,它会转化,在大自然里是没有废物的。同样,成语“物极必反”和《道德经》里的“物壮则老”,都在说万物一定是循环的,包括我们的生命、能量,全部都是循环的。
大自然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都是有生命的,所以,它一定要经过生命体的分解。这就告诉我们,能够分解的东西一定是大自然本身就有的。如果我们向大自然投入了不是自然界本身的东西,而是我们人为制造的东西,大自然就无法去分解了,它就没有去向。
就像我们人体的肿瘤细胞,就是癌症。比如人类自己生产的一些肥料、农药、薄膜等,就不是自然界本身有的东西,它无法进入这个循环系统。人类一旦把这些东西投入进去,它就是地球的癌细胞,会形成各种问题。
所以,做生态农业的一个原则是,不要使用人为制造的、化学的、转基因的投入品。不要认为这些东西是科学的、是高科技的,其实大自然是真正的科学。
03
“顺其自然”
第三,它一定是“顺其自然”的东西,它是个规律。《三国志》里说,“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来得快的东西,去得也快。这不是说越慢就越好,而是强调,本身是什么状态,就是什么状态。
而我们现在为了追求一些利益——比如要提前上市,就会用生长激素、大棚、农药等,让它长得更快或是产量更高,等等,这些都是违背自身规律的,一定会有副作用。
比如用大棚,虽然满足了反季节的需求——暂且不谈“反季节”对人的健康到底怎么样,单从生态和农业角度说,大棚对土壤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包括大棚材料的制造本身就是有碳排放。
我们用激素、化肥其实都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自然的规律就告诉我们,千万不要用人为的技术去追求快、高、大、好。这些东西都会有代价。
当然,自然规律还有很多,不仅仅是这些。大家会说,你说遵循自然规律就是在没有人为破坏的情况下来做事,但是现在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已经被我们人类破坏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去遵循自然规律,怎么做生态农业?
来源:农业大实话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