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农业新风向:新模式+组合拳加快农产绿色转型
种植
  
2024-12-31 19:32:14
[ 导读 ] 在推进低碳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农业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当前,低碳农业已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是农业大国既有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又有着广阔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在推进低碳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农业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01

探索生态农业种养循环模式

近年来,国家把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相继出台了多个重要文件、规划和指导性意见,指出要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理念,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构建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种养加协调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各地已经探索出许多独特而实用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1.北方的“四位一体”(沼气池—畜禽养殖—厕所—日光温室)庭院农业模式,是把日光温室、畜禽舍、沼气池、厕所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种养循环模式。将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投入沼气池提供发酵原料,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为日光温室供热,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改良土壤,形成种植与养殖的良性循环。

2. 南方的“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利用山地、大田、庭院,建设畜禽舍、果园、沼气池,同样以沼气为中心,用于解决农村生活用能,果园套种饲料作物,用于畜禽养殖饲料需求。

黑龙江省鹤滋源现代化牧场,通过完善粪污处理系统,把粪污全部变废为宝,对牧场周边种植基地进行粪肥全量还田,2021年牧场把堆积的7600吨干粪和9000多吨液体粪肥进行还田处理,还田面积达到7400多亩,减少化肥施用量20%左右,农作物收割后,秸秆又可加工成有机饲料,减少饲料支出成本。通过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发展出一套粪肥资源化利用和绿色农业发展新模式。

3. 林粮、林禽复合生态模式,在果园、林下种植饲料作物、食用菌、中草药,养殖畜禽等,种植业为养殖提供饲料,养殖业为种植提供有机肥。

山东省蒙阴县将百万亩林果每年产生的12万吨果树枝变废为宝,以果木果枝为基料,粉碎制成菌棒菌袋,进行菌菇种植,再利用“废菌包或细小果木枝条+畜禽粪便+微生物菌剂”的轻简化堆肥技术,制成生物有机肥进行还林还田。

4. 池塘鱼—菜共生模式,是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结合起来形成循环的生态系统,鱼类饵料、排泄物在养殖水体中作为水生蔬菜的营养来源,经过植物吸收的水体得到净化后又用于水产养殖,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潜江市大力推广虾稻共作模式,按照标准实施的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充分利用稻田秸秆资源,将水稻种植、小龙虾养殖有机结合,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减少肥料使用50%以上,减少农药用量70%,虾和稻品质同步提升,每年四五月份收一季虾,八九月份再收获一季虾,实现“一稻两虾”,亩产龙虾约200公斤,虾稻600公斤,每亩平均增收5000元。

02

构建低碳循环产业链条

农产品加工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和能源消耗主要是加工过程中水、电、热能的消耗。构建低碳循环模式,关键是节约循环利用各类资源,农业企业可构建“资源—加工—产品—资源”的循环链条,支持农产品加工业与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科普、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

一是加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在农产品产地建设烘干、储藏等设施,延长供应时间,在田间地头开展商品化处理,减少产后损失。

二是改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适度加工,合理确定加工精度,减少过度加工造成的资源浪费。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健康产品,减少营养损失。对农业加工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应用高效节能环保技术和机械设备,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

三是发展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把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吃干榨净”,对碎米、稻壳、麦麸、饼粕等粮油类副产物,果皮果渣、菜叶等果蔬副产物,动物皮毛、骨血、内脏等副产物进行梯次加工和高值利用,高效利用资源,实现减损增效。

03

实施农业产业链碳足迹管理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产品的绿色低碳属性,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已经成为行业绿色发展的热点趋势。产品碳足迹的有效管理不仅积极回应了市场对环保的迫切需求,而且能够显著增强企业的绿色产品竞争力。我国一直积极部署低碳转型任务,加快提升我国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促进相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2024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征集“新三样”碳足迹国家标准项目提案。目前企业碳足迹管理已成为评估企业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

加强农业碳足迹管理有助于农业生产者将生产过程中的水、电、气等能源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构建统一集成的能源管理平台,能够主动、及时地发现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问题,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其次,生产者可以摸清碳排放“家底”,识别高碳排放的生产环节,有针对性的开展减排行动。此举有助于企业向消费者和合作方展现社会责任和技术实力,通过差异化低碳产品形成竞争优势。此外,龙头企业和供应链核心企业还可通过其行业影响力,倒逼上游商家披露碳排放信息并采用更严格的减碳标准,从而带动产业链的低碳化发展。就农企而言,把低碳发展融入企业运营管理体系,将助力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吸引更多投资者。

通过产品碳足迹的核算和信息披露,消费者可以快速识别低碳产品,在购买农产品时做出更加明智的决定,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产品,从消费端推动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04

助力农企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1. 扩大培育绿色产业。大力发展以绿色低碳生态循环为增长点的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推进种养加销一体、农林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复合型绿色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2.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带动农业转型升级。以绿色金融、龙头企业为主体,积极构建农业绿色供应链,推行全程绿色低碳标准化生产,探索低碳农产品、节能农产品的认证、标识和管理,引导农业企业、经营主体强化减排固碳技术应用。打造一批农业绿色低碳产品品牌,建立健全农产品碳足迹追溯体系,拓展供给方式和供给渠道,不断壮大新型产业增长动能。

3.加强低碳农业财政支持。完善农业农村绿色低碳投融资政策,支持国家开发银行等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积极利用抵押补充贷款工具,依法合规为农业农村绿色低碳产业提供低息中长期信贷支持。完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政策,激发市场主体农业绿色低碳投资活力。加大对低碳农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序推进农业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设立农业农村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创设农业绿色低碳投资基金,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农业农村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

农业的低碳和绿色发展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常态。随着碳中和理念的深入推进,农业领域正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在未来,技术创新与环保措施将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农业企业应致力于增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进行战略调整,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社会提供低碳环保的产品与服务。同时,鼓励消费者、农户和合作伙伴共同投身于“低碳价值共创”的行动中,携手构建新型农业,共创绿色未来。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