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12月底,一年一度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如期召开,定调2024年“三农”工作。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并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会议指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未来重要工作。会议同时还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
那么,2024年“三农”工作具体怎么干?如何理解“三农”会议中的一些重要提法?
01
如何理解这些重要提法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树立大农业观”,何谓大农业观?大农业观又要怎样树立?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表示,大农业观有多重含义,大农业观可以从产业链的角度去理解。农业是一个产业链,包括生产、加工、仓库、运输、销售等,也包括各种和农业相关的如肥料农药领域的工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等服务业,所以它是一个三产融合的产业。
多元的产业链条构成了农业产业丰富的内涵,同时,林万龙认为,在功能方面,农业同样是多元的,农业的功能不止是提供食品,在提供食品之外,还有休闲、文旅、生态环境营造等各个方面的功能,所以应该充分认识到农业的多功能性,真正认识到农业多元的价值,这有助于帮助我们树立大农业观。
如何发展大农业?林万龙表示,首先要观念先行,认识到农业功能的多元性,才有可能树立大农业观,认识到农业产业链条的价值,才有可能落实大农业观。
在落实大农业观的具体措施方面,林万龙表示,首先要打造多种业态,在种植养殖这些传统的农业业态外,同时打造农业加工、电商、休闲观光等多种农业业态,促进农业的多元发展。其次要加强科技兴农的力量,农业的多元化要依靠科技来实现,举例来说,藻类可以作为食物,但直接吃藻类,很多人难以接受,如果通过科技,把原材料变成大众可食用、可接受的产品,就很容易推广了。
同时,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到:“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大食物观”正式被提出是在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此后“大食物观”屡次出现在国家重要会议或文件里。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如何理解大食物观?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钟钰表示,过去,人们一提到粮食,只会想到馒头、米饭等,但实际上,肉、奶、水产品、果蔬类等也是粮食的转化,大食物观的粮食范畴,包括一切能够满足人类能量需求并具有营养健康价值的食物。
如何践行大食物观?钟钰认为,核心路径在于科技装备创新,国家通过科技装备创新开拓食物来源途径,进而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另外人们也要树立大农业观,通过农林牧渔统筹发展,来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同时,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
本次会议明确提出,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值得注意的是,一周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及,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表示,促进农民增收是一个“硬杠杠”。我们需要让农民获益,感受到政策带来的好处,农民增收也是“三农”工作实际效果的体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利于促进农民消费,扩大内需。在如何促进农民增收上,关键还是要在产业上做文章。
02
“三农”工作三大重点值得关注
重点一:“千万工程”学习和运用重要性提升。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讨论稿)》。
专家表示,“千万工程”的学习和运用被提高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上。2024年,很多工作将围绕“千万工程”展开,很多政策也会陆续到位,推动“千万工程”取得更大成效。
会议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提高工作实效。
“千万工程”部署自2003年。这项缘起于浙江乡村环境变革的探索,催化带动了生态变革、产业变革、社会变革,成为乡村振兴的“试验田”、中国梦的“起手式”。中央财办等部门在今年7月印发了《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各地积极学习,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李国祥表示,明年的推广力度和成效还会更大。“千万工程”的特点是小切口、大成效,应该用更大力度推广。
重点二:确保明年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
会议强调,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李国祥认为:“2023年,我国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对明年粮食生产目标的落实将发挥重要作用”。
会议强调,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适当提高投资补助水平。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
天风证券认为,粮食安全保障核心在于提升产量,破局方案主要包括优质种子培育、良好种植管理和高效粮食流通。
重点三: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
会议强调,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
李国祥认为,乡村产业发展要起好步、走得稳、行得远,能够造福农民,必须尊重经济规律,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于“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李国祥认为,应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尽可能地让农民参与乡村产业发展,注重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农民能够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内容来源:城市金融报,农业行业观察全网推荐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农业产业链路径如何创新?(附路径)..
【世界农业案例】新西兰农业成功秘诀是什么..
【农业案例】生态循环农业的三大模式及运营案例..
【数字农业】2025年数字农业建设项目储备指南来..
【预制菜行业】孟祥忍:预制菜加工要聚焦大单品..
生态农业品牌建设:绿色发展新路径..
钵施然引领智能农机科技新纪元:共揭“中乌智能..
综艺助农守正创新 《快乐的田野》书写有机旱作特..
高标准农田建设如何融资?(附资金对接路径)..
【政策解读】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
满满的高科技!博创联动闪耀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
“数字农业”发展趋势与实践方法分析..
产业集群: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养殖行业】创新养殖方法的具体实践之法..
喜茶以订单农业“自主”把控桑葚品质,酷黑莓桑..
意大利展团亮相2024年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成员单位招募】欢迎加入数农俱乐部,一起赋能..
“农业经理人职业技能等级考评认定”11月4日报名..
罗必良:农业新质生产力如何理解?如何落地?..
第二十二届中国温室产业大会即将在兰州隆重揭幕..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特色农业:隐藏的市场机会与未来发展之路..
北斗导航助力 开启春耕新气象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中信农业下属隆平高科、华智生物精彩亮相2024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