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视小米商业模式,看褚橙、小罐茶、壹号土猪如何玩新商业
时间周期短 冬储节奏提前
今年春节期间供应形势恐将有变。主要是东北以及华北的物流问题以及符合企业生产用的优质玉米粮源能够如期到位,关系到企业能够平稳渡过春节前10天,以及正月十五之前,这差不多小一个月的供给真空期。这对于已经习惯了短则3天,长则不过15天的企业来说,可谓不小考验。
企业补贴到位 利润刺激下加大生产
11月17日,黑龙江加工企业补贴正式落地,至此,东北三省企业加工补贴全部到位,其中黑龙江300元/吨,内蒙古、吉林200元/吨,辽宁100元/吨。施行时间到2017年6月。从现行成本测算预估,淀粉企业在含补贴费用下,最大利润已经超过600元/吨,酒精企业最大利润则在1000元/吨以上,十分可观。东北内销张力的扩增,使得区内竞争氛围抬升,不仅有利于东北区内玉米的消化和价格的竞争,同时也对玉米外流份额构成挤压。
物流运力缓解慢 天气不确定性频发
天气对粮价来说一直是一把双刃剑。降雪降温加速产区玉米上冻和脱粒活动的展开。但物流和运输也面临更大考验。从市场获知,哈尔滨到锦州港的汽车运费从之前的240元/吨上涨至260元/吨,开秤初期彼时运费仅130-140元/吨。可见幅度之大。20日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大部地区,因雨雪致道路湿滑,主干道路和高速公路处于封闭和限速状态,晨间,北方港口集港数量已有下降。尽管预期上量高峰在前,仍不敢贸然调价,收购价格运行稳定。
市场涨价情绪高涨 农户惜售状态拉长
农户在今年卖粮初期经历了近10年未见的闪蹦开秤。从种植-收益-成本上看,由于有国家粮补和生产者补贴,自由土地农户艰难维系了为数不多的收益,而承包户的亏损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高。面对价减、质减、量减三重压力,农户在面对价格上涨时,选择惜售和继续等待,成为了一种新常态。这种心态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农户以往的售粮心态。
粮质问题凸显 优质玉米货源组织不易
东北地区入冬以来降雪频繁,玉米霉变情况呈现扩大化趋势。北方港口收购霉变2%以内和超2%玉米价格最大时曾有接近100元/吨。一些收割进度稍缓的玉米,直接被降雪覆盖,更易导致霉变。新粮上市初期,华北玉米价格既因雾霾导致干粮迟迟无法上量而出现明显回升。同时,霉变和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问题,在进入到11月之后越发凸显。这也是目前东北玉米除价格优势之外,备受猪料企业青睐的另一大原因。
高库存背景下的低流通库存
和目前国家仍然高达2.3亿吨的结转库存和新增的2亿吨库存相比,市场流通库存可谓九牛一毛。而且流通库存趋紧的局面可能还将维持。从港口数据上看,北方接近280万吨的总库存,贸易库存逐渐超过了100万吨,一旦物流和天气对港口到货形成长期制约,港口贸易库存的“趋紧”将是对价格最有力的的支撑。
由此可见,小编认为春节之前,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易涨难跌。天气和物流将是价格形成因素中最大的变数,而供给宽松程度将直接影响终端市场价格涨跌幅度。
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加入农业中小企业经理人和创业者核心商圈(农侠会),行业解读、案例干货、行业报告、实战课程请订阅农业行业观察 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温室大棚】什么是智能温室?与传统的温室大棚有..
【电商分析】2025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现状与发展..
解锁乡村振兴新姿势:10大运营模式大盘点..
“公益+市场”模式兴起!公益搭台链接供需 “乡..
建议收藏!一文讲透“农村三产融合”..
【农资行业】2025 年有机肥市场爆发前夜:这三大..
第5期乡村振兴管理师即将封班,线上学习线上考试..
70%利润归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正在助..
乡村全面振兴,23种乡村产业模式
【县域经济】探索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多元路径..
政策青睐!数字乡村如何从“盆景”变“风景”(..
1200亿智慧农业市场爆发,特别是AI+农业,重塑产..
【证书推荐】农业经理人技能证(第19期)7月4月..
生态农业势在必行!这8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需要知..
拆解苹果共享农庄:一个让果园变“金矿”的神奇..
【县域产业】2024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
【数字乡村】尹西明:数字新农人通过兴趣电商创..
【预制菜】国外预制菜成功密码之一:精细化供应..
百千万工程”背景下的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案例】河北沧县:以枣为势,打造乡村..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
恭喜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24年..
【农业案例】农业创业中的5个坑,农民看过后,选..
农村电商仅剩下农产品直播,未来还将如何发展..
新年特刊!100多个特色农场的经典案例,都非常有..
数字农业创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东农场..
如何打造更赚钱的“无人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