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个铁道兵做农业的成功密码
种植
   陈立耀
2018-08-06 10:35:12
[ 导读 ] 干农业,就必须要脚踏实地、辛苦付出、否则不可能会轻轻松松成功。

“这个就跟养孩子一样,实实在在讲,你怎么付出,它就怎么回报你。”

-——重庆万州区同鑫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卢长坤

干农业,就必须要脚踏实地、辛苦付出、否则不可能会轻轻松松成功。

一个铁道兵的转型

卢长坤,已经深耕农业20多年。

1997年,曾当过铁道兵、干过推销员、后来又承包国营针织厂服装车间的卢长坤,揣着从成衣厂带出来的400万元,到九龙村承包了200多亩土地,开始了又一次跨界创业的冒险。

对于功成名就的卢长坤应该可以不用再去创业。但具有铁道兵专研精神的卢长坤一直想再“活一回”。

对于创业,卢长坤有自己的理解:

卢长坤把做农业的分为三种人。第一种是生活在农村的农户。第二种是把农业当成项目来做的。第三种就是带着责任感来做的。

其中,第二种人,做农业的结果一般都是失败。因为他把这个农业当成项目,如果短期内不能达到预期收益,那就会很快退出。农业是一种长期产业,需要持续的投入和热情,做农业就是一种责任感。我属于第三种人,我最初是以扶贫而切入农业产业的,后来一直坚持下来,就是有种信心和责任,最后当然产业也对我的坚持给了回报。

卢长坤希望把他人生剩下的阶段用来做好三件事:打造出一个现代化的农业园区,建设好50个社区农产品直销店,以及建立一个覆盖达州、利川等周边城市的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

曾经吃过亏的卢长坤开始努力切入销售端,不仅是广泛扩大批发商网络,还不惜血本自己建起了保鲜物流车队,到现在已经拥有了28台货车。两条腿走路的卢长坤很快从困境里走了出来,不仅在湖北、万州开发了3万亩绿色蔬菜基地,并且成为万州当地最大的蔬菜流通企业。现在卢的产品不仅供应重庆,还远销到武汉和上海。

目前,园区以种植蔬菜为主,经过20年发展,种植面积达3万亩,其中大棚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年产销蔬菜3亿公斤。

卢长坤也被外界称之为“蔬菜大王”。

经营模式:“公司+经纪人+农户”

卢长坤为自己规划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路径。

当时的农业发展,普遍实施“公司+农户”战略,这种模式优劣都很明显,好的是能以较少资源撬动更大面积的土地栽种,但隐患则是农户往往难于管理,后期收成质量和供货走向往往和预期不符。

卢长坤想到了“公司+经纪人+农户”的独特模式,虽然只增加了“经纪人”环节,却改观了老模式的种种弊端。

“经纪人”往往是当地村里的主事者担当,他不仅可以为企业保障产品质量和收成数量,还能及时有效地给企业反馈农户信息,让企业与农户的互动能及时调整,适应市场发展。

给农户采取保底收入模式,让他紧紧捆绑了一大批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农户。

销售模式:社区农产品直销店

种的好,更要卖得好。

这还不是卢长坤对产业链的全部设想。

卢长坤认为,大型超市,农产品这一块都是其附带板块,他们不看中其中利润,都是通过较低价格来聚敛人气,以完成其他商品的销售。但这种模式是损失蔬菜经销商的利益的,肯定不会长久。

那么蔬菜要寻求新的销售渠道,社区直销店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卢长坤测算过,一个150~200平方米的小店,开店成本也就6万元,卖蔬菜水果和其他鸡鸭等农副产品,一万人的社区就可以养活一个店,而且现金流好,会生长得很健康。

于是2007年,卢长坤建起了第一个自有品牌的社区农产品直销店。这种比超市更专业,比菜贩更保险的蔬菜小超模式,还加入了其他农产品销售,“这会是未来农产品销售的主力渠道。”

现在卢长坤的直销店已经在万州开了15家,他希望在未来三年内能达到50家的规模,并且能把这种模式推广到重庆主城。

玩转智慧农业园

2013年6月,卢长坤又将农业的“战场”转战到了甘宁镇,建起了如今的同鑫现代农业甘宁园。

目前已投资4500万元,完成智能温室4万平米,展示温室1万平米,生态餐厅2千平米,卢长坤表示,未来将以农业开发为主,打造现代农业,同时融入农耕文化、体验式观光,可以让广大游客充分感受现代化农业的无穷乐趣。

在卢长坤眼里,如今的农业广泛发展、多种经营,例如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都是“智慧农业”。

1、立体农业

在同鑫现代农业大观园内,我们可以看到看到,平常菜市场常见的油麦菜、生菜、西兰花等蔬菜就像人们住高楼一样,住在了一层层阶梯式、盆架式布置栽培的管道上。

而且每一个不同的“高楼”造型前都挂着一个牌子,就像是每家每户的“房号”。有的写着吊柱式气雾栽培,有的写着方形立柱水雾栽培,还有A字型矩形槽、链条式墙体。

卢长坤告诉我们,不同的名字代表着不同的栽培方式,“雾培技术蔬菜种植,是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为小雾滴状,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实现蔬菜住‘高楼’的立体栽培。”

其中,卢长坤最为自豪的还是“无土培育”。在培育番茄的大棚内,记者看到,原本的土壤被棕黄色的丝状物代替,看起来很像椰子外壳上的长须。卢长坤透露,这是一种名为椰质的有机物质,可代替泥土,污染比泥土小,肥料保有量比泥土高了60%至70%,而且植物在成熟后,可直接达到国家对有机食品的标准。

2、智慧农业

卢长坤的农业园耕作从点种到采摘,整个农业生产通过一台手机“搞定”。自动喷水、补充光照,农作物充分吸收大自然的营养,摆脱对化肥的依赖,成为真正的“绿色食品”;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智慧农业”,全程记录农产品的生产、成长过程,消费者点击手机APP,即可全程“溯源”。

而且,每个园子的地里装有感应器,湿度和温度可以自动监测,工人只需要在电脑前操作一下,就能自动完成灌溉;地下铺有管道,灌溉用水还可以回收利用;园区里安装了30盏太阳能驱虫灯,可以安全环保地赶走害虫。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把农业产销直接送到千家万户的智慧农业,正在甘宁镇成为现实。

对于未来,卢长坤已经找到做农业的成功密码:1)维护合作者的利益;2)做好流通;3)品质为王;4)产品和经营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