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顺丰26载:用物流赋能农业产业链
这段时间有2件时间刷爆了朋友圈:一是房价疯狂上涨;二是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很多朋友都认为这是恐慌性的。尤其是9月份南方玉米刚刚上市,就传出这样的坏消息,北方的玉米种植户也躁动不已。出手还是不出手成为玉米种植户寝食难安的思考。
噩耗! 2016年价格或崩塌至0.5元/斤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9月份全球农业产量报告显示,2016/17年度中国玉米产量预计为2.16亿吨,比上月的预测值低200万吨或0.9%,比上年减少858万吨或3.8%。
2016/17年度中国玉米播种面积预计为3600万公顷,比上年减少210万公顷或5.6%,也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下滑。2016年农户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因为政府实施政策改革后玉米价格下跌。单产预计为6吨/公顷,比上月预测值低1%,不过比上年增加1.9%。
在播种开始之前,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的市场价格及农业政策结构调整,旨在降低2016/17年度玉米产量。此前的政策(收购价格高企、有保障的收购以及提供生产补贴)导致玉米播种面积庞大,产量大幅增加,政府库存急剧激增。
2015年中国政府将2015/16年度玉米收购价格下调10%,并且制定目标,到2020年时将玉米播种面积减少300万公顷,并提供补贴鼓励农户种植替代农作物。2016年3月份政府宣布取消东北地区临时收储项目,还宣布在今年夏季销售数百万吨国储玉米。这些政策调整导致国内玉米价格下跌,玉米种植收益下降。有报道称,农户减少玉米播种面积,并转向播种大豆、花生、大米和土豆等农作物。降幅最大的地区位于东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最近几年这些地区的玉米播种面积扩张幅度最大。
报告称,从2016/17年度开始到7月中旬,玉米产区的天气良好。但是在7月份和8月份期间,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等玉米主产区的天气比正常更为干燥。由于处于关键繁殖期的作物遭受中等程度的缺墒压力,导致玉米单产减少。
按照市场供求关系来说:供少的情况下,求应该会增加。但玉米不正常啊。不按照规矩出牌!产量减少,价格也大幅度下跌。截至9月18日,全国玉米均价约为1885元/吨,较月初下滑60元/吨。领跌全国的华北黄淮当地玉米均价跌幅更是突破100元/吨。
有媒体预测,2016年价格或崩塌至0.5元/斤。
什么原因导致玉米价格下跌?
作为粮食第二大产业玉米,一直受到政策的影响和推动。可谓政策是玉米的救命稻草!
1、全球玉米供求过剩
2008年,国家开始实施玉米临储政策,此后我国玉米产量逐年稳定增长。数据显示,2008年—2015年,国内玉米产量由1.66亿吨增长至2.25亿吨,增长35.5%;播种面积由4.48亿亩增长至5.72亿亩,增长27.6%。不过,2016年,国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调减“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我国玉米播种面积预计为5.47亿亩,同比下降2500万亩;总产量预计为2.19亿吨,尽管比2015年下降558万吨,但仍为历史第二高产量。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预测部处长李喜贵李喜贵指出:总体来看,玉米供过于求还是比较严重,玉米结余量3500-4000万吨,预计供应过剩至少有3700万吨。国内外都是增产态势,玉米价格下行仍然将是主要大趋势。
同时也有粮油专家分析:在供给端,2016年全球玉米产量将达到10.11亿吨,同比增长5.31%。在需求端,目前全球玉米消费超过60%用作饲料,同时玉米工业消费份额逐渐增加。全球玉米今年供需平衡(总产量-总需求)为149万吨,相比去年由负转正,同时全球玉米库消比仍将处于20.65%的高位,均对价格构成压力。
2、“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
2015年11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包括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在地形版图中呈现由东北向华北-西南-西北镰刀弯状分布,是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地区。
力争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亿亩,比目前减少5000万亩以上,重点发展青贮玉米、大豆、优质饲草、杂粮杂豆、春小麦、经济林果和生态功能型植物等,推动农牧紧密结合、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业效益提升和产业升级。
3、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发布
2016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会同中央农办、财政部、农业部、粮食局等部门召开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新闻通气会。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在会上表示,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和保障农民合理收益的要求,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定额补贴的新机制。
此政策调整几个关键:东北3省1区,临储玉米收储政策取消,各类市场主体可自由入市收购;给加工企业补贴、直接补贴给农民。
4、玉米产业市场需求低迷
由于我国玉米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玉米几乎无出口,所以需求主要来源于国内市场。
同时,国内生猪存栏量持续下降,饲料需求降低。我国玉米消费量中的69%被用作饲料,且绝大部分被用于生猪饲料。近几年生猪存栏量不断降低,从2013年的4.7亿头降至当前的3.7亿头,对玉米消费需求构成重要拖累,玉米消费也从每年1.6亿吨下降到15年的1.5亿吨,同比增速从高点时的10%左右下行至今年的-4.7%。同时玉米产量却迭创新高,所以生猪存栏量下降是玉米相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另外,国内外玉米价差大,拉升替代品进口需求。尽管国家对玉米实行进口关税配额制度,限制对玉米的进口,但是企业可以进口玉米的中间产品和替代品。
同时,玉米淀粉需求稳定,但难以消化过剩供给。玉米淀粉是玉米深加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其中55%又被用于制作淀粉糖。玉米淀粉消费增长虽然稳定,但是占比较小,例如2015年玉米淀粉产量仅1860万吨。
此外玉米淀粉行业还面临严重的供给过剩问题,开工率不足60%,且诸多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玉米淀粉难以消化行业过剩的供给。
未来,玉米经营者观望还将持续
早在2016年年初持有玉米观望气氛特别严重。这种现象不管是农户、加工企业、还是流通者都表现出非常强烈,大家都在等待国家的政策和市场的变化。
有媒体报道:随着东北产区玉米价格走弱,销区市场东北粮源价格出现小幅回调,但由于与华北玉米价差较大,东北玉米成交延续微量。“两会”结束之后,相关政策即将明朗,企业观望情绪继续,收购谨慎,销区市场维持弱势震荡行情。
8月份起,国内玉米市场整体维持弱势局面,华北地区余粮仍旧充足,政策粮源投放可期,企业压价意愿较强,持续打击农户挺价心理。此外,东北部分临储库点严控华北粮源流入,进一步抑制华北玉米价格。
尽管玉米政策下达之后,对玉米种植、加工、流通都带来了积极性,尤其是产量的增加。有数据显示:2016年8月份之后,玉米的价格持续走低之后,对于2017年玉米市场,85%的农户、加工企业、流通企业有进入观望期。
大家都在思考2017怎么办?放弃还是绝地反击呢?
绝地反击能否成功?
在一次工作会议中,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表示,在粮食“十二连增”、供求压力减小、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的情况下,国家提高粮价的空间收窄、支持的力度可能减弱。2017年种植业结构调整,重点作物还是玉米,重点区域还是“镰刀弯”等玉米非优势区,力争2017再调减玉米面积1000万亩以上。
同时,据国家粮食局网站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等部门21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切实做好今年东北地区玉米收购工作。同时,要积极搭建粮食产销协作平台,创新合作方式,推进“互联网+粮食交易”,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引导和鼓励粮食加工、饲料生产和贸易等企业开展购销合作对接,巩固和拓宽产销区之间以及企业之间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贸易渠道。
通知要求,积极引导多元市场主体开展市场化收购,充分发挥粮食加工“调节器”作用,鼓励企业加工转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深加工,促进玉米产业上下游协调发展。要鼓励粮食企业通过订单收购、预约收购等方式,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加大人民银行、银监会将指导农业发展银行和商业性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玉米收购信贷业务,保障企业有钱收粮。
通过玉米产业完善避险平台,大商所农业品事业部负责人指出:在“保险+期货”服务产业方面,美国保险与期货相结合的模式已发展70余年,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其农业保险种类涵盖150多种农作物。我国“保险+期货”仍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玉米是首批试点品种。2015年,保监会正式批准了玉米和鸡蛋的目标价格保险,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探索开展重要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目前试点品种不断丰富,涵盖玉米、大豆和鸡蛋多个农产品品种,覆盖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多个农产品主产区。
鉴于此,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正式推出。其三个核心要求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和保障农民合理收益,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一方面,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另一方面,综合农民合理收益、财政承受能力、产业链发展等因素,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
同时,国家也推出了扶持玉米产业的政策“组合拳”。通过产业调整、产业化等措施化解玉米困局难题。
首先,加大政策性玉米抛售量,实施政策性玉米定向销售。例如,安徽省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资料显示,从5月1日至9月8日进口玉米成交总量为370.48万吨,临储玉米成交量2212.44万吨,跨省移库玉米118.89万吨,有效释放了库存,满足了企业用粮需求。
其次,出台玉米产业补贴政策。对黑龙江、吉林、内蒙古3省区具备一定生产能力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在今年5月至年底前竞买国家临时收储玉米自用加工 的,中央财政将对竞买加工量超过企业2个月加工能力部分给予每吨100元的补贴。补贴政策的出台,缓解了加工企业经营困难,调动了企业购粮积极性,加快了 库存粮食消化处理进度。
吉林省粮食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家补贴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政策进一步刺激了玉米深加工企业转化加工玉米的积极性,缓解了仓容压力。
专家一致认为:在宏观经济形势短期内难以扭转的情况下,从短期来看,还需要继续从政策、政府、企业等多方面着手,多管齐下,缓解玉米产业面临的困境。
加入农业中小企业经理人和创业者核心商圈(农侠会),行业解读、案例干货、行业报告、实战课程请订阅农业行业观察 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钵施然引领智能农机科技新纪元:共揭“中乌智能..
综艺助农守正创新 《快乐的田野》书写有机旱作特..
高标准农田建设如何融资?(附资金对接路径)..
【政策解读】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
深度研究!我国农业科技迎来大爆发..
【农业模式】“云认养”兴起,消费者热衷当线上..
请别再吹了,中国农业只剩下鸡毛了!..
现代农业产业园政策资金配套及案例:国家级1-3亿..
【世界农业案例】德国探索发展农业光伏..
未来已来!预制菜企业如何数字化(附5个策略)..
满满的高科技!博创联动闪耀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
“数字农业”发展趋势与实践方法分析..
产业集群: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喜茶以订单农业“自主”把控桑葚品质,酷黑莓桑..
意大利展团亮相2024年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养殖行业】创新养殖方法的具体实践之法..
【成员单位招募】欢迎加入数农俱乐部,一起赋能..
“农业经理人职业技能等级考评认定”11月4日报名..
罗必良:农业新质生产力如何理解?如何落地?..
第二十二届中国温室产业大会即将在兰州隆重揭幕..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特色农业:隐藏的市场机会与未来发展之路..
北斗导航助力 开启春耕新气象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中信农业下属隆平高科、华智生物精彩亮相2024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