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标准农田】浙江高标准农田样板区,看上虞松厦绿色农田新模式
种植
  
2023-04-26 19:25:08
[ 导读 ] 浙江高标准农田样板区是如何做的?

高标准农田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提、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上虞区崧厦街道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抓手,联合科研机构浙江省农科院、浙江移动、数字三农领域专业服务商天演维真多方合力围绕“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和生态友好”三个目标,对祝温村、金中村、双埠村3000亩高标准农田进行耕地质量提升和数字农田建设,走出了一条系统化、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崧厦道路”。

01

聚焦三个目标 推进高标准农田系统化建设

聚焦“旱涝保收”目标,加强灌排体系建设

上虞区崧厦街道在高标农田建设中,全面推行管道节水灌溉模式,铺设灌溉管道13290米,改造灌溉泵站1座,新建渠系建筑物过路窨井98座,过渠板172处,分水闸33座,确保旱能灌、涝能排,解决连续干旱和强降雨条件下区域性农田受灾问题。

聚焦“稳产高产”目标,推进耕地地力提升

依托定期农田调查点位,对高标农田的土壤肥力、环境质量、肥料投入量等进行监测,摸清农田养分本底,不断优化测土配方施肥模型,开展个性化施肥方案推荐,指导种粮大户精准施肥。同时,针对稻麦轮作中长期高量施肥导致土壤养分累积和不平衡,部分土壤有酸化趋势,化肥养分利用率低等问题,推广应用专用肥和有机肥并布置了土壤酸化治理技术示范区,应用腐殖酸土壤调理剂,结合平衡施肥,缓解土壤酸化。

聚焦“生态友好”目标,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崧厦街道不断加强生态绿色农田建设,动态监测农田灌溉水质变化和面源污染情况;持续推进“肥药双减”,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100%,化肥施用量减少8-10%、农药减施30%。通过综合施策,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基本达到“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粮食生产和生态建设相得益彰。

02

创新三个系统

推进高标准农田数字化建设

建设数字化中控平台,打造高标准农田一张图

基于崧厦街道农业地理基础数据,整合高标准农田等各类空间关联数据,汇聚成“一张图”,全面感知高标准农田的地块、物联网监测、作物长势、农田肥力、作物种植利用等信息,及时、准确地呈现和传递最新农田环境和生长状况。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为农田生产管理及预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实现实时、精准、高效管理,大大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管理工作水平。

建立物联网智能监测系统,实现农田生产数字化

通过安装部署智能虫情测报灯、气象站、AI智能摄像头、水质监测器等物联网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农业气象、土壤墒情、病虫害、作物苗情等数据,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推进高标准农田精细化种植和科学防治。同时对农田信息进行数字化赋码管理,形成标准化的种植和农事操作管理档案,实现“一田一码、一码管地”。

开发设计APP和小程序,实现“掌上”管

通过手机,种粮大户可以对地块位置进行GPS定位,查看每一个地块的环境信息和作物生长信息。巡检员通过APP进行“非粮化”和农业废弃物回收巡查,发现并上报异常问题,实现“田码+人员+设施设备+巡查管护”关联对应,有效提高对高标准农田的监管能力和服务效能。

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全面提升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崧厦粮食产质量发展,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