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众筹新时代:网易全民养猪、苏宁卖大闸蟹、京东卖大米
袁隆平,专注水稻研究推广一辈子
她,专注大豆研究推广半辈子
其中,中国是大豆原产国
至今已有约 5000 年种植史
尴尬的是,我国大豆平均亩产却只有 240 斤
几乎只有美国的一半
而且,中国每年进口大豆9554万斤
相当于每天 26 艘满载大豆的万吨巨轮靠岸
为了改变中国大豆
她扎根黑土地几十年专注大豆育种与研究实践
目前,她培育的十多个优质大豆品种
大田种植亩产普遍达 400 斤
甚至有农户种出每亩 480 斤高产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累计推广已达 5000 多万亩
增产 20 多亿斤,增收 40 多亿元
她就是,大豆育种专家李艳华
大豆,是她这一辈子的情愫
1966年,李艳华出生在黑龙江海伦市农民家庭
家里几代人都以种大豆为生
同时,海伦市有“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之称
李艳华自己都没想到
活了大半辈子,一直都没离开大豆
而且很可能会“伴豆一生”
“对大豆的情感,源于生命,甚至一切”
李艳华放弃在大城市的优越条件
扎根东北基层农业生态实验站近30载
1990 年,从东北农业大学作物学专业毕业后
李艳华回到海伦市农业局原农科所工作
之后
他被推荐到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
担任“实习”。
当年,实验站一位老研究员金振宇正要退休
老研究员特别希望找一个接班人
能够接替自己把没完成的育种工作继续下去
对于接班人的选择
老研究员只要求一条:传男不传女
老研究员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有人推荐李艳华,老研究员答应“试试”
谁知道这“一试”就是28年,半辈子
育种需要时间和耐性
“板凳要坐十年冷”,失败是“家常便饭”
从到实验站的第一天起,
李艳华就确定了目标
“培育适应东北高寒地区种植
加工的优质大豆品种”
但与农民种地不同
李艳华进行大豆杂交实验却很“传统”
“需要人工收割、人工脱粒、人工分类”
“育种,有时比照顾孩子还费功夫
特别是遴选品种的过程
必须要纯手工处理。”
李艳华说
另外,大豆育种要经历一个“大浪淘沙”
失败是“家常便饭”,成功反而难得一见
因此
一个大豆品种从开始培育到最终通过审定
一般要经历 10 年到 12 年的时间
从第一个品种开始培育
到有了第一个通过审定的品种
李艳华用了整整 10 年时间
这也就意味着,10 年间
她的科研成果在某种意义上是空白的
“板凳要坐十年冷,10 年空白是值得的。”
李艳华笑称
“怀胎十月,就能生孩子了
育种比孕育孩子难十倍”
李艳华 20 多年来做了 3000 多个杂交组合
最终才从中育成了 10 个左右的审定品种
育种工作不是一个时间段,而是每天的工作
争分夺秒,已经成为李艳华工作中的一个习惯
李艳华说
育种工作不讲究什么“朝九晚五”
也没有双休和年假
只看天气:“只要不下雨,就是工作日。”
即便下雨
就将工作地点从田地里转移到实验室
每年,李艳华待在地里的时间有 150 天以上
远远长于一般的农民
黑龙江的冬天寒冷而又漫长
每年长达半年封冻期
由于积温较低,作物一年一熟
培育一季大豆需要一年的时间
这给育种工作带来很大制约
为了缩短育种时间,几乎每年秋季
李艳华都会把种子带到海南“避寒”繁殖
第二年春季再把培育的种子带回黑龙江继续实验
这样可以增加一到两个生长季
育种时间缩短三分之一到一半
这就是北种南繁
每个豆种都跨越了 4000 公里
在当时,研究经费紧张时
李艳华常常坐近 50 个小时的火车
往返在我国版图上最北至最南的两省之间
为了能多省点钱,她常常选择硬座
李艳华还记得,累了、困了时
晚上就躺在火车的座位下面睡觉
“育种必须得吃得了苦,沉得住心气。”
尤其不能受金钱的诱惑
李艳华坚守育种工作近 30 年
源于对这项事业的热爱
在科研资金紧张
李艳华曾拿出自己的工资来做科研
金钱、享受都是其次的,研究才是第一位
早年间,有一家种子企业邀请她去当副总经理
每年工资一万元,还有四五千元分红
并承诺分给一套楼房
但李艳华拒绝了收入增加十倍的机会
几十年来
一直守在小小的实验站里,不愿离开
同时,对数据的研究超乎常人
“做我们这种工作必须要细心
育种是以年为单位计算的
一不小心,一年就白干了。”
李艳华说。
由于常年忙于工作
李艳华觉得自己对家庭、女儿有很多亏欠
女儿出生不久后,李艳华就到试验田去工作了
孩子需要喂奶时
丈夫就把女儿抱到地里给她喂
喂完再抱回家
另外,由于衣着朴素,举止低调
李艳华也常常让人认不出是专家来
也经常遭到女儿的反对
女儿上幼儿园期间,有一次早上说啥也不去上学了
李艳华去劝,女儿却一直往下扒她的衣服
原来,女儿觉得李艳华的衣服太差、太旧了
不像别的小朋友妈妈穿的衣服那么鲜艳
“孩子成长中,打疫苗
上下学这样的事都由我来办。”
李艳华的丈夫王国栋说
因为太忙,李艳华痴心育种无暇写论文
曾迟迟评不上正高职称
如今
李艳华研发的东生系列品种,亩产 400 斤左右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我国高纬度地区大豆品种较为单一的问题
为种植结构调整储备了不少早熟品种
李艳华培育的东生系列,审定的已到 10 号
而还没审定的,像东生 17 号、19 号
已经被农民们“抢”去广泛种植
因产量高、品质好,深受当地农民欢迎
她是豆农们的“财神”
“在我们很多豆农心目中
她就是另一个 ‘ 袁隆平 ’! ”
这是豆农们送她的称赞
对此,李艳华坚定的说
“我们是大豆的故乡
就应该研发出最好的大豆种子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作者:马云华 材料和图片来源每日电讯)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钵施然引领智能农机科技新纪元:共揭“中乌智能..
综艺助农守正创新 《快乐的田野》书写有机旱作特..
高标准农田建设如何融资?(附资金对接路径)..
【政策解读】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
深度研究!我国农业科技迎来大爆发..
请别再吹了,中国农业只剩下鸡毛了!..
【农业模式】“云认养”兴起,消费者热衷当线上..
未来已来!预制菜企业如何数字化(附5个策略)..
现代农业产业园政策资金配套及案例:国家级1-3亿..
【世界农业案例】德国探索发展农业光伏..
满满的高科技!博创联动闪耀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
“数字农业”发展趋势与实践方法分析..
产业集群: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喜茶以订单农业“自主”把控桑葚品质,酷黑莓桑..
意大利展团亮相2024年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养殖行业】创新养殖方法的具体实践之法..
【成员单位招募】欢迎加入数农俱乐部,一起赋能..
“农业经理人职业技能等级考评认定”11月4日报名..
罗必良:农业新质生产力如何理解?如何落地?..
第二十二届中国温室产业大会即将在兰州隆重揭幕..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特色农业:隐藏的市场机会与未来发展之路..
北斗导航助力 开启春耕新气象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中信农业下属隆平高科、华智生物精彩亮相2024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