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饮料柠檬史:十年沉浮,酸倒一地,成就一片!
一个不小心4000多万就没了,原来,干农业这么烧钱!
故事的主人公姓余,从事农业之前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在佛山顺德做家具。一开始帮家具公司跑业务,后来自己白手起家,短短6年时间,公司销售额达2亿多,员工也有300多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行业经济不景气,老余看到农业是个风口,于是他网罗了一批有技术有水平的团队,在老家承包了1500亩优质土地,开始了农业之路。
一开始只是试种了几十亩蔬菜,没想到一下子赚了十几万。所以第二年又承包了1500亩地,并且全部搞基础建设和种植。
谁料,这1500地不仅没让他赚到更多的钱,反而赔了个精光,4年时间3000万身家付诸东流。
今天跟农业君(公众号:nyguancha)一起来分析一下,老余为何会在农业这条路上赔的这么惨呢?
1、盲目扩大规模
现在,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规模化经营成未来趋势,但是,不能盲目扩大规模,适度规模经营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老余在初尝了胜利的甜头后,没有做详细的规划,直接就扩大了规模,从几十亩到1500亩,就这么随意扩大了规模,但并没有调整具体的生产细节,如多元化经营,所以失败是必然的。
2、缺乏渠道
没有渠道,农业怎么继续干下。
可是在制造业顺风顺水的老余并不知道,做农业,还要先做渠道。
几十亩蔬菜好销售,即使零售也能全部卖出去。
但是1500亩就不同了,没有特定的销售渠道,只能等着贸易商来收,也不借助电商,这么做农业,能不死吗?
3、在传统农业的路上挣扎
现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也早已步入了新时代。
可是对农业并不是很了解的老余却一直在传统农业里打转,靠天吃饭是传统农业的痛点。
老余的蔬菜就是经历了这个痛点,天气冷,菜价高时,因没有采用高科技,全部冻死。
到了春天至夏天,市场上的蔬菜供大于求,价格触底。
在新型农业兴起之时,老余没有抓住机遇,依旧走传统农业发展之路,他又怎么可能在农业领域大获全胜?
总之,做农业,真的是不容易。
老余虽失败了,但他做农业的经历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一起来看看具体是什么?
1、先建渠道再生产
农业作为传统行业,虽有高科技保驾护航,但是渠道永远都是关键。
所以,在生产前要先找到渠道,或者做订单农业,这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才能变现,公司才有资金维持运营。
若既没找好渠道,也没有好的营销方案就扩大生产规模,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农产品滞销或低价促销,连成本都回不来。
老余就是没渠道,还随意扩张的典型。
2、做农业要放弃靠天吃饭
靠天吃饭本是以前做农业的常态,但是到了今天,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
放弃它才有可能找到出路。
一系列黑科技的出现,让农业生产、销售变的简单。
农业大数据可以随时监控农业生产的环境,让你随时随地了解天气状况,做好应急准备。
在销售端,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做宣传,扩大市场知名度,用电商卖产品,让我们的产品走上更多的餐桌。
老余之所以赔的这么惨,就是因为他一直在靠天吃饭这条路上倔强前行,不知变通。
事实上,现在做农业,最离不开的不是天气,而是高科技,
4、坚持适度规模经营
规模化是农业发展的趋势,但是要适度规模经营。
尤其是对于单一产业而言,更是要将适度规模化放在首位,因为作为单一产业,它没有形成产业链,若大规模的去发展,必然会形成隐患。
将所有资金投入到单一产业上,若出现意外,公司必然只能面临破产。
老余的1500亩地搞的全是基础种植业,单一产业加传统农业项目,风险指数满级了。
5、走高端农业之路
高端农业大致有四大特点:一是高品质;二是高效益;三是高消费;四是可以满足现代都市人的消费要求。农业君这里说的高端农业实际上是高效益的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指采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的设施工程。
像传统的种植业,对天气的地域能力较差,温差或者暴雪天气的出现,必然会影响其生长,但是若做设施农业,就能避免天气等外界条件的干扰。
老余的蔬菜在最冷的冬天迎来了天价,但因为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只能眼睁睁看着被冻死。
现在,随着环境质量的恶化,气候也不稳定,想让农业生产远离天气的影响,设施农业就是一条好路子。
6、购买农业保险
到了今天,虽然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但自然条件的变化对农业依旧是致命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干旱、暴风雨、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直接危及着农业生产。
一旦出现巨灾,自我救助的能力在巨灾面前就显得非常脆弱,自己很难从巨灾中恢复过来。
而购买农业保险能够让你得到一定的补偿,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增加农业创业的信心。
老余若是买了农业保险,在蔬菜冻死后必然也能得到一定的补偿,他也不至于4年赔光3000多万。
3000多万不是一个小数目,砸了这么多钱下去,依旧没能让自己的农业梦梦想成真。
看来,农业真的不能这么干!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中芯一号家育“猛芯”种猪芯片全球首发仪式在呼..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