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谈生物育种技术,什么才是农业未来
种植
  
2023-12-06 19:47:32
[ 导读 ] 育种技术的进步是粮食安全的保障,本期带您走进生物育种新技术。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根基,是社会发展和国家稳定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长足进步,这离不开育种技术的提高。中共中央在近期发布了《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要加快生物育种商业化步伐,重视生物育种带来的产业变革。育种技术的进步是粮食安全的保障,本期带您走进生物育种新技术。


今年年初,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守好“三农”基本盘,育种为本,来看看院士专家怎么说~

许智宏 | 中国科学院院士

许智宏院士:分子育种是农业发展的未来

近年来关于转基因的问题,科学家们在不同场合做过很多科普,有针对政府官员的,也有针对普通百姓的。所涉及的问题也都大同小异,比如关于转基因的安全性、如何监管、转基因是否需要标识等,科学家们都一一对此进行过解释,但网络上仍存在不少将转基因“妖魔化”的声音。

许智宏院士表示,经过严格科学评估、依法审定批准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许智宏认为转基因技术也并不是万能的,但它能解决常规育种中通常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可以更快、更精准地培育具有特定目标性状的作物,甚至可以把亲缘关系很远的生物的基因进行转移。

许智宏院士称无论关于转基因的舆论环境如何,包括转基因、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技术在内的作物分子设计育种肯定将是农业上育种技术发展的大方向

种康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

种康院士:分子设计育种打造全能作物

原本的驯化基本是以千年的时间跨度来计,而遗传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植物的驯化周期。种康院士介绍:我们知道了控制性状的一些关键因子,而且能够操作这些因子,所以,能够很快达成驯化的目标。原来驯化需要几千年的时间,现在几年就可以做到。

种康院士及其团队的研究重点之一是通过分子设计的方式改良水稻品种,使其遇到低温也一样能够存活,不影响产量。目前,已发现水稻耐低温关键基因COLD1在籼、粳稻之间存在明显差异,COLD1中单个核苷酸变化能明显改变水稻的耐寒性。

种康院士表示:育种要全能冠军,而不是一个单项冠军。单项冠军没用,要找到多个性状的一个最佳平衡状态,综合能力才强。保护、保存基因组多样性和本土品种同样十分重要。

穆荣平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穆荣平研究员:基因编辑技术助力种业发展

基因编辑技术应该说是最引人关注的研究之一。基因编辑技术和转基因技术不同,转基因技术是直接在基因组的不确定位置插入外源基因,基因编辑技术通常在基因组的特定位置实现对DNA序列的改造,从而达到目标基因编辑。看起来用“编辑”两个字,实际上就是改造生物的DNA基因。

现在的基因编辑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去除或减弱不利于农作物性状的基因,还可以增强众多对农作物有益的基因,已经应用到水稻、番茄、小麦、玉米等作物育种。

“十四五”期间国家批准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就是国家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简称“神农设施”,新近在海南又建了一个专门育种的种子创新研究院。

穆荣平研究员表示,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都是非常重要的,把科学研究的平台搭好,举全国之力加速生物育种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帮助培育出产量更高、更有营养,更耐受极端天气,需要更少化肥和农药的作物,才能够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上,确保中国的农业粮食安全。

胡培松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

胡培松院士:让中国人吃上好大米

水稻在中国人饮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水稻良种攻关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经过几代人努力,我国高产水稻育种成绩斐然,我国的水稻品种不仅做到种源基本自给自足,良种覆盖率超过96%,在育种科研水平和单产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

胡培松院士指出实现优质稻育种的一大关键是技术创新。在他看来,我国已收集保存大量稻种资源,在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国家中期库保存8.6万份资源,在水稻起源与演化、功能基因组等方面居国际领先。如何加强对现有资源开展系统、规模化的表型和基因型精准鉴定,发掘出具有育种重大应用价值基因,助力育种水平提升,是目前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除此之外,胡培松院士还特别提到了新兴生物和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水稻育种方面的应用,在他看来,生物育种技术与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学科交叉,将加快推进新品种的育成。

胡培松院士认为,目前国内的育种技术,学科交叉不够,“十四五”期间,国内将启动“生物育种专项”,这是农业领域唯一的重大专项,希望将学科交叉的新育种体系搭建纳入其中。胡培松表示国际领先的育种技术将基因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等引入到传统生物育种中,传统育种、大数据、人工智能结合,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许为钢 | 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许为钢院士:中国小麦还要满足中国人的胃

从事了几十年的小麦育种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深知种子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为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必须做到种业自主。

近几年来,种业“卡脖子”问题不断被提及。在这样的背景下,小麦“争气”出线:我国的小麦品种不仅做到了完全独立自主,而且在产量、优质程度上足以比肩世界先进水平。一系列优质、高产、兼抗多抗、抗旱节水的小麦新品种也被育成并推广,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许为钢院士表示,小麦种业“不失守”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国家对于粮食作物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与支持,所以即便我国小麦育种起步较晚,但目前我国小麦育种技术水平已经做到与世界同期发展;另一方面要归功于我国庞大的科研队伍和系统性的科研结构,在这一方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发挥了重大作用,科研队伍在人力资源和梯队建设上有足够的保障。

许为钢院士认为,最近几年,社会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环保诉求对育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麦育种不仅要解决高产、优质,还要兼顾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环保效益,这也是国内小麦育种发展的未来趋势。为了实现优质小麦育种的阶段性新目标,品种的育种技术要创新,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需要调整。“我们不仅能吃饱,吃到好吃的面包,还要吃到更好吃的馒头、面条。”

农业发展依托于育种技术的进步,打造更高产、更优质、抗极端天气、更绿色环保的全能“多边形”作物;结合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科研机构紧密联系,加强产学研合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守好“三农”基本盘!

内容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新华社,农业行业观察全网推荐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