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众筹新时代:网易全民养猪、苏宁卖大闸蟹、京东卖大米
前段时间,美国牛肉进口中国的消息一传来,很多人纷纷表示不解。中国并不缺少牛肉,为什么还要从美国进口?难不成美国的牛肉有什么特别之处!
事实上,特别之处是有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可不是这个,因为不仅仅是牛肉,中国近年来在粮食的进口上也都是逐年递增的。
近年来我国粮食尤其是大米进口量大幅增加,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前两位大米进口国,与之对应,我国国内稻谷增产、库存高企,但是大米进口量却是只增不减。
此外,我国玉米、小麦进口近几年也维持在较高水平。与此同时,中国农业却一直处在丰收状态。
为什么在地大物博的中国,明明农业丰收不断,为何还要选择进口别国的粮食,原因什么?跟农业君一起来探究一下!
1、生产成本过高
中国虽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并不高,加上农业生产成本,如农药。化肥、人力等费用逐年上涨的情况下,中国的农业生产成本一直是居高不下。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粮食价格一直处于较高的位置。而对于美国、日本等来说,其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生产成本也较低,所以,进口他们国家的粮食,对我国而言是减轻了负担。
2、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
我国农业生产一直延续传统的种植结构,并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做大的调整,所以一方面,中国的粮食看起来是丰收了,但是在某些农产品的供应上还是不足。
另一方面,我国的农产品在质量远远还未达到标准,所以,低档次产品长期过剩,高档农产品却出现了断档。
所以,农业生产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中国粮食不得不迈出国门搞进口。
3、耕地面积减少
近年来我国农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这已经成了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趋势。虽说从2007年开始,农村土地整治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但是农村耕地面积减少的详细那个并未就此改变。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我国农村耕地面积从2009年的20.31亿亩下降到目前的20.25亿亩。
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随着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加上需要库存大量的应急粮食,要不进口还能怎么办?
4、生产效率低下
中国从几千年到现在一直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以精耕细作为主,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农业生产的效率极低。
这种低效率的竞争,完全无法和真正的机械化生产方式抗衡,这也就导致了中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很低,自然难以和进口的高效率的农产品抗衡。
5、耕地质量下降
伴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带来的影响,我国的耕地质量连年下降,入地盐碱化、沙漠化现象突出,再加上土壤污染问题的加剧,中国的耕地质量全面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土壤治污被提到了首要位置,而进口粮食就成了必然事件。
6、农村人口减少
在中国的农村制约农业生产效率的还有一个问题,这就是农村人口的问题。仙子阿越来越多的人年轻人开始往大城市跑,因为做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挣不到钱。
所以留守在农村的往往都是老弱妇孺,可是在中国当前的生产条件下,农业依然是一个重体力的劳动产业,更何况农业科技不仅需要青壮年更需要高素质人才,而这些是留守在农村的妇孺们解决不了的。
所以,现在很多的农村地区就出现了弃地打工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农业又陷入了困局。
中国是农业大国,地大物博,但人口数量也是客观。
适度的进口是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长期以往势必会带来负面影响,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结合实例一起来探究一下!
1、紧跟互联网潮流,提高生产效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科技为王的今天,农业生产也必须依靠强大的科技力量,才能走的更远。只有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农资龙头金正大作为一家老牌的化工企业,其在农资界的地位不可动摇。但是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兴起,农资电商成为农资企业的发展潮流,业界大佬的金正大必须做出回应。
于是率先布局农资电商,将现有渠道进行升级,同时,按照电商的要求对经销商进行升级,以此来提高效率,降低物流费用、财务费用及人员支出。
在这种情况下,金正大集团有效的和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专业化的农业公司实现了直接对接,提高了收益。
中国农业缺水、缺人才也缺耕地,但是最缺的还是互联网科技,所以,想改变中国农业的现状,必须以互联网为导向,努力提升生产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2、强化产业结构
农业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所以要适时调整农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
新希望中国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中国最大的农牧企业之一,拥有中国最大的农牧产业集群,是中国农牧业企业的领军者。
新希望作为中国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其实力不可小觑,但是作为一家农牧企业和饲料企业,新希望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很好的把握了市场机遇。
于是有了农牧与食品、化工与资源、地产与基础设施、金融与投资四大产业集群,集团从单一饲料产业,逐步向上、下游延伸,成为了一家集农、工、贸、科一体化发展的大型农牧业民营集团企业。
新希望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就是因为它能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抓住市场需求,各方面发力,占领一线市场。
中国的农业也需要有这种精神,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年年丰收还要进口的尴尬局面。
3、可持续生产:理念与实践相结合
可持续发展农业是指采取某种合理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 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可以持续发展的农业系统。
比如,“稻田养鱼”就是可持续农业生产的典型事例。它是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的“套种”,它也是江南地区因为人地关系紧张而节约土地的新发明。
“稻田养鱼”将种稻和养鱼有机地结合起来,田鱼觅食时,搅动田水,搅糊泥土,为水稻根系生长提供氧气,促进水稻生长.
田鱼吃了稻田里的猪毛草、鸭舌草等害虫免去了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田鱼的排泄物等于给稻田施加有机肥料,最终人们获得了鱼肉和稻米,动植物蛋白质齐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中国的农业,其安全问题广受大家的关注,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要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做循环农业,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的问题。
未来,中国农业将会在战略上布局,推进产业现代化,解决持续生产与消费的双重结构性矛盾。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中芯一号家育“猛芯”种猪芯片全球首发仪式在呼..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