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种粮的根本出路在哪儿?
种植
农合论坛官网   
2016-11-22 18:37:30
[ 导读 ] 粮价大跌、谷贱伤农,中国粮食到底怎么了?


粮价大跌、谷贱伤农,中国粮食到底怎么了?

相信这是广大农业朋友都特别关注的问题。我们的粮食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三大高压拷问中国粮食

都是哪三大高压呢?高产量、高进口,高库存。

与此同时,还有一大矛盾:一方面从去年以来,国内不少种粮朋友反映粮价过低、收益过少,卖粮难不断出现,令人叫苦不迭;另一方面,国外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大幅低于我国,价格明显倒挂。举个例子,前几个月我国小麦价格要比进口同品质小麦每吨高823元,大米每吨高790元,玉米每吨高428元。

所以形成了国内对粮价下跌叫苦不迭,但实际上与国际粮价相比,我国的粮价却仍处于高位这样的尴尬矛盾。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种粮人感叹:辛辛苦苦种出来,结果卖不上价,赚不到钱。

国家为难:国内粮价与国际价格倒挂,大量进口不断冲击国内市场。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有这么几个因素:

第一,农业生产要素成本上涨。土地、资金、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2008年后政府最低收购价逐步超过市场价格。一些重要农产品如小麦、大米、玉米、大豆等,政府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价已明显超过国内市场定价。

第二,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下跌。按今年年初的价格和2012年底相比,小麦和大米价格大约下跌了三分之一、大豆价格下跌40%、玉米价格下跌45%。这么一来,也使中国的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

第三个也是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国内的品种结构严重与需求失衡。我国的粮食产量虽然已经实现了年年连增,但玉米、大米的进口替代扰乱了国内市场。目前,玉米库存量超过2.5亿吨,严重供过于求;稻谷库存1.5亿吨处在高位。也就是说,尽管粮食总量增长了,但比例却失衡,一部分缺口越来越大,而另一部分却过剩,比如大豆就是短板,我国大豆主要依靠进口,近5年来,我国大豆对外的依存度高达83.8%,这正是我国品种结构缺陷导致了大豆必须依靠进口。而玉米、稻谷则处于库存过剩,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家在去年时对玉米进行了政策调控。(所以一些种玉米的朋友会抱怨,为什么降低玉米价格,从整个国家情况来看,相信您就能理解了。)

那么,中国粮食的出路在哪儿?我们种粮人又该怎么办?

综上分析,我国粮食主要问题出在两个上面:一是结构问题,比例失衡;一是竞争力不够,科技进步不足和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导致产品价格没有竞争力。那么,出路也就在这两个问题上。

所以,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一侧进行改革,主要是提高供给质量,调整配置,扩大有效供给,提高生产效率。这正印证了上周,发改委刚刚发布的《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提出的未来5年,农业改革的主基调就是供给侧改革! 那么,具体会怎么改呢?

第一个重点:粮食安全。这个词中央提了不止一次,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根据中国食品(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院发布的《2015—2016年中国粮食安全(评估)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粮食行业安全状况:小麦基本安全或弱安全;稻谷基本安全或弱安全;玉米供过于求不安全;食用油、花生、大豆进口率太高不安全。这也将是未来国家调控的主体方向,请广大种粮朋友留意!

第二个重点,是政策及补贴调整。我国的收储政策和顺价销售政策造成国外粮食价格比我国低的多,导致大量进口。进口后国内市场上粮食多了,国家就照单全收,存进粮库,最终造成高进口和高库存并存,国家浪费了大量财政资金,且粮食市场秩序被部分政策干扰。

第三个重点,是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国家鼓励适度规模经营,鼓励产业链延伸,这也跟我们经营者直接相关,比如单纯生产利润低,而种养殖加工一体可以提高粮食的利用率,利润就会高出不少。

第四个重点,是做好精分。在国内粮食市场上,从原料到深加工都没有做到充分精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粮食杂质较多,这一块我们还有很大差距。

第五个重点,就是金融调控。要全面调控市场,改变当前粮食现状,除了政策引导外,资金必不可少。国家会全面放开金融政策来引导市场,大力扶持经营主体发挥带动作用。

具体到我们种粮人,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明年国家对粮食的调控方向,以及政策引导方向;

2.明年国家粮食补贴政策有何变化?

3.对于我们自身,一是如何想办法提高质量和单位产量效益,二是如何提高管理,降低成本;

4.不要傻花钱,要学会利用金融政策的钱,降低我们的经营风险。

加入农业中小企业经理人和创业者核心商圈(农侠会),行业解读、案例干货、行业报告、实战课程请订阅农业行业观察 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