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业案例】看国外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
种植
  
2022-08-20 16:42:57
[ 导读 ] 美国、以色列、英国和德国这些国外城市是如何发展循环农业的?

当前,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资源和环境问题,如何借鉴国外循环经济理念,实现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有效维护生态环境、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美国、以色列、英国和德国这些国外城市是如何发展循环农业的吧。

01

美国精准农业和完善的法律保障  

1.广泛应用GPS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将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成功应用到农业生产领域。GPS己广泛应用于玉米、小麦、大豆等生产领域的生产管理过程中。统计表明,通过将指导施肥的农作物与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施肥的农作物进行比较,其产量提高近30%,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2.制定相关法规

美国在将科学技术成功引入农业领域的同时,通过相关法规规定来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施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环境资源的自然属性,以求获得长期经济效益。美国农业全面支持政策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一直到2014年农业法,美国农业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完善,形成涵盖环境保护、鼓励科技发展、激励农产品出口贸易与农业税收等各方面内容的先进农业政策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循环农业的发展,显著提高了美国循环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02

以色列节水农业

1.以色列气候

以色列属于地中海型气候,其特征为:漫长而炎热、少雨的夏季,以及相对较为短暂而又凉爽、多雨的冬季。从海拔2 810m的黑门山,一直到降至海拔392m以下的死海,由于各地高度、纬度,以及与地中海的距离不同,以色列各地气候状况区域性特点也相当明显。

2.以节水农业体系为特色的发展模式

以色列为了适应其气候区域性差异,有效保持区域内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发展,形成了以节水农业体系为特色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节水农业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程。节水农业灌溉方式主要为喷灌和滴灌,相比传统沟渠漫灌力一式主要有以下优点:

(1)节约土地,扩大种植面积。

(2)保护环境,渠道防渗。田间实行节水滴灌技术,水可直接输送到农作物根部,比传统灌溉方式节水达到1/5,可以有效减少灌溉淡水资源的使用量;同时降低了灌溉过程中引发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风险。

(3)降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4)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提高。

03

英国永久农业

1.永久农业的特点

永久农业是指合理地规划设计农业生产的生态系统,使其具有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性。永久农业的特点是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永久农业是一种土地使用和社区建设的行为,目的在于努力将人类居住、区域气候、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动物、土壤和水和谐融入并形成稳定的具有生产力的社区。

2.多种类种植和绿色护盖技术的保养模式

用香烟头来收集雨水,变人类粪便为有用的肥料,经济地利用和再利用资源是永久农业科学和道德(ethical)基础的核心所在。

永久农业不使用人造化肥和杀虫剂。相反,它通过包括多种类种植和绿色护盖的一系列完整技术来保养土地,通过种植多样性的植物以及促使食肉动物进入生态系统来阻止害虫进入。

健康的土壤确保了永久农业的作物很可能比传统农业的庄稼更具营养价值。如果都市农业的倡导者要想寻求传统作物的健康替代物以供应给社区,他们最好遵循有机农业的“无化学”和“培养土壤”的原则。永久农业开辟了一条新路,创造性地将这些原则应用于多样化的以社区为中心的项目中。

04

德国绿色能源农业

1.绿色能源农业的概念

绿色能源农业是指人们利用农作物(绿色能源型)将太阳能转变为有机能,并将其储存于植物体内,再通过相关科学技术手段,将有机能转化为人类所需能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活动。

2.通过对农作物定向培育制取绿色能源

德国科学家通过对甜菜、油菜、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进行定向培育,从中可以成功制取甲烷、乙醇等绿色能源。目前,德国可以用油菜籽提取植物柴油,以代替化石燃料柴油用作动力燃料,另外,该植物通过技术转换还可用作化工原料。绿色能源农业具有如下特点:

①通过农作物(绿色能源型)将太阳能转变为有机能,属于绿色可再生能源。

②通过相应科学技术将有机能转化为替代能源,被人类加以充分利用。

③绿色能源农业的生产过程,主要吸收大气中的CO2和水,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角度来讲,可以降低大气中CO2浓度,减轻地球表层温室效应,有利于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碳平衡。

经验与启示

一、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国外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经验表明,完善的农业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是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关键环节。结合中国国情制定生态农业经济法律法规,可以更好地引导生态农业规范化发展。另外,通过实施补贴、税收等政策,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调节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或农业从业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明确土地流转周期,引导进城务工劳动力返乡务农,保证未来中国农业能够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现代生态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农、牧、副、渔、林各行业的综合协调发展。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环境、资源、农业发展历史、经济状态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国外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成功的模式,虽然值得学习和借鉴,但是发展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经济应该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充分考虑区域特点,进行整体优化布局,扬长避短,充分、合理利用各地资源,以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系统。

三、推进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

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开发绿色环保、高效益、可操作性强的农业高新技术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善于学习、汲取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如农业废弃物转化资源技术、绿色生态能源开发技术、转基因技术等,可以更好地改善生态农业发展现状,提升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中国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

四、健全激励机制,强化多元投入

政府在政策上对发展、推进生态农业经济予以支持,加大对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如秸秆还田、节水、测土施肥等)的财政补贴;鼓励公众购买绿色、无公害农产品;鼓励开发、推广生态农业关键技术,引导金融机构对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企业和项目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积极引导群众集资、民间资本进入生态农业领域。引导农民和农业从业者投资、参股自己从事的生态农业生产,培养农民和农业从业者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的管理理念,真正提高他们参与生态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五、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取向。单纯依靠农民自发的生产经营模式难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生搬硬套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也是不可取的。须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农业特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形成集“种植一养殖一加工一生产一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来源:长三角农业规划、191农资人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