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饮料柠檬史:十年沉浮,酸倒一地,成就一片!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传奇与故事
林晓晴从最初的3亩地
到如今三个基地、1000余亩土地
从第一笔56元的销售额
到如今企业年产值5000余万元
这些傲娇的成绩
源于她专注、勤奋
2002年
林晓晴与丈夫在广东
第一次接触到了“有机蔬菜”的概念
她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
她俩人回到老家,
在小坪村租了一块3亩的试验地
一年后,又将基地转移到军营村的一个荒山头
因为那里更高、更没有污染
创业不容易
仅开拓荒山
林晓晴与丈夫就花了整整3年
而且开荒的日子是艰难的
白天和工人一寸一寸开垦荒山
晚上随意撘个铺盖就睡在墓地里
2007年6月份
林晓晴基地种的第一批岩葱收获了
但这种高山特色蔬菜却面临无人问津的情况
一批批运到岛内的菜又重新运回山上沃肥
无奈之下
林晓晴在岛内租下一间仅有8平米的小屋
开始了自己的销售之旅
林晓晴谈到销售农产品的过程
痛苦并快乐着
“当时就每天骑着自行车
带着岩葱跑批发市场、跑餐厅、跑个体餐馆、跑民兴超市
一遍又一遍推荐自己的产品”
在她的努力之下
2008年夏天
她的岩葱终于得到了第一笔订单
一家知名酒楼要了20包,一包2.8元,总共56元
为了争取客户的信任
让消费者体验最好的口感
林晓晴直接在酒楼充当“洗菜妹”
帮厨房把岩葱洗好,还告诉酒店怎么炒这种蔬菜
后来酒店员工叫不上林晓晴的名字
就称呼她为“卖野菜的黑妹”
后来
林晓晴的特菜岩葱逐渐被消费者和市场接纳
她敏锐地意识到
这是一块还没被开发出来的大市场
她认为
一定要从教育客户转变成服务客户
“即使是亏本,即使只买一袋菜
我们也会从军营村将菜送到顾客手中”
从农田直接到餐桌,特有的“直销”模式
让林晓晴的菜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如今有1000多个家庭成为其公司的固定会员
上万个忠实粉丝
每天吃林晓晴配送的蔬菜
有不少市民周末还会带着亲朋好友
直接从岛内直接开车到基地摘菜吃菜
林晓晴还发现一个机会
农旅结合模式
林晓晴开始结合乡村旅游
发展都市观光农业
如今,林晓晴的“教育农园”“小农人”夏令营等项目
吸引了许多市民和中小学生
一个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基地已经有了雏形。
同时,林晓晴还开辟一个自助餐厅
游客除了来这里体验之外
林晓晴还会不间断地分享和授课
他把这些年来种植有机蔬菜的理念、愿景
告诉更多的粉丝与消费者。
(作者:于晓 素材来源:厦门日报等)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